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健康养殖及配套技术研究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单一的追求品种的高生产性能,并在人工的高压下被迫生长发育,使生猪的健康始终处于在亚健康状态,导致猪病发生的频率增大;二是由于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复杂、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高、很多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投入不足,导致生猪养殖集中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三是在生猪生产过程中,过多地使用药物和化学促生长剂,使抗生素和化学促生长剂过量地在动物体内沉积,又通过食物链传导给人类,导致人类健康的损害。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生猪养殖业将难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生猪养殖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国内外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从生猪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类健康出发,大力发展生猪健康养殖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开展的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模式将塑料暖棚猪舍、 优良品种、 优质无药饲料、科学饲养管理等多项技术集成配套应用到生猪养殖生产中,不仅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而且还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对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猪健康养殖概念
生猪健康养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一种养殖模式。它是根据生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保护生猪健康、人类健康和生态健康为目标, 运用动物生理学、 营养学、生态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为生猪提供良好的、有利于健康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和安全营养饲料,最终生产出质量安全的猪肉产品,以实现生猪健康养殖的质量保障和价值提升功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主要配套技术要点
(一)采用标准化阳光猪舍建筑
1.单面式阳光棚舍。一是单列式。这种棚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棚舍南面由塑料膜覆盖,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单列排列,猪舍过道在南侧。二是双列式。这种棚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棚舍南面由塑料膜覆盖,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
2.封闭式阳光猪舍。这种猪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猪舍棚顶为双坡式,南坡顶为阳光瓦或阳光板,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
3.拱圆型阳光棚舍。这种棚舍为东西方向位,南北走向,棚舍为拱圆型,由塑料膜覆盖,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这种棚舍采光面积大,棚内温度高。
(二)推广阳光猪舍配套设施、设备
1.电地热。电地热主要用于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在猪栏休息区铺设宽约 1 米的电地热。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舍内温度。
2.地窗。在单面式阳光棚舍北墙,封闭式阳光猪舍南北墙,距猪舍地面 0. 2米设立地窗,高 0. 4 米、宽 0. 6 米。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3.天窗。在单面式阳光棚舍和封闭式阳光猪舍后坡顶部及拱圆型阳光棚舍顶部设立天窗,采用直径 0. 4 米的无动力风机。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4.卷帘机和卷帘被。在阳光猪舍顶部架设卷帘机和卷帘被。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和遮阳。
5.正压通风设备。在阳光猪舍内安装正压通风机和通风管。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6.喷淋设备。在阳光猪舍内安装微滴灌管和淋浴喷头。它的主要作用是降温。
7.增效料槽。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饲料浪费。
8.可调节饮水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猪对饮水的需求。
(三)推广优良品种
1.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纯种猪和二元母猪及里岔黑猪纯种猪。
2.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猪进行三品种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育肥。
3.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本地里岔黑母猪进行三品种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育肥。
4.利用配套系生产杂交仔猪育肥。
(四)推广优质无毒无药饲料
1.饲料原料及添加剂选择。选择优质、无毒饲料原料及添加剂。禁止使用农业部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生产的饲料原料及添加剂。禁止使用未取得农业部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饲料原料及添加剂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2.饲料配合。 配合饲料生产,其营养水平不低于《猪的饲养标准》。配合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配合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五)加大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塑料暖棚猪舍养猪在按照各类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饲养的同时,还要加强暖棚猪舍的管理,特别是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
