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乳仔猪教槽料原料选用的研究进展(上)

乳仔猪教槽料原料选用的研究进展(上)

    教槽料是一种代替全乳配置的饲料,主要原料是乳业副产品。教槽料通常是在乳猪出生后的5~7d至断奶后14d(约10kg)这个阶段使用。产后5~14d,每天少量投喂,进行诱食;产后15d~断奶前,每天适量投喂4~5次,保证教槽成功,少喂勤添,断奶后逐渐增加采食量,断奶后10~14d逐渐过渡到保育料。教槽料不仅给乳仔猪补充营养,促进胃肠道发育,提高断奶重,而且使乳仔猪在哺乳期内学会吃固体料粒饲料,锻炼胃肠道功能,减少断奶后因饲料品种、饲喂方式及营养代谢变化产生的各种应激。教槽料可缩短乳仔猪的哺乳期,提高基础母猪繁殖率;提高乳仔猪的断奶重,让乳仔猪学会采食固体料粒饲料,提高其生长速度,减少出栏时间和疾病感染的几率;给乳仔猪补充营养的同时适度刺激小肠绒毛,避免断奶应激,提高断奶重,使其安全平稳地断奶,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1教槽料的配制原则

    早期断奶应激会使仔猪的消化酶活性、小肠黏膜形态结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等发生一系列退化性变化,使用教槽料主要是为了克服以上应激,因此,优质教槽料需具备原料消化率高,抗营养因子含量低;保证原料的适口性和系酸力;营养全面均衡,适于消化吸收;含有大量促进肠道健康的物质。优质的教槽料既要诱食性和适口性好,还要求其营养特性和消化利用率与乳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相适应。

    2教槽料原料选择

    由于断奶前后仔猪采食的母乳和饲料两者成分差异较大,所以断奶仔猪往往对从液体母乳到固体干饲料的转换和从高适口性高消化率饲料到低适口性低消化率饲料的转换感到不适。因此,仔猪在断乳过程中由于其自由采食量降低造成干物质采食量急剧下降,采食量下降易引起肠道绒毛萎缩,从而导致消化道疾病产生。如果缩短断乳到第1次采食时间,将有利于仔猪胃肠道的发育,并使其有获得良好的健康状况。这一阶段标准仔猪日粮的配制必须包含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高消化率的饲料原料方能消除其负作用。因此,教槽料原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母乳和饲料成分差异见附表。

    2.1能量原料

    2.1.1玉米

    玉米是能量原料的首选,玉米经膨化、熟化加工处理后,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显著提高。但膨化玉米的量不可过多,太多猪容易粘嘴,影响适口性。基于乳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教槽料配制过程中宜使用膨化玉米。另外,发酵小麦也可作为仔猪料中的主要能量原料使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磷脂酶,可显著改善乳猪养分消化率,且两种酶联合使用具有加性效应。

    2.1.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乳清粉、乳糖、蔗糖等。乳清粉主要成分是乳糖,含乳糖>60%、乳清蛋白>12%以及适宜比例的Ca、P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大多数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清粉可显著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添加5%~10%时效果理想。乳糖被乳酸杆菌利用产生乳酸和乙酸,可降低消化道pH,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防止仔猪下痢,且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对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固体饲料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饲料成本和生产加工因素,商业化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乳糖的量为15%~20%时较为适宜。杨晋青等就不同比例的乳糖、葡萄糖和乳清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乳清粉、乳糖和葡萄糖的组合效果要好于葡萄糖和乳清粉组合或单独使用乳清粉的效果[1]。仔猪饲料中主要是乳糖对提高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起主要作用,而不是乳清粉中的蛋白质部分(乳清粉乳糖葡萄糖=642最好,822次之)。蔗糖不仅可提供能量,还可改善适口性,乳猪对其有偏好,效果优于糖精钠制品。乳糖和蔗糖在提高乳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方面效果要好于淀粉和葡萄糖。因为这些原料属优于热敏性原料,易焦化,因此在使用这些原料时要调质均匀。

