内蒙古育肥肉牛羊饲草料营养调制及饲喂技术
内蒙古肉牛羊养殖是广大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精粗料的合理搭配及科学饲喂技术是确保养殖增收的关键。针对肉牛羊属于反刍兽的基本生理特点及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调制最相宜的饲草料,并做到科学饲喂管理,切实达到“促长、防病、增收”的最佳效果,是农牧区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实用、高效养殖技术。
1肉牛羊消化特点及其适宜营养
肉牛羊属反刍动物,其具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前三个胃称为前胃,前胃(特别是瘤胃)中有大量的细菌和原生虫类,能够帮助消化和分解粗纤维性饲料,即粗纤维性饲草料最适应牛羊消化机能,饲喂牛羊应以粗纤维性饲料为主。牛羊皆具有“反刍”的特点,能在休息时把吃进去的草料逆呕回到口腔内,再次细细咀嚼后再咽下去。经实践证明,给肉牛羊饲喂过多的精料,特别是粉料、糊状流汁饲料对其前胃中细菌及原生虫类的生长繁殖和活动极为不利,长期饲喂以粮食为主要饲料,就会对其消化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常会出现反刍不良或反刍停止。因此,要维持牛羊正常的消化机能,就必须坚持粗纤维饲料占大量(60%~70%),内蒙古是典型的农牧区,现有主要饲料资源中粗纤维性饲料包括“作物秸秆、野生牧草、人工牧草”等,再辅以少量农作物(粮食),就可以实现就地转化增值,是目前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再则,现代规模化肉牛羊饲养是以“短期优饲育肥出栏创收”为最终目的,短期优饲育肥必须合理搭配精料(粮食)应用,故而粗纤维性饲草料与精料的合理搭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针对牛羊胃的容积很大,若单一饲喂体积小的精料,会使之经常性处于“饥饿感”,就会造成“过食”、自体酸中毒及死亡风险,而饲喂含粗纤维多的饲草,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也充分说明,精料可以参与短期优饲育肥(不可缺少),但不应作为牛羊的“主食”,除了奶牛、奶羊可适当多喂一些外,肉牛羊都应以饲喂含纤维多的粗饲料为主。
2肉牛羊精粗料营养搭配技术要点
在肉牛羊饲养过程中,为达到快长、增膘,农牧区可利用的精饲料包括“玉米、青稞、大豆、花生饼”等,其用量并非越多越好,过量应用往往适得其反,而长期缺乏则育肥效果不佳,出栏期会无限延长。
笔者结合内蒙古广大农牧区肉牛羊生产实践总结:在肉牛羊整个饲喂(生长)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对必须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是有区别的,添加多了,其消化吸收不全,不但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而且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消化性疾病;添加少了,不能满足其当前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要,严重影响育肥效果和肉品质。
2.1保育肉牛羊精粗料适宜搭配比例
保育肉牛羊是指“3~4月龄以前的犊牛、羔羊”,此阶段其瘤胃发育和瘤胃微生物区系还很不完善,反刍机能尚未建立健全,其对蛋白质营养与单胃畜禽相似,其体内尚不能合成某些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应在饲料中合理添加多种蛋白质饲料(豆饼、鱼粉、花生饼、棉籽饼等),其内富含的各种氨基酸就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弥补,达到平衡的要求。比如,将豆饼与棉籽饼按1∶1配合,作为幼龄肉牛羊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就比单喂豆饼好,因为豆饼含赖氨酸和色氨酸较多,蛋氨酸相对较少,把这两种搭配起来,氨基酸就可以互相补充;如果再配合一些麸皮和苜蓿草粉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则饲喂效果会更好。幼龄肉牛羊在生长过程中,体蛋白质增加很快,对饲料源蛋白质需求量较大,一般年龄越小,需要蛋白质的量越大,其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比例可占30%~40%。另外,此阶段的肉牛羊容易为外源性或内源性的“致病原菌”感染,可以适当应用某些抗菌素(可溶性阿莫西林、磺胺类制剂、土霉素等)口服净化体内病原菌,有一定的保健、促长、防治病作用,但3月龄以后,其反刍机能基本建立健全,此时应遵循抗菌素“可肌注、不可内服”的原则,以免抗菌素抑杀真胃内的有益菌群(特别是纤毛虫),造成消化机能紊乱,诱发消化性疾病及其它多种常见疾病。
2.2育成期肉牛羊精粗料适宜搭配比例
育成肉牛羊一般泛指“3~6月龄的肉牛羊”,此时其体重达到一定的指标(肉牛体重达40~60kg上下、肉羊体重达10~15kg上下),反刍机能基本建立健全,基本上适应消化粗纤维性饲料。此阶段育肥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含量可降至15%~30%左右,尚可随其体重的增加,逐步调低蛋白质饲料的含量,下限可降至12%左右。
2.3成年肉牛羊精粗料粗料适宜搭配比例
成年肉牛羊是指6月龄以后,体重达到新标准(肉牛体重达100~150kg以上、肉羊体重达20kg以上),其机体开始迅速发育,性激素开始多量分泌(逐步达到性成熟),此时期蛋白质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可以逐步调低至10%~15%,调配应循序渐进,应随其体重增加而逐步调低,最后达到占日粮比例的10%维持稳定。包括农牧区经常对弱淘(老弱病残肉牛羊)育肥,其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也只需要10%比例,但此时多喂玉米、高粱、甘薯干等能量饲料,促长、育肥效果更佳。
2.4育肥效果观察
养殖生产实践中,育肥高档肉牛羊,在进行短期优饲、强度育肥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可比普通牛羊育肥增加2%~3%,普通肉牛羊饲养、育肥过程中,按上述适宜比例添加蛋白质饲料,既可避免饲料浪费,又可充分发挥饲料的作用和激发肉牛羊的最佳生产性能,从而获得最高的饲料报酬和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
3其它饲喂技术及注意事项
充分应用杂交优势,生产实践中,肉牛羊养殖必须进行品种改良,比如远缘杂交、异地调换种、良种精液人工授精改良等,可以发挥杂交种不同品种的最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同样的饲料、饲喂方式、饲养周期等),可发挥最佳繁殖性能及生长性能,其抗病力更强、增重更快,综合生产效益最好;对于公畜,建议阉割(去势)后再实施育肥,由于降低了机体内性激素水平,其性情更温顺,活动量相对减少,一则可以改善肉品质,二则耗能低、增重快,对于快速育肥、早期出栏极为有利。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阿尔拉畜牧兽医站,何涛)
上一篇: 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