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牦牛不同季节排粪量与牧草营养价值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我国现代畜牧业还不是很发达,依靠牧区的产出仍占很大的比例,放牧季节牧草营养成分的变化是进行合理放牧管理的基本信息,在草地资源管理上已成为一种相当重要的工具[1],这些信息可以给放牧管理者提供有关放牧家畜营养摄入量的估测以及不同放牧家畜潜在的资源竞争状况[2]。在利益的驱动下养殖户过度放牧,对草场有着严重的破坏,致使自然草场严重退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放牧时期的天然草地牧草的营养价值,以及放牧牦牛的排粪量,为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自然概况
本研究的试验样地选择在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国营牧场,地处在北纬33.1东经96.7附近,玉树县国营牧场位于玉树县中部西与县属隆宝镇上拉秀乡接壤,东和北与结古镇相连,南与巴塘乡毗邻,现隶属于玉树县农牧局,牧场平均海拔4400m,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凉温半干旱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热量不足,水分较多,东长而冷,四季不分明,自然灾害频繁,无绝对无霜期,区内牧草生长期4~5个月,年均温2.9°,极端最低气温-30°,年降雨量500mm,降水量充沛。草场为高山草原类,土壤以高山草原草甸为主。
1.2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取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2.5岁阉割公牦牛6头,体重(150±5)kg,试验分为2期,第1期:2012年9月1—24日,第2期2012年11月23日—12月11日。在2012年对放牧草场用围栏固定,禁止其它放牧行为。
1.3取样和测定方法
在放牧区内采集优势牧草单种300g,测定牧草营养指标,在正式期内用全收粪法收集试验牛粪便。采用放牧试验设计方案:放牧牦牛头数6头,围栏面积(3ha),放牧强度(0.5头/ha)。
营养成分的测定:样品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钙(Ca)、磷(P)、粗灰分(Ash)的测定分析参照张丽英[3]的方法。
1.4统计分析
采用Spass17.0软件和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差异显著性检验用邓肯法。
2结果与分析
2.1试验地草地植被组成
调查了试验地草地植被组成(表1),在样方调查结果中除去了黄花棘豆,麻花艽,独一味等毒草:以及黄帚橐吾,问津,星状雪兔子等杂草。
2.2放牧试验地单种牧草营养成分
放牧地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如表2、表3所示。从表2可见:每种牧草冷暖两季之间DM、CP、EE、Ca、P、Ash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季节之间牧草的营养成分有着明显的差异[4-6],冷暖两季DM以高山嵩草最大,分别为31.06%和38.27%,金莲花最小为21.06%和26.03%;暖季Ca含量鹅绒委陵菜最大为1.29%,异针茅,金莲花,溚草含量最小均为0.20%;冷季Ca含量最高为金莲花为2.24%,最低为溚草为0.25%;暖季P含量最高为肋柱花为1.33%,最低是异针茅为0.29%;冷季P含量最高位矮嵩草为0.49%,最低是草地早熟禾为0.09%;暖季EE含量最高的是青藏龙胆为6.04%,最低的是异针茅为1.41%;冷季EE含量最高的是异叶青兰为4.95%,含量最低的是0.18%;暖季CP含量最高的是青藏龙胆为11.89%,含量最低的是双柱头藨草2.85%;冷季CP含量最高的是鹅绒委陵菜为7.75%,最低的是溚草2.26%;暖季Ash含量最高的是金莲花11.59%,最低的是异叶青兰为3.46;冷季Ash含量最高的是金莲花为13.30%,最低的是紫花针茅为4.27%。
2.3试验牦牛始末体重测定结果
测定了暖冷两季试验牦牛始末体重结果见表4。
从表4可见,在暖季9月份试验期间增重最多的为4号牛增重8kg,增重最小的是2号牛为0.5kg;在冷季试验期内6头试验牛全部呈现掉重状态,掉重最多的是1号牛,掉重4kg,掉重最少的是3号牛,掉重1kg。
2.4冷暖两季试验牛排粪量的比较
试验两季牛排粪量的测定结果(表5)表明:相同牛在暖季的排粪量几乎均小于冷季的排粪量。(1号牛第3天,与5号牛第5天除外)。
3讨论
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对放牧家畜来说天然草地牧草是其重要的粗饲料来源,许多学者对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牧草的营养价值做了广泛的研究,牧草营养成分受牧草种类,生育期,株高,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影响[7],青海省典型草甸牧草CP含量均高于本研究,EE含量与暖季样品相差不大,高于冷季样品,Ca含量高于多数牧草的含量,试验中鹅绒委陵菜,异叶青兰,矮嵩草,金莲花Ca含量低于本研究,P含量均低于本研究,Ash含量与暖季该试验结果基本相同,低于本研究冷季所测得的数据[8]。暖季高寒草甸乡土牧草的常规营养成分与本研究所得数据基本一致[9],由于不同样地的小气候,或者采样的时间和物候期不一致,所测得的数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差异,综上所述,牧草的营养成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探讨牧草营养价值时必须明确这些前提条件,所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3.2冷暖两季放牧牦牛排粪量的变化
从冷暖两季采用全收粪法,测出的数据表明,冷季和暖季放牧牦牛的排粪量相比较,有明显的差距,绝大多数牛在冷季的排粪量明显高于暖季节。
3.3放牧牦牛体重的变化
在暖季牦牛体重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每头牛的食量和食性不同,严重影响牛的脂肪和蛋白的沉积。冷季体重呈现掉重现象是由于每头牛的体质和采食量及择食性的不同其掉重情况不尽相同。
4结论
本试验中冷暖两季的牧草营养价值中常规养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暖季对放牧牦牛有益的常规养分含量均高于冷季,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验中冷季的排粪量大于暖季,通过试验结果来看主要是由于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导致牦牛为了抵御寒冷为了获得足够的养分维持冬季的消耗需要,而增加了对牧草的采食量造成的。在冬季放牧家畜在放牧的过程中采食量增大,不仅达不到自身的维持需要而且对草场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应该根据放牧牦牛的采食量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1.青海大学,程晓涛;2.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崔占鸿,张晓卫,赵月萍,柴沙陀,刘书杰;3.青海高原牦牛研究中心,崔占鸿,张晓卫,赵月萍,柴沙陀,刘书杰;4.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崔占鸿,张晓卫,赵月萍,柴沙陀,刘书杰)
上一篇: 番鸭细小病毒和小鹅瘟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