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类型黑猪的产出效益比较
近年来,我国肉食消费结构悄然发生着变化,部分消费者希望食用肉嫩味香、瘦肉多的优质黑猪肉。传统黑猪肉虽然肉嫩味香,但由于肥膘过多、售价高市场难以接受;养殖户也因饲养周期长、成本高很难盈利等最终导致传统地方黑猪无人饲养。但如果饲养杂交改良型黑猪,不仅会降低背膘厚度,提高黑猪的瘦肉产量,而且能兼顾黑猪风味、生长速度与瘦肉率,为消费者提供价格适中、瘦肉含量较多、肉嫩味香的优质黑猪肉,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为了探索黑猪生产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进行了地方黑猪(鄂西黑猪)和杜太黑猪(杜洛克与太湖猪杂交)不同育肥猪的对比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猪及试验地点
试验猪为鄂西黑猪和杜太黑猪。试验在湖北省襄阳市归根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猪场第7栋育肥猪舍内进行。
1.2试验分组
在育肥猪群中选择发育正常、健康无病、体重基本一致、体重20kg左右鄂西黑猪、杜太黑猪仔猪各30头,重新组群,按鄂西黑猪(对照组)、杜太黑猪(试验组)分成2个组,各占用3栏,每栏10头。猪舍为向阳单列半开放式,外设有水泥运动场。试验猪经过1周预试期,进行驱虫、健胃、健康观察、称重等适应性处理后正式投入试验。正式试验从2013年12月11日—2014年5月10日。
1.3试验日粮
精料采用自配粉料,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育肥,不同阶段用襄阳正大“151-40生长育肥猪浓缩料”分别配制不同营养水平饲料,两组采用统一饲料饲养;青饲料采用本地种植的大叶枸、苏丹草,主要在育肥后期投喂。试验日粮配比及营养水平见表1。
1.4饲养管理方法
正试期分三个阶段,育肥前、中期自由采食,育肥后期的最后1个月控制精料采食,日喂全天采食量的80%,每日增加投放大叶枸或苏丹草2次,鲜喂,以九成饱为度;前期日喂3次,中、后期日喂2次;喂法为湿拌料,少投勤添,不计餐数,自由饮水;每日打扫、冲洗圈舍2次,由同一饲养员专门饲喂。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每日记录总采食量,最后统计全期采食量;正试期第50天、100天和150天各称重记录1次;根据当时饲料、原料价格计算出每千克饲料的均价,再根据整个育肥期各组试验猪的总耗料量,计算头均耗料量,得出饲料支出,再加上育肥仔猪的成本及人工、水电、防疫等费用共同构成总支出,育肥结束时测得毛重并乘以市场出售单价得到毛猪销售收入,其纯盈利=毛猪销售收入-总支出,其中人工、水电、防疫等费用两组相同,为猪场综合统计数据,以年度平均值计算;粪肥不计。
2结果与分析
2.1增重情况比较(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育肥前期结束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头均末重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育肥中、后期头均末重、日增重、全期头均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充分说明试验组由于是杂种猪,且使用的是优良杜洛克种猪作亲本,在增重方面表现了良好的杂交优势效果。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虽然有2头仔猪出现了短时间消化道疾病,但并未影响到群体的增重成绩。对照组的生长速度比常规情况稍快[1],可能与试验所采用的营养水平较高有关。另外,对照组的日增重在育肥中期表现最佳,而试验组在育肥后期达高峰,这可能是由于后期大量沉积脂肪导致增重速度放慢所致,而杜太黑猪由于继承了杜洛克的优良基因,因此后期增重依然较快。
2.2饲料报酬比较
试验后期饲喂了大量的青饲料,在计算饲料消耗量时,青饲料按25%折算成干物质的用量来计算。结果每增重1kg对照组消耗饲料4.15kg,而试验组仅为3.38kg,后者比前者少耗料0.77k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从饲料报酬上看,试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2.3经济效益比较(见表3)
试验过程中,精料按均价3.18元/kg计算,青饲料按1.20元/kg计算;鄂西黑猪和杜太黑猪的市场出售单价分别为16元/kg和18元/kg,由于鄂西黑猪肥膘过多,瘦肉率只有41%[1],而杜太黑猪瘦肉率在52%左右[2],从而导致出售价格差异较大。通过效益分析,对照组每头平均纯盈利为-118.28元;而试验组为376.23元,一亏一赚,二者差距明显。
3小结与讨论
饲养地方鄂西黑猪处于亏损状态使许多传统地方黑猪无人饲养、数量减少、濒临灭绝乃至在狭缝中生存,而饲养杂交改良型黑猪,如杜太黑猪等无疑是黑猪生产的一个新方向。这样即能让饲养者盈利,又能满足市场追求黑猪风味及瘦肉产量的需要。
饲养黑猪是养猪业差异化经营的方式之一,而且市场价格稳定,风险较小。试验期结束时虽然猪肉市场低迷,每头三元白猪亏损在200~300元,但每头杜太黑猪却仍然盈利300多元,而且在节假日出售,其售价会更高,效益会更可观。
饲养优质黑猪必须保证生产过程的无害化或绿色环保。在黑猪生产过程中不添加违禁药物,后期必须采用纯粮或农副产品喂养,并实行“开放圈舍自由运动+采食鲜活农作物”的饲养形式,努力改善肉质品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对于濒临灭绝的地方猪种,除了呼吁国家加大保种投入外,作为普通养殖者需要找到一条“生存+市场”的路子,即一方面进行地方黑猪的纯种繁育,另一方面用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育肥,最终形成“保种+利用”并行的良性循环模式。
4致谢
感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牧医班马官云、卢忠毅、何志伟等同学的大力协助!
(1.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杜俊成,杨莎;2.襄阳市归根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王传定,王露)
上一篇: 牛只长途运输引种过渡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