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36)———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兽繁技术人员幷岗?(下)
故事五:
今年八月,受中国全国兽医临床大会会务组委托,我为会议专门聘请了一位美国奶牛场临床兽医做专题讲座,这位兽医名叫RobertHarding(见图一)。其在大会一共做了三场专题演讲;会议期间还拜访了兰州附近四个奶牛场进行现场疑难问题解答,获得一致好评。就服务现代规模化奶牛场而言,中美两国兽医的差距究竟有哪些?我将RobertHarding兽医的介绍进行了归纳整理,现简括介绍如下。
就服务规模化奶牛场而言,中美两国兽医的差异究竟有哪些?
1.待遇差异:
1)基本工资:120美元/小时。
2)外科手术:175美元/小时。
3)咨询费:1美元/头月;最高1000美元/每月每个奶牛场。
4)处方费:120美元/小时(只对新客户收取)。
5)车补费:1.4美元/英里(指驶往奶牛场路途费用)。
2.工作效率差异:
1)孕检:250~750头/日(1头/分钟)。
2)真胃移位手术:30分钟/头(含保定、剃毛、术部消毒、麻醉、切开、矫正和缝合,均由兽医单人独自完成)。
3)每年承担6000头泌乳牛所有服务。
3.技术能力差异:
1)制作日粮配方:需要3~5年实践。
2)牛舍舒适性评估:需要1~2年实践。
3)挤奶系统功能评估:需要1~2年实践。
4)维护高质量原奶:需要1~2年时间。(含乳房炎防治与原位清洗技术)
5)跛行防治技术:需要1~2年实践。
6)早期孕检技术:需要1~2年实践。(徒手35日以内;超声28日左右)
7)主要外科手术技术:需要2~3年实践。
8)群体遗传育种:需要2~3年实践。
9)群体资料分析:需要1~2年实践。
10)奶牛场经济学:需要2~3年实践。
4.训练差异:
1)遴选高中最优秀者进入兽医预科学习:前10%。
2)遴选兽医预科最优秀者进入兽医学院学习:前10%。
3)大学总共训练时间:大学预科4年+大学专业4年。
4)就业后继续提高:几乎每年。
5.哪些工作已不再属于兽医日常任务范围?
1)产后监护。
2)各种注射包括皮下、肌肉、静脉等。
3)各种口服给药。
4)各类乳房炎治疗。
5)干奶。
6)接助产(不包括重度难产)。
7)修蹄(不含截趾术)。
8)去角。
6.美国一共有多少位象RobertHarding这样技术比较全面的奶牛场临床兽医?
大约有300余名。对照以上,毫无疑问,中美两国奶牛场临床兽医无论在业务技术,还是工作负荷,均存在巨大差异。
听过我介绍RobertHarding兽医基本情况的许多第一线工作者甚至如此评论:“美国大约有300名左右类
似RobertHarding的奶牛场临床兽医,但中国可能大约一个也找不到!我们服气美国奶牛场临床兽医所享受的薪酬待遇。”
故事六…领军者们的苦恼:
领军者们有许多苦恼,其中之一是奶牛群繁殖效率不尽人意。分析原因,往往归咎于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众所周知,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缘于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涉及到围产期营养、围产期舒适性、接助产过程和产后监护。那么,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究竟由谁来管控呢?是配种员?还是兽医?现时实行的兽繁技术员分岗制的确难以从实践中妥善解决,无数次的生产协调会或组间协调会(指兽医组和繁育组),无非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同一命题,但效果始终甚微。2006年至2007年期间,我曾与会现代牧业总部生产会议,亲耳听到邓九强董事长对此现象的评论:“这个话题已在前几次会议不断提出,迄今无任何进展!这是流程错误!请与会者散会后寻求妥当解决方案,我不希望下次会议又讨论这同一问题!”邓总是我国著名企业家,其事业成功除其它原因外,可能“流程正确”亦是其获取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自邓总指出“流程错误”迄今,日转月移过去了六年,“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老问题还是那个老问题!”那么,领军者们今日是否可揣测出“流程错误”暗示兽繁技术人员分岗制不妥呢?
我国奶牛场管理体系中的兽繁技术人员分岗制从何而来?追本溯源,我国目前采用的奶牛场管理体系中的兽繁技术人员分岗制是沿袭了旧式的国营奶牛场生产组织框架结构,而目前的高校相关专业教育(指兽医专业和畜牧专业)又未充分反映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锐意改革和长足进展。这种旧式的生产组织框架结构不可避免地打着100多年前(十九世纪时期)那时的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烙印。重温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我们了解到,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一直奉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并由此逐步形成了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科层制组织,类似金字塔。它的基本运行法则是:上层决策、中层管理、基层执行。但它只适合于以前市场经济和条件相对比较稳定的时代。其基本缺陷是:
1.组织结构层次较多;信息和指令传递缓慢且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和扭曲,从而导致效率低下。
2.将业务流程按照分工原则分割成不同岗位,使员工各职其责,单调而枯燥的劳动使员工成为没有决策能力的“机器人”,扼杀了员工创造性。
3.主要信息交流是纵向垂直进行的,因经过层次太多,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信息丢失或失真;同时信息流流向单一,导致各部门间各自为政、很难相互协调一致地完成企业目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层次的金字塔型科层组织已显笨重、迟缓而缺乏灵活和人情味。与此同时,美国管理学家哈默和钱皮摒弃传统管理理念,提出流程管理思想,即流程再造。其主要思路是:打破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以业务作业流程为中心构建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冗员,建立横宽纵短的扁平化柔性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有效沟通,从而使企业组织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大的灵活性。
根据上述,回到六年前邓总指出的“流程错误”,假如以奶牛场奶牛群健康(自然涵盖繁殖健康和及时妊娠)作为奶牛场数项业务作业流程中心之一,那么,同道们一定清楚:究竟是采用兽繁技术人员幷岗制,抑或分岗制?
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有何实例?现代规模化奶牛场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实例俯拾皆是,现举数例如下:
1.发达国家奶牛场均实行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岗位名称就叫牛群管理员(Herdsman)。发达国家奶牛场亦均实行扁平式管理,即分两级:不脱产老板或场长+普通员工。
2.我以前曾在四家美国奶牛场和两家俄罗斯奶牛场工作过,这些奶牛场也是实行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和扁平式管理。其中一家美国奶牛场有1600头挤奶牛,就我一人是做技术的:接助产、初乳管理、同期排卵、人工授精、妊娠诊断、产后监护、普通病防治(含乳房炎)、各种外科手术(含真胃移位、剖腹产和截趾术等)、免疫程序、干奶程序、牛群信息库建立、更新和分析、日粮制作、投放和分析、蹄部健康、挤奶厅管理和原奶质量控制、牛舍舒适性管理、粪污处理系统管理和维护,等等,全归我一人负责。今天回忆起来,正是当年的那些锻炼,使我如今在中国各地奶牛场提供技术服务活动能面对各种复杂挑战和发现管理上的不足。
3.我国刘焕军(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奶牛场和顾东兴(高中肄业文化程度)奶牛场均实行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同时老板和场长均不脱产。这两个奶牛场的养殖成绩媒体业已报道多次,此处不再赘述。
4.辉山乳业集团八家子奶牛场和李善文奶牛场甚至正在实行兽医、繁育技术员和饲养员三员合岗制,据说效果不错。
5.伊利乳业集团董荣华奶牛场和李冉奶牛场拟积极准备实行兽繁技术员幷岗制。
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的好处有哪些?如果同道们从生产实际出发,一定会认识到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的诸多好处,明显的好处如下但不仅只限于这些:
1.我国企业管理领域从理论界和实践界均一致同意:扁平式管理将是我国企业管理变革的必然趋势。兽繁技术人员合岗制符合我国奶牛场实施扁平化管理这一趋势。
2.减少管理层次和沟通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3.激发兽繁技术人员相互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4.改进奶牛群体繁殖效率和健康状况。
兽繁技术人员相互弥补各自技术短板是否有困难?我在任飞鹤乳业集团第一任总经理时就不折不扣执行兽繁技术人员幷岗制和全能员工制。对当时招聘的兽医和繁育技术员,一律统称兽繁技术员,并要求相互学习,尽快克服双方各自短板,即先前的兽医需切实学会繁育技术员应具备的所有技术;反之,先前的繁育技术员应切实学会兽医应具备的所有技术。并且,我每日花1~2小时亲临现场监督并动手示范。记得徒手做早期妊娠诊断技术(胎膜滑动法)就是那时传授的。兽繁技术人员相互掌握对方操作技术并不困难,大概需要3~6月就基本能够胜任对方工作。在当时,这的确激发了双方的积极学习热情和主动工作干劲,同时也使我的管理任务相对轻松不少,如转岗、顶岗和幷岗,等等。今日我国奶牛养殖业新星,如郭志刚、郭庆华、刘斌、王喜龙、王学文、张永志、陈明磊、乔治、戚文斌、吴振宇、王先胜、蔡昌福等等,均不同程度接受过多员幷岗制和全能员工制理念。
与时俱进,再铸辉煌!
美国奶牛场劳动效率以泌乳牛人牛比衡量,已高达1:110,而我国混合牛群最佳纪录是1:60;如折
算为泌乳牛群,则为1:25,相当美国奶牛场劳动效率的23%。更为尴尬的是,我国混合群最佳纪录者的奶牛场硬件设施与美国奶牛场相比毫不逊色!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领军者管理思路仍囿于100多年前的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2.硬件设施未合理细化配置到位。
3.未有效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4.未实行多员幷岗制。
5.未实行全能员工制。
6.未探索和执行合理薪酬制。
7.未基本遵守我国劳动法。
因此,如欲一蹴而就赶上美国奶牛场劳动效率,绝非易事。实行兽繁技术人员幷岗制仅仅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第一步。我相信,凡读到本文的领军者一定会在三年内逐步实行兽繁技术员幷岗制,从而提高奶牛群体繁殖效率和整体健康水平。
(张廷青博士)
上一篇: 如何做好奶牛群体繁殖工作(36)———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兽繁技术人员幷岗?(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