1.防暑降温。白天晴天时,封闭式暖棚猪舍将卷帘被全部放下,暖棚舍将卷帘被放至距离地面 1. 5 米左右。晚上或白天阴天时,将卷帘被卷起。封闭式暖棚猪舍打开前后窗户、天窗和地窗;单面式暖棚舍打开窗户、 天窗、 地窗和棚舍下通风带;拱圆型暖棚舍打开天窗和棚舍前后下通风带。如果天气温度过高,自然通风效果不理想时,可启用喷淋设备, 每天中午开1~2小时。如果舍内外风速接近零,可启用正压通风机进行通风。
2.防寒保暖。白天晴天时,暖棚猪舍将卷帘被卷起,晚上或白天阴天时,将卷帘被放下,卷起和放下的尺度,根据猪舍温度和猪群状态而定。晚上或白天温度过低时,打开电地热。封闭式暖棚猪舍关闭前后窗户、天窗和地窗;单面式暖棚棚舍关闭窗户、天窗和地窗;拱圆型暖棚棚舍关闭天窗。为保证寒冷季节暖棚猪舍通风换气,可根据舍内温湿度和有害气体含量高低,打开天窗和进气口,必要时启用正压通风机进行通风。
(六)发酵床养猪技术
1.日常管理。每天将猪粪在发酵床的干燥处坑埋,坑埋深度 20 ~ 30 厘米。控制发酵床湿度为65%左右, 水分过高时,打开通风口散湿。发酵床干燥时,用各种营养剂的 500 倍混合液加矿物质 M -A1000 倍液调剂湿度或喷水调剂。过分潮湿、水分集中的地方,可加木粉调剂水分,并适量添加微生物原种。发酵床硬结时,及时进行翻床,一般 1 ~ 2 周翻床 1 次。结合翻床适量施用微生物原种和各种营养剂发酵床时间一长,会造成下板结。发酵床板结后,要及时填加垫料,在填加垫料时,按要求施加土、盐、微生物原种和各种营养剂。在加营养剂液或水调剂发酵床水分时,要先将床上的猪粪坑埋,不能将营养剂或水直接洒在猪粪上。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小猪 0. 75 ~ 1平方米 /头,大猪 1. 2 ~ 1. 5 平方米 /头。猪只入舍前要用去虫药品彻底清除体内外的寄生虫,2 ~3 天后可以入舍,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以免猪在啃食茵丝时将虫卵再次带入体内而发病。要密切注意微生物的活性,必要时需加营养剂来调节微生物的活性,保持发酵能正常进行。
2.夏季管理。由于发酵床产热,夏天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天气较热的地区,必须得通过以下方法来降温,才能保证猪不受高温的刺激和影响:降低厚度,夏季炎热的天气情况下,可以将垫料厚度减少到 30 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发酵温度,但有可能降低垫料寿命。吹风,就是通过外力,加强猪舍内的气流动,使对流的空气降低室内温度。淋水加吹风,可在吹风的同时喷水雾这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水帘,水帘现在是常用的降温装置,猪舍两边或四边都用水帘也能达到较好效果。
(七)科学进行疫病防控技术
1.坚持以养为主, 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搞好疫病控制。
2.定期搞好猪场周围及猪舍内环境卫生和消毒。
3.科学控制猪舍温度、 湿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4.根据当地传染病发生病种及规律,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5.平时注意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三、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效果评价
(一)改善猪舍环境
在暖棚猪舍中,将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与电地热、天窗、地窗、卷帘棉被、正压通风机和喷淋等设施设备配套应用,为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1.改善猪舍温度。暖棚猪舍通过太阳能、电地热、遮阳保暖被、正压通风机、天窗、地窗、喷淋等设施设备来调节猪舍的温度。据试验,在寒冷季节,暖棚猪舍比普通猪舍温度可提高 8℃左右,在通电地热时,猪舍有效温度可提高 12℃以上;在炎热的夏季,猪舍温度可降低 5℃左右。
2.改善猪舍湿度。暖棚猪舍通过天窗、地窗、前后窗户、正压通风机和阳光棚舍上下通风带等设施设备来调节猪舍湿度,一般情况下,猪舍湿度可达到 50% ~ 70% ,符合猪舍环境技术标准。
3.降低猪舍有害气体的含量。阳光猪舍通过天窗、地窗、前后窗户、正压通风机和阳光棚舍下通风带等来降低猪舍有害气体含量。
(二)改善猪肉品质
在暖棚猪舍里,猪住的是冬暖夏凉,天冷有电地热,天热有淋浴,呼吸着新鲜空气。猪吃的配餐是优质玉米、大豆、食用级豆油、进口鱼粉和维生素等制成的饲料,营养均衡,且不含任何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在管理上,享受人性化管理,住得舒适,吃得营养。这样养出的猪不仅健康,而且也改善猪肉品质。据省级有资质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应用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饲养的育肥猪,其猪肉质量达到国家无公害猪肉标准的要求。
(三)提高猪的抗病力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通过改善环境、加强营养、科学管理、疫病控制等,提高猪的抗病力。
1.为猪的生长发育、繁殖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猪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含量符合养猪环境技术标准。
2.为猪提供优质不含任何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饲料,饲料配合符合猪的饲养标准,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允许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
3.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各类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管理。
4.在疫病控制上,坚持以养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减少不良因素对猪造成应激,增强猪的免疫力,同时大大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等药物,避免药残的存在和耐药性菌株的产生,从而提高猪的抗病力。
(四)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将阳光猪舍、 优良品种、优质无药饲料、科学饲养管理