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体重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仔猪断奶体重是生产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断奶体重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仔猪发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养猪生产者不能盲目地提高断奶体重,要对影响断奶体重的因素进行剖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断奶体重。
1断奶体重的重要性
仔猪断奶阶段不但是猪生长发育最好最快、可塑性最大、料肉比最高的阶段,而且也是最利于定向培育的阶段。研究表明,仔猪断奶体重越大,出栏日龄越小、日增重越大[1]。仔猪断奶不仅关系着猪场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地增加断奶体重是养猪行业中已经形成的一种趋势。
1.1影响仔猪断奶后生长
断奶体重对于仔猪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实践表明,仔猪断奶体重每差1kg,其出栏的时间就会相差7~10d,对于猪场的利润有很大影响。随着我国畜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仔猪的断奶日龄在逐渐缩小。但是短时间内断奶会使仔猪在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生长缓慢[2];另一方面,断奶时仔猪的体重大小不一,消化器官重量也存在差异[3],尤其是断奶体重较小的仔猪会出现消化机能发育不良。研究表明,断奶体重较小的仔猪采食量低、日增重较小、消瘦,与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相比饲料利用率较低,出栏所需时间较长,故确定适宜的仔猪断奶体重在生产中非常重要。
彭国良等[4]研究表明,随着断奶体重的下降,生长速度亦随之降低,随着断奶体重的提高生长速度随之增高。20~60kg阶段日增重依然受到断奶时体重的显著影响。
1.2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断奶体重偏轻给猪场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断奶过渡期成活率低、保育期易患病,育肥期增重慢、饲料利用率低等都是猪场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此外,仔猪的断奶体重影响其以后的生长性能。有研究证实,断奶体重低的仔猪比断奶体重高的仔猪增重率低,达到出栏的时间延长。断奶时窝中体重差异较大会使商品猪的生产率受抑制,对全进全出式猪场的生产率影响更为严重。
2影响断奶体重的主要因素
2.1母猪营养
哺乳母猪对仔猪断奶体重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哺乳母猪进行科学饲养,从而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哺乳仔猪所需能量的40%都来源于乳糖,采食量对乳糖的影响较大,母猪采食量高时乳糖分泌量大。因此,要注重母猪的营养,以免影响采食量和泌乳量,导致泌乳不足,乳糖分泌减少,从而影响仔猪的断奶体重。
2.2仔猪营养
新生仔猪主要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初乳中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活性物质会随着泌乳时间延长而减少,最低水平发生在产后第3周,此时仔猪自身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全,对疾病没有抵抗力。初生仔猪体质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抵御外部恶劣环境和抗病的能力差,易发生死亡。哺乳期的仔猪如果营养良好,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因此应适量补充铁等微量元素,防止贫血,促进仔猪生长。
随时间的推移,母乳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越来越少,因此要提早进行补饲。通常在仔猪出生1周后进行诱食,补饲时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及合理的饲喂方法。
2.3初生重
仔猪的断奶体重与初生重有密切关系,通常初生重大存活率和哺育率高,断奶体重也会高。研究显示,初生重1.3~1.5kg与1.0kg相比,前断奶体重会明显提高2.5kg。陈方琴[5]研究表明,仔猪初生重不仅影响断奶体重,而且影响育肥期和保育期的生长速度,与仔猪后期的生长速度也成正比。但仔猪初生重并不是越重越好,初生重过高反而会使母猪发生难产、子宫炎等疾病。因此,在妊娠期要进行科学饲养,将初生重控制在1.5kg左右。
