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食火鸡的繁殖

食火鸡的繁殖

     食火鸡(Casuariuscasurius)又称鹤鸵,隶属鹤鸵目鹤鸵科,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雨林中,能奔跑,善跳跃,性机警且凶猛,是国际动物园公认的难以繁殖的走禽。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在食火鸡的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食火鸡的人工饲养繁殖技术报道如下。

1种群来源及饲养环境

     1.1食火鸡原饲养环境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自2000年10月从广州引进的5只幼龄食火鸡,饲养于小红山走禽园,其中1只体质较弱,于2002年11月死亡,其余4只分3笼舍饲养,每间笼舍的占地面积约80m2,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内运动场为垫沙的水泥地面,设有水池,并安装油汀,用于冬季加温。外运动场为泥土地,种有槐树、青桐等落叶树,三面是铁丝网结构,网高2m。

     1.2食火鸡现饲养环境

     食火鸡于2009年10月移入澳洲动物展区,配对后分别饲养于两间笼舍。每间笼舍分为内外两部分,室内为15m2的水泥地面,一半地下铺设地暖,剩余部分铺设绿豆沙,顶部为玻璃结构,上方为游客参观栈道,繁殖期关闭栈道。外运动场约100m2,土质地面,种有桂花、雪松等,其中可以繁殖的一对动物笼舍外运动场有一约8m2的人工搭建的木棚,用作繁殖间。笼舍外围和隔离网都是套塑铁网结构。

2饲料

     2.1食火鸡非繁殖期饲料

     食火鸡非繁殖期饲料是以苹果、梨子、桔子、西红柿、胡萝卜、瓜类等水果及时令蔬菜为主,以自制窝头为辅。每周加喂红枣、面包虫及小白鼠。

     2.2繁殖期饲料

     种鸟在繁殖交配期前,增喂提高种卵受精率的添加剂在育雏期添加本草多糖,活乐康及金施尔康、钙粉等。

     2.3种鸟繁殖期的饲养

     雄鸟孵化到15d时开始主动驱赶并攻击雌鸟,后将雌雄鸟隔开饲养。

3食火鸡的繁殖

     3.1发情

     食火鸡发情期集中于每年3月初~4月中旬,交配行为多集中在晨昏,上班时间有时也能见到。发情期对饲养员有攻击行为。

     3.2产卵、孵化与出雏

     产卵期集中于每年4月中旬~6月中上旬,产卵间隔期一般是4~6d,产卵多在傍晚时分,其中一号组于2003年开始产卵,一直到2005年,共产卵17枚,其中2004年产卵6枚,受精率16.67%,出雏率100%,成活6月龄后死亡,2003年和2005年产的卵均未受精。2006年后至今未产卵。二号组于2006年开始产卵至今,共产卵67枚,其中2011年产卵10枚,受精率达50%,自然孵化过程中后期死亡,2013年产卵11枚,受精率36.36%,出雏率100%,其他年份所产的卵均未受精。

     我园自食火鸡产卵以来,基本上每年都采用人工孵化手段,有时邀请孵化技术高的同行帮忙,最终都因未受精而告终。

     2010年,我们开始采用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式。自然孵化是在内舍进行的,由于当时经验不足,受游人和隔壁鸸鹋的影响,尤其在孵化后期干扰太大,最终受精的5枚卵在孵化后期死亡。

     2013年,我们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在外运动场比较隐蔽的地方搭建了小木亭,木亭周围采用半封闭,并在木亭内铺垫沙子和草,供食火鸡自己筑巢用。

     第一枚卵孵化47d后出雏,雏鸟身体有条纹,第四枚卵于7月30日移入孵化机,温度保持在37℃(南京当时的室外最高温度达到39℃),当时已能听到雏鸟转动声,第二天人工助产,出雏后发现其卵黄未吸收完全,体质较弱,3日龄仍不开食,后死亡。2日龄,对雏鸟用高锰酸钾温开水进行开水。雏鸟于出壳后第三天开始开食,将苹果、胡萝卜切碎与窝窝头拌在一起,在亲鸟的诱导下让其自由采食。

     1周龄后,开始添加金施尔康,钙粉、活乐康、鱼肝油等添加剂供其自由取食。另外,由于雏鸟是和亲鸟饲喂在一起的,细心的饲养员发现,雏鸟除了喜欢吃其自己的饲料外,偶尔还尝尝亲鸟的饲料,于是,我们在雏鸟的饲料中丰富了添加剂品种。1月龄时,发现雏鸟开始抢食喂给亲鸟的小白鼠,偶尔还看到亲鸟带领雏鸟啄食草叶及昆虫,根据这一现象,饲养员也尝试着给雏鸟喂食小白鼠。

4小结

     食火鸡在繁殖期应保持环境安静,应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2011年食火鸡产卵开始受精,但2012年产卵未受精,估计与食火鸡笼舍周围新建楼盘施工,噪音太大有关。在食火鸡繁殖的前期准备期,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并添加提高种卵受精率的添加剂,是种卵受精的关键环节。食火鸡的种卵在前期受精率高,还是在中、后期的受精率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卜海侠,孙伟东,高志瑾)

上一篇: 三个猪场及场内不同品种母猪的产仔情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