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兽医内科学课程考试改革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兽医内科学课程考试改革

     我国兽医的主要职能正在逐步变化,我国法律法规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明确规定,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及保健等经营活动的相关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兽医专业学生只有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1-2]。兽医院校是执业兽医的培养机构,其教育质量和水平决定了执业兽医的素质和技能的高低。一些兽医院校已经注意到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兽医教育的评价作用和导向作用,参照执业兽医的考试大纲和形式,改革兽医教育模式,从培养合格执业兽医师的角度,安排教学活动。笔者通过对兽医内科学单科课程考试的改革与实践,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执业兽医考试通过率,促进动物医学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兽医内科学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设计来看,考试大纲基本上是兽医本科的教学大纲。从考试内容看,涉及猪、牛、羊、马、禽、犬、猫、兔、貂、蜂、蚕等多种动物。兽医全科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所有试题均为选择题,A1题型为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题型为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A3题型为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A4题型为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B1题型属于标准配伍题。考试题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考题往往将基础理论知识寓于临床病例之中,考核考生剖析问题能力的强弱。虽然分为基础、预防、临床和法律法规4个部分,但是从考题类型和知识点要求方面,每部分都必须有以病案为内容的题型,也就是说每部分都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因此临床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包含近200个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等理论知识,还涉及治疗这些疾病的操作方法,在临床科目考试中约占20%的比例,是考分所占比例最高的课程之一,其内容贯穿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临床科目和综合运用科目之中,知识面覆盖广,考点众多,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临床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

     我国动物医学专业的学制大多为4年,兽医内科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多为50~70学时。相对于兽医内科学的授课内容,要把近200个疾病在有限的学时内讲完就显得很困难。对于一门实际操作技能很强的课程来讲,授课的课时量明显不足,许多系统复杂的治疗技术不能深入开展。目前,实验课时只够进行常规的诊断和治疗,许多新型实验技术如超声技术、血液检验技术、X光技术、内窥镜技术等都无法在临床疾病中正常开展[3-4]。如何进行有效的改革,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满足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需求,是高校教师必须面对和亟需研究的问题。

3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3.1兽医内科学考试中,参考国家兽医执业5种考试题型

     A1题型:每道考题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A2题型:每道考题是以1个小病例出现,有5个备选答案。

     A3题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考题下面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A4题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假设信息,在每道考题下面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B1题型:提供若干病例,每组病例公用在考题前列出的5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1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B1题型也是单项选择题,属于标准配伍题。给出5个备选答案,之后给出2~6个题干,要求从5个备选答案中为这些题干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被选1次、2次和多次,也可以不选用。

     3.2建立真题库和模拟题库

     任课教师应关注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收集历年的考试真题,挑选兽医内科学的相关内容建立真题库;在兽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在讲授到相应知识点时有意识地进行真题讲评。同时根据考核知识点的出题难易程度、出题思路,建立模拟试题题库,题库中各题的难易程度、题型尽量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相近,在试题内容上,参考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知识点涉及概念、病因、病原、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分析、临床症状、治疗、防控等。

     3.3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在理论考核上,按照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大纲,更新理论考试内容,变换考试题型,增加实施临床实践考试项目。由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型全部为5个选项的单项选择题,笔者在进行理论考核时,随堂模拟测验及期末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考核时,适量保留主观题,逐渐把客观题增加到40%、60%、80%直到100%,以利于学生能在执业兽医考试中适应考试形式。在实践考核上,增加实践能力考核所占比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训。

4结果分析

     本课题组参考国家兽医执业考试题型,已在动物医学专业2009级、2010和2011级的兽医内科学的教学和实验中进行了尝试。如2010级兽医内科学的考试全部模拟国家兽医执业考试题型,参加学生人数为125人,平均成绩为65.34分,按照学校的课程考试评价标准,良好率为1.60%,中等率为36.00%,及格率为40.80%,不及格率为21.60%。试卷深度一般,覆盖面较广,试卷份量适中,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成绩上分析,总成绩偏低,但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偏差σ为5.15,符合有关规定。

     从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设计来看,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分为基础、预防、临床和法律法规4个部分,每个部分100分,共400分。从近几年的执业兽医师考试通过率来看,通过兽医师资格考试的分数在230分左右,每部分平均不足60分,按此推算单科成绩,学生的通过率应在80%以上,扣除学科难易程度等其他因素,效果也比较理想。

     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多数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有些不能准确地把握要点,这种题型考的是以内科学知识点为主,结合实际病例,专业知识面很广,能考出专业真实水平,改变了学生靠考前突击复习的传统学习方式,有推广价值。

5几点思考

     5.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教师不仅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积极参与兽医门诊实践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更要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将教研和科研工作当作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素质、推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5.2调整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针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已经制定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因此,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应该根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应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按照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的要求对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革,使之与新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课程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立足执业兽医考试大纲,更新教材内容,引入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和模拟题,引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内容,引入猪病和宠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等动物疾病的临床病例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诊断各种动物疾病的能力,以使学生适应执业兽医考试。

     5.3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执业兽医制度发展

     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难点。针对兽医内科学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积极实施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以文字、影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将各种病例通过多媒体再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知识,加深学生记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5]。

     5.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察的重点,体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综合知识试题着重考生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的考察,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病例的运用,开展现场方式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增强实习基地的容纳能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5.5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估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首先对考试试题进行改革,在保持原有考试优质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水平的要求,更新理论考试内容,变换考试题型,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型配套,增加实施临床实践考试项目。注重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在课堂讲述过程中进行穿插此种类型试题的测试,增加病例分析题,临床实践考试内容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测验成绩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训。

     单科课程模拟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标准也有待完善,但针对实践强的兽医临床学科的课程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自军,张才,汪纪仓,王宏伟,刘风军,林霖)

上一篇: 用中兽医辨证论治藏羊腹泻病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