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家禽饲料产业状况分析及发展建议(下)

家禽饲料产业状况分析及发展建议(下)

2影响饲料产业发展的因素

     2.1我国饲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造成饲料价格和利润的波动

     豆粕、蛋氨酸等饲料原料严重受国际市场制约,玉米、小麦市场也和国际接轨。2014年我国饲料业盈利下滑,市场萎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国际市场制约的原因。例如,2014年我国的蛋氨酸市场,国产蛋氨酸库存消耗殆尽,引发企业采购的恐慌,贸易商推波助澜,造成蛋氨酸价格一路高涨,一度由35元/kg飙升到120元/kg,造成我国饲料业的巨大损失,对养殖业也造成不小的影响。

     2.2国际市场对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冲击会影响我国饲料业的发展

     加入WTO之后,我国畜禽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国际贸易额增加,但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家禽业产生较大冲击,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大国的畜禽产品大举进入我国。多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存在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现象,出口额较低。以中美禽肉贸易为例,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禽肉出口国,2012年,中美双边禽肉贸易量22.26万吨,贸易额3.15亿美元。然而,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来看,中美禽肉贸易都不能认为是双边贸易。过去十几年来,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禽肉基本上始终占双边贸易总量的99%,中美禽肉贸易的实质,就是美国向中国出口大量低价家禽及相关产品,甚至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随着中国家禽产业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提升,相信我国家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会有所加强。

     2.3家禽疾病和食品安全问题给家禽业造成损失巨大,也严重影响了饲料业的发展

     2012年底,央视曝光了“速生鸡”从产到销的过程。一些养殖户在饲养肉鸡过程中,或没有严格执行抗生素停药期的规定,或添加违禁药物。而一只“速生鸡”每天要吃18种药物,仅“药费”每天就要2元。部分“速生鸡”在养殖户交给合约公司的屠宰场之后,未经检验检疫就被宰杀,而厂家未经检疫就开具的检疫合格证。虽然这一事件是个案,但也说明家禽业生产有安全漏洞。事件使养禽业损失惨重,直至2014年年初影响还未消除。2013年,家禽业出现了H7N9流感,各种媒体在2014年春节前后对H7N9流感案例不断通报,造成了人们的恐慌心理,禽产品消费急剧下降。据农业部监测,与2012年相比,2013年底白羽肉鸡存栏量下降14.5%,黄羽肉鸡下降8.2%,蛋鸡同比降11.5%。2013年家禽行业损失高达1000亿。禽病和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人们对家禽产品的消费信心,影响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挫。由于家禽存养量减少,家禽饲料业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2.4饲料业自身的恶性竞争对饲料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我国饲料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第一,饲料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开工率不到50%,而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家之间恶性竞争市场,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其次,饲料企业短期行为较为普遍,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全国超过80%的饲料厂家平均年产销不到1万吨;技术含量低,企业效益也低。饲料行业的无序竞争浪费了资金、资源和劳动力,中小型企业生存艰难。

3饲料产业发展趋势

     3.1大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低端企业被淘汰

     大型饲料企业之间并购造就更大的饲料企业,而且饲料企业进入下游产业,锁定了饲料销售客户,扩大了市场份额。新希望、通威、正虹、大北农、和丰等饲料企业已经上市,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资本注入饲料业,造就实力更强的饲料企业。饲料工业开始整合,养殖形势多变,抵抗能力差的中小企业纷纷退出市场。

     3.2全价料产量上升,浓缩料下降,高浓度预混

     料存在一定上升空间由于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升,原来使用浓缩料的养殖场户开始使用全价料,公司+农户模式企业增多,使得全价料用量上升。一条龙企业的饲料厂对1%甚至更高浓度的预混料需求量增加,而浓度低于1%的预混料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萎缩。

4推动饲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4.1政府加强监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减少企业无序竞争

     我国的中小型饲料企业数量多,行业自律能力差,市场存在严重的无序竞争。多数中小企业科研力量薄弱,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生产产品科技含量低,打不出自己的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偏低,生产规模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应严把饲料行业准入门槛,淘汰技术、设备、人员不合格的落后产能企业,以达到控制企业数量,提升行业竞争力,减轻饲料产品同质化的目的,从而保障市场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4.2开发原料基地,稳定原料供应

     饲料企业应在产销需求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和循序渐进的方式,直接深入到产地,以建设基地、自主收购或委托当地代理收购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地自主收储,逐步实施原料基地建设,以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在饲料原料的进出口贸易上应争取主动,尽量减少国际市场的制约。

     4.3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强做大饲料产业

     饲料是畜禽产品生产的中间环节,如不进行上下游延伸,饲料业将会越走越窄。有实力的饲料企业应由种苗入手,做到好种苗、好饲料产生高效益,加强饲料科技与养殖业的联合。建立屠宰和食品加工厂,发挥冷库和加工厂在畜禽产品收购中的调节作用,以降低养殖户运转风险,增强养殖户的用料信心,促进定制饲料销售。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经营理念融入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以品牌保质量,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

     4.4加强科研投入,提高产品质量

     对优质、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关键饲料营养技术和精准饲料加工技术加以重点投入、重视培育价值最大化的服务创新能力。同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加强原料、饲料添加剂、配方、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严谨使用违禁药物,慎用抗生素,把饲料安全的理念贯彻到企业各个环节当中确保质量安全,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4.5产业精耕细作,创造差异优势

     当饲料厂处在小而全、样样有、一样也不精的状态,什么都不是自己的优势。大企业要做大事业,要做产业链,做环保、健康、科技领先的国际品牌,小企业要做小而专、小而精、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获取区域优势、成本优势,使大、小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由狭隘的市场产品竞争走向市场融合,最终形成差异化饲料市场模式的全面发展。

5小结

     饲料原料如豆粕、蛋氨酸等严重受国际市场制约,玉米、小麦市场也和国际接轨,饲料企业产能过剩,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饲料业受养殖业巨大的影响。作为饲料企业,要找准市场切入点,大企业做大品牌,小企业要小而精,在整个行业中各尽所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最终形成差异化市场格局,良性发展。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石天虹,井庆川,刘雪兰,武彬,魏祥法,阎佩佩,刘瑞亭,张燕)

上一篇: 家禽饲料产业状况分析及发展建议(上)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