    2.1.3油脂

    早期断奶仔猪对采食量调节能力差,应供给优质高能饲粮,有效方法就是添加脂肪或油。仔猪对油脂的消化与脂肪酸碳链长短及不饱和程度有关,一般富含短链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消化率高于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消化率。常见油脂中,椰子油含中链不饱和脂肪酸最多,豆油和玉米油主要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猪油和牛油则以长链饱和脂肪酸为主,因此仔猪对油脂的消化率为椰子油>豆油、玉米油>猪油、牛油。以3周龄的仔猪为例,对短链脂肪酸(<14C)、中链脂肪酸(14~18C)、长链脂肪酸(>18C)的消化率分别为86%、70%、37%。3~4周龄仔猪日粮中一般只应用短链不饱和脂肪酸。脂肪的消化率也与其利用胆汁酸盐形成乳糜微粒的难易程度直接相关。短链脂肪酸对乳糜微粒的亲和力较大,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亦容易形成乳糜微粒,有助于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脂肪的乳化作用。因此,饲粮中添加动植物油脂的效果好于单独添加动物油。仔猪断奶时,胰腺脂肪酶活性下降,可降低其对脂肪的利用。据报道,仔猪断奶时,胰腺和消化物中脂肪酶活性分别降低到断奶前的30%和60%,胰腺活性需几天时间才恢复至哺乳仔猪水平,饲粮中添加脂肪并不能刺激脂肪酶的发育,因此仔猪在断奶后的前两周可采用低水平油脂,从而提高制粒效果和改善适口性。

    2.2蛋白质原料

    消化率是蛋白质原料选择时的第一标准,其次应考虑良好的氨基酸比例和含量,需重点考虑限制性氨基酸和理想氨基酸模式。因此,在蛋白质选择时最好选择氨基酸含量高且配比较合理的原料。

    2.2.1大豆类制品

    因加工工艺不同,可选择的豆类制品蛋白质有豆粕、膨化大豆、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是目前最丰富的蛋白质来源。豆粕是常用的乳猪原料,也是目前比较合适的蛋白质来源,但其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消化率达不到乳仔猪要求。大豆经过膨化能破坏大豆抗营养因子脲酶和抗胰蛋白酶,减少仔猪过敏性腹泻,提高仔猪的适口性,增加仔猪采食量;膨化大豆是仔猪开食料中优质的蛋白质来源,用量不可过多,可与其他蛋白质饲料结合使用。豆粕经过发酵,抗营养因子遭到破坏,消化率大幅提高,但因不同厂家发酵菌种和工艺不同,其营养价值差异较大,使用时应当谨慎。大豆浓缩蛋白是将豆粕经过热酒精浸溶,去掉其中部分多糖类物质,使得蛋白质得以浓缩,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豆粕,但存在消化率有限等缺点。大豆分离蛋白要选择可溶性好,适口性好的产品,否则会影响其在乳仔猪料中的效果。

    2.2.2生物活性蛋白质

    近年来,部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如血浆蛋白粉、浓缩乳清蛋白、乳铁蛋白、肠膜蛋白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血浆蛋白粉是动物血液分离出红血球后的血浆经喷雾干燥后而制成的粉状产品。因其具有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富含免疫物质等营养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蛋白质饲料。研究发现,仔猪的增重和采食量增加与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的添加量呈线性相关,随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存在同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且价格昂贵和供应不稳定限制其正常使用,因此寻求血浆蛋白粉的替代物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研究表明,禽血浆蛋白粉、非动物源性功能性蛋白“生物血浆”、抗菌肽制剂等在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等方面可达到或优于添加血浆蛋白粉时的效果[2-5]。

    浓缩乳清蛋白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等特点,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质原料。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α-乳球蛋白、β-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传递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多种生物因子、生物活性肽等。研究表明,高蛋白浓缩乳清蛋白可能与血浆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相似,在乳仔猪饲料中添加高蛋白浓缩乳清蛋白可提高乳仔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与血浆蛋白粉的应用效果非常接近。但高蛋白浓缩乳清蛋白多用在人类食品工业中,其需求量高,数量非常有限,限制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乳铁蛋白是从乳汁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质,具有抗菌、抑菌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李美君等研究了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乳铁蛋白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铁蛋白250、500mg·kg-1可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乳酸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极显著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1)[6]。

    猪肠膜蛋白(DPS)是一种新型功能营养性动物蛋白质原料,其来自猪肠膜的酶水解蛋白质,是一种肽类饲料。肠膜蛋白粉可为乳仔猪提供高品质功能性寡糖蛋白,减轻断奶应激;提高饲料适口性,增进采食量,促进动物生长;改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增加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肠膜蛋白粉与血浆蛋白粉合用效果显著。但考虑到同源性疾病和价格偏高,其供应量和使用
量也受到限制。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田冬冬,张颖,刘志强,肖淑华)

上一篇: 乳仔猪教槽料原料选用的研究进展(下)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