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猪病诊断的“新四诊法”
“望、闻、问、切”四诊法是我国中兽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我国兽医工作者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其内涵博大精深。随着我国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养猪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化饲养转型。现阶段,由于我国农村兽医诊疗条件的限制,实验室诊断还未普及,“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方法在广大的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猪病诊断中还在广泛应用。笔者根据中小型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猪病诊断技术,对中小规模猪场四诊法的内容进行总结,形成猪病诊断的“新四诊法”。
1望诊
望诊是通过对猪场饲养环境、饲养条件、猪群整体状况的观察,结合典型病例的体表查看,初步确定疾病的诊断方向。
1.1望饲养环境
猪场的选址决定猪群的感染风险。如猪场建在郊外,远离马路、村庄,其感染疫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如建在人员活动密集、养殖集中的村庄内和养殖小区内,其感染疫病的概率就会增大。对猪场生活区环境的观察也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如生活区内饲养鸡、鹅等家禽,牛、羊、犬等家畜,这些家禽、家畜所携带的病原菌、寄生虫也可能感染生猪使其发病。另外,如猪场场区脏乱不堪,苍蝇、蚊子乱飞,这时猪病情况复杂,常常是综合感染多种疾病。
1.2望饲养条件
对猪群的饲养条件进行观察,如猪舍简陋、阴暗、潮湿,猪只的抵抗力减弱时易患传染病,同时也容易发生体外寄生虫病及营养代谢病;如猪舍内干燥,空气中布满灰尘,则猪群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对猪只的饲槽及地面进行观察,如饲槽脏乱,内有粪尿,特别是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易引发肠道疾病;如饲槽内有发霉的饲料,则可能引发猪群的霉菌毒素中毒。猪舍的地面异常粗糙或用铁质漏缝地板,则容易造成猪只蹄部、关节的损伤及感染。
1.3望猪群整体状况
猪群的整体状况决定猪病的严重程度。如猪群中大部分猪只皮毛光亮,自由活动或舒服地躺卧,则病情很轻或为传染病初发期;相反,如果大部分猪只被毛蓬乱、无色,猪只腹卧或呆立则说明病情严重。猪群猪只呼吸急促,部分猪只张口喘气,可能是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胸膜炎、气喘病或呼吸道综合感染。对猪群的粪尿进行观察,如地面遍布稀便,则考虑肠道传染病。根据粪便颜色及猪只月龄进行初步判断,如不分大小猪均排水样粪便,则可能是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如部分猪只排鲜红的血便则是密螺旋体感染所致的猪痢疾;如保育猪或断奶前仔猪发生白色腹泻则可能是仔猪白痢;如猪只排黄绿色稀便,可能是副伤寒或猪瘟。
1.4望典型病例
在猪群中挑选典型病例,对鼻镜、眼结膜及分泌物、口腔黏膜、体表肤色、肢蹄等部位进行观察,如鼻镜干燥、皲裂,眼角有脓性分泌物,可能是发热性疾病;如鼻部向一侧歪,眼角有蝴蝶壮泪瘢,则可能是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如眼、口腔黏膜苍白,体表皮肤白或黄染,则可能是长期寄生虫感染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如口腔有水泡或溃烂,蹄部有水泡或蹄甲脱落,则可能是口蹄疫或水疱病;如体表黏膜出血,皮肤毛孔出血,则可能是猪瘟;如猪只体表有红色斑块,则可能是猪丹毒。
2闻诊
猪病诊断的闻诊主要包括通过耳朵听猪群的整体声音和闻猪舍的气味,结合望诊为猪病的进一步诊断提供参考。
2.1耳闻声音
在猪群安静的状态下,轻轻进入猪舍,在猪栏外听猪群的声音。如听到咳嗽、蜂鸣样的喘气声,则说明猪群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2.2闻气味
正常的猪舍应该没有太重的臭味,如猪舍腥臭异常,结合粪便观察,则可判断是否为传染性胃肠炎;如猪舍氨味刺鼻,结合望诊和听诊,则可判断是否为呼吸道疾病。
3问诊
在望诊和闻诊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简单的感官了解,再通过询问猪群发病情况和经过、猪场周边的疫情、猪群的饲养管理情况、猪群的免疫情况、病猪的治疗及疗效等情况,对猪病进行初步诊断。
3.1问病情
