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鸭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鸭禽霍乱1756羽,治愈1667羽,治疗效果较好,现将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1病例介绍
2013年8月,某养鸭户饲养的鸭突然发病,出现急性死亡。经调查:该场饲养鸭400羽左右,2.5月龄,营养状况良好,场地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湿度大。第1天发病10羽,死亡6羽,第2天发病32羽,死亡21羽。
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不振,翅膀下垂,离群独卧,眼半闭,少食或不食,饮水量增加,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摇头。有的病鸭拉稀,粪便呈灰白色和绿色,有腥臭味,有的粪便带有血液。有的病鸭两脚发生瘫痪,不能行走或行动缓慢。
3病理变化
病死鸭皮肤上有少量出血点;心冠脂肪、心内膜及心肌充血、出血;心包积有透明澄清黄色渗出液;肝脏肿大,有针尖状大小出血点与坏死点,脂肪变性;肠道充血、出血,尤以小肠前段最为严重,小肠内混有血液;气管充血、出血,内有黏液;肺脏淤血、出血;行动障碍的病死鸭关节囊增厚,关节液增多,有的还有干酪样或类似肉芽组织增生。
4实验室检验
无菌操作采集病鸭和病死鸭的心血、肝、脾等病料到县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检查,通过病料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瑞氏染色镜检,见两极浓染的球杆菌。鉴定为巴氏杆菌。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禽霍乱。
6防治措施
6.1防控措施
(1)将健康鸭与病鸭完全隔离分开饲养,及时彻底清除鸭舍内的粪便和杂物,远离鸭舍进行堆积发酵处理,每天对鸭舍场地消毒次,早晚各1次。(2)对病死鸭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3)固定专职饲养员,杜绝外人及其它动物进入鸭舍,减少鸭应激反应。
6.2治疗方法
对病鸭采用氟苯尼考、磺胺类药物肌肉注射,按说明剂量给药。同时对全群鸭联合应用中药:黄连60g,黄芩60g,黄柏60g,大黄60g,苍术40g,厚朴40g,甘草30g,煎成浓汁,煮谷饲喂,按每次煮谷量控制在300~400只成年鸭采食量范围内,每天1次,连用3天;对不饮食的病鸭,采用药汤直接灌服,每天2次,每次5~10mL。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天,发病数和死亡数得到了有效控制。
7体会
(1)养殖场(户)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好免疫工作。(2)场地必须严格落实消毒制度,每天及时清除场地污物及杂物,并对饲养场所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1次。(3)根据鸭的不同生长周期,合理控制好饲养密度。(4)选用清热泻火、燥湿止痢中药制剂拌料饲喂,可减少鸭应激反应,增强抗病能力。
(贵州省从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蒋大成)
上一篇: 正确认识饲料和使用饲料浅谈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