2.4教槽料
初生仔猪的营养需要主要依靠母乳获得,但初产母猪经常乳汁分泌不足,因此需要使用教槽料,教槽料能够让仔猪慢慢适应植物性饲料,促进胃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酶系统发育,预防仔猪下痢。教槽料的适口性好,增加仔猪采食量,从而提高日增重。另外,仔猪断奶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优质的教槽料可以克服一定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使用教槽料饲喂1周后,与不饲喂教槽料的仔猪相比,采食量提高31%[6],大大促进了消化系统发育,生长速度加快。
2.5胎次
胎次能够影响母猪泌乳力,间接地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通常初产母猪的泌乳力低,第3~6胎泌乳量达到最高,然后再下降。此外,胎次还会影响产仔数、产仔死亡数。因此,要保持胎次结构稳定,避免不当的淘汰青年母猪和不规则的引进青年母猪影响产仔数和初生重。
张贤群等[7]研究表明,高胎次(大于等于2胎)仔猪的生长率比头胎仔猪高18.7%。因此,在断奶时应将头胎仔猪单独饲养,适当增加营养需要,从而减少死亡率。
2.6饲养管理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物质代谢迅速,生长发育好,也是饲养难度最大的阶段。因此,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在母猪妊娠期合理控制体重,分娩前1个月饲喂适量的蛋白质饲料,并根据母猪体重将蛋白质饲料控制在2~2.2kg和3.5~4.3kg。同时饲适量的青绿饲料,降低死胎率,提高仔猪初生重。充足的饮水是提高采食量的有效途径,猪场内的饮水设备的水流速度应高于2L/min。饲养人员应特别注意母猪的饮水量,饮水量少不仅会产生便秘,而且会导致子宫炎、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生,影响仔猪的产出及生长发育。
此外,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完善,体内脂肪少,抵抗寒冷的能力较差。如果管理不当,会使仔猪受到冷或热应激导致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或体重下降等情况,最终影响仔猪断奶体重。
2.7断奶日龄和配种季节
断奶日龄也会影响仔猪断奶体重,仔猪在哺乳期生长迅速,平均日增重为250~275g[8],提高断重最有效办法是延长断奶日龄,但延长断奶日龄会对母猪的繁殖周期造成影响,因此合理选择断奶日龄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平均断奶日龄在24~28d,平均体重在7kg左右。另外,母猪应在冬季配种为最好,冬季配种时仔猪初生重、断奶体重、断奶仔猪头数均高于其他季节。
3提高断奶体重的措施
3.1适当调节母猪营养
母猪在哺乳期不但要有足够的泌乳量以满足仔猪的需要,而且母猪自身也需要足够的能量在断奶后进行下一轮的发情配种;因此,要对母猪进行科学饲喂。分娩前1周应将母猪转移到产房,饲喂哺乳母猪料,分娩前3~4d应逐渐减少饲喂量,分娩前1d应减为原来的一半,分娩当天不能饲喂精饲料,但要供给足够的饮水。分娩2~3d后可逐步增加精饲料,4~5d后将精饲料增加至3~4kg,1周后饲喂量应达到5~7kg,当饲喂量达到正常水平时,尽可能加大母猪的采食量,通常每头猪最大限量为6kg/d,如果母猪采食量不够会影响泌乳量,从而影响仔猪生长。
3.2加强仔猪管理
由于日粮会影响猪乳成分,因此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日粮中应添加适量的脂肪,以满足仔猪的能量需要。随时间推移,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当母乳不能完全满足仔猪营养需要时,要进行补饲,促进仔猪生长,增加胃肠道消化机能,加快增重。另外,仔猪磨牙阶段会拱地、咬硬物,导致痢疾的发生,提前补饲也有助于仔猪保健。
由于初生仔猪被毛、皮下脂肪较少,体温调节能力差,在出生后4d内温度要保持在34℃左右,1周后要保持25℃左右的温度,且保持恒定,防止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正常发育。
仔猪出生后要及时的哺喂初乳,每出生一个仔猪都要及时哺喂,待全窝出生后,人工固定乳头,使弱小的仔猪吃最前面的乳头,硬实的仔猪吃后面的乳头,排完顺序后为仔猪标号,每次喂乳时按标号将仔猪放在指定位置,约2~3d就可以固定乳头。
4展望
目前,国内对于仔猪断奶体重的研究甚少,通过对仔猪断奶体重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养猪生产中注意每一个影响因素,从而达到提高断奶体重的目的,进而大大增加猪场的经济效益。
(延边大学农学院,孙景童,史唤,李艳娇,金英海)
上一篇: 杜可二元杂交猪与外三元猪育肥性能比较研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