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开启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职业技能鉴定新时代

开启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职业技能鉴定新时代

——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建设系列研究之一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鼓励和规范社会化教育服务,鼓励发展职业技能培训[1]。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强调,教育要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2]。当前随着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职业岗位技能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确立,各部门应切实有效地开展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1创造职业技能鉴定的良好条件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是2004年由农业部人事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的国家职业能力(技能)鉴定站,自建站以来依托畜牧兽医分院和农学园艺分院开展工作,每年面向学生、行业企业和社会人员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员、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饲料加工设备维修工、饲料检验化验员、食品检验工、饲料配料混合工、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兽医化验员和动物检疫检验员等11个农牧业特有工种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等级的鉴定工作。

     1.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一直以来遵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农人发[2006]6号)等法规,严格按照《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2010年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要点》(农(职鉴)[2010]2号)等劳动部、人事部等有关部委及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有关文件,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对鉴定站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由党支部书记许亚东担任鉴定站站长,周光荣副教授和贺阳东教授担任督导员。为确保鉴定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鉴定站先后细化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职业技能鉴定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30个规章制度,由于制度健全,确保了鉴定工作的有序进行。

     1.2加强基础建设,保障鉴定工作质量

     多年来,依托财政支持重点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紧紧围绕成都市及周边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面向市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先后建立了数码互动实训室、宠物诊疗美容训导中心、动物疫病诊断中心、饲料厂中控工模拟实训室、食品饲料兽药检测中心和兽药制剂工艺实训室等40个专业实验室,并同时建立了40余家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

     1.3加强引进和培训力度,建设考评员队伍

     建设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的考评员队伍是确保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先决条件。为此,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不断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国家考评员资格培训,同时要求考评员深入生产一线,提升专业技能。2011年至今共计选送12人次考评员参与实践锻炼培养,2012年暑假选派5名考评员到山东、江苏等省参加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技术、动物疫病检测新技术、标准化养禽生产新技术的企业顶岗锻炼和培训,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在推进国际化办学过程中,近3年选送考评员到荷兰、英国学习国外畜牧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升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近3年来从行业生产一线、科研院所引进有多年一线工作经历的3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后备考评员队伍,使考评员团队更具活力和社会影响力。目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已经拥有29名考评员,其中高级考评员占48%。

     考评员踊跃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邓继辉、李光沐、陈晓春等教师长期兼职并无偿为企业、养殖户进行畜禽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的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其建立健全饲养管理制度和制订疫病防治措施,传播了先进和科学的养殖、疫病防治观念,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仅如此,鉴定站还从社会上聘请了数名具有高级职称及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考评员,较好地优化了考评员队伍结构。经过多年发展,在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指导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已经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鉴定站,目前为止面向学生和企业员工、养殖户如中粮集团技术人员、四川乾坤集团的全国经销商、隆生集团公司技术骨干、天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人员和旺达饲料公司养殖用户等完成了数万人次的鉴定工作,合格率95%以上。

2创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模式,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再上新台阶

     2.1抓住国家人才振兴战略契机,紧贴行业发展,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范围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国家教育在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比重要明显提高,2015年初步建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强国。四川省在《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推动人才优先发展。同时制定了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4万名左右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骨干人才,到2020年共培训40万人左右,其中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调整为28∶40∶32[3]。由此可见,国家和四川省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在良好的政策大背景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紧贴农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围绕产业链构筑人才链,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对行业必须的、热门的工种向农业部积极申报鉴定资格,支撑产业发展。如根据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饲料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在2013年鉴定站及时向农业部申请了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和饲料设备维修工2个工种的鉴定资格,目前这2个新工种的鉴定情况在四川省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2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内涵式发展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作为四川省唯一的一家国家级示范鉴定站,一直坚持推进鉴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始终把质量放在鉴定的第一位,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确实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企业能工巧匠等的合作,建立指导、评估、交流机制,不断完善鉴定工作的质量管理机制,确保考评的质量,夯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良好的鉴定信誉,支撑产业发展。

     2.3开发计算机技术对鉴定工作的支持,为鉴定评价提供新载体

     为了使相应工种在实际岗位上胜任其工作,让鉴定工作真正为生产一线服务,同时也为了实现鉴定工作的安全性、仿真性和可操作性,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近年来加大了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自主、委托和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发鉴定技术资源,目前开发了饲料投放中央控制仿真考评操作软件和饲料配制仿真考评操作软件,两款软件在考评过程中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反映仿真性高、易于操作等优点。

     2.4将考评现场搬进生产一线,探索“走出去”模式

     对专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是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因此,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的联系,结合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将考评(特别是技能考评)现场搬进生产一线岗位,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采取在生产现场进行技能鉴定的方式,这样使考评更具真实性、可操作性,同时也贴近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能更加调动企业和技术人员参加鉴定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使国家的职业技能鉴定更具活力和生机。

     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是“十二五”期间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正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工作,创新工作模式,努力把工作做出新的特色和亮点,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张平,邓继辉,杨霞)

上一篇: 广西麻鸡不同养殖模式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