通过询问猪只的发病日龄、发病症状、采食情况、病猪的疾病发展情况,对疾病进行进一步了解。寻找特征性临床症状,与望诊和闻诊进行印证。猪只的病情应先由猪场管理者或饲养员自由讲述,诊断者再根据望诊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细节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即可以获得最多的猪病信息,又可以取得猪场方对猪病诊断者的信任。
3.2问周边疫情
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由于其自身选址的缺陷和消毒制度的不完善,猪场周边的疫情直接对猪场造成威胁。如初步怀疑为传染病,应询问周边猪场、散养猪户、牛羊是否有相同或类似症状的疾病发生。特别是怀疑为口蹄疫、猪瘟、附红细胞体等易于传播的疾病时,更要注意对周边疫情的了解。
3.3问饲养管理
部分疾病与猪群的饲养管理,直接相关,如猪流感与猪舍的保暖不佳有关;营养代谢病与饲料直接相关;黄曲霉毒素中毒与饲料发霉有关等。同时,对饲养管理的询问也可以对疾病的病因及传染过程进行初步推断,为后续提出切实可行的传染病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3.4问免疫情况
疫苗免疫是预防猪群发病的有效方法。通过询问猪群疫苗免疫的程序、疫苗的类型、疫苗的厂家、疫苗的免疫时间
3.5问治疗
、免疫剂量及免疫的方法,初步对猪群的免疫力及发病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如有猪瘟临床症状,猪瘟疫苗未及时免疫、免疫方法不当或接种剂量不足,则猪群有可能发生猪瘟。免疫情况的问诊也可为后续疾病防控是否需要进行疫苗紧急接种提供参考。
通过对猪群发病后采用的治疗药物及对疾病的疗效进行询问,一方面可以了解疾病对药物的敏感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地对病原菌进行推断,也可以为疾病治疗的用药方案提供直接参考。
4切诊
现代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猪病诊断中的切诊主要包括对病猪进行触诊和对死亡猪只或典型病例急宰进行剖检。通过切诊对望、闻、问诊作出的初步诊断进行进一步确证,从而作出疾病的正确诊断,为进行准确、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4.1触诊
通过对病猪的耳根进行触摸,如感觉温热即体温正常,如感觉烫手即说明猪只高烧,在治疗时需考虑给退热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对猪只的体表红色斑块进行触诊,如可以退色则可能是猪丹毒,如不能退色可能是过敏;根据需要对猪只的体表淋巴结进行触摸,正常的淋巴结在体表触摸不到,如能触摸到即表明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及部分病毒病,如副伤寒、猪瘟等。触诊应在猪只自然状态下进行,避免对猪只造成应激。
4.2剖检
通过对病死猪只或典型病猪的剖检,对其内脏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可以为疾病的确诊提供直接的依据。猪只的剖检应先对猪只的喉头、肺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膀胱、淋巴结、胃、肠道依次进行检查。
如喉头出血,心耳出血,脾脏肿大、边缘有坏死,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膀胱内膜出血,胃底部黏膜出血,回盲瓣见扣状肿,结合望诊和问诊则可诊断为猪瘟;如盲肠、结肠黏膜上覆有一层灰黄色腐乳状物或同心轮状溃疡面,脾脏稍肿大,肝脏有可见灰黄色坏死灶,结合望诊和问诊则可初步诊断为仔猪猪副伤寒;如肺脏呈对称性肉样变,结合望诊和问诊则可诊断为猪气喘病;如肺部淋巴结出血,胸膜与肺脏粘连,肺脏切面呈大理石纹,胸腔、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黏膜发炎有泡沫状黏液,结合望诊和问诊则可诊断为猪肺疫;如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黏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肠系膜及其淋巴结水肿,结合望诊和问诊则可诊断为仔猪水肿病。猪只的剖检应在专用病猪解剖室进行,如猪场不具备条件,解剖的场所应选择在远离猪场的空旷地带,剖检后的病猪尸体要深埋,同时对剖检场所及器械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因为剖检造成猪病的扩散。
猪病诊断的“新四诊法”是在我国传统中兽医“四诊法”和现代猪病诊断方法基础上总结形成的,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猪病诊断的“新四诊法”还属于大体诊断的范畴,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望、闻、问、切四法综合考虑,切不可以一概全,造成诊断的失误。同时,当前猪病越来越复杂,常常是几种疾病混合感染,在大体诊断的前提下,有条件的猪场还要进行实验室诊断,综合考虑进行确诊。
(九江学院,刘海军,刘可越)
上一篇: 奶牛饮用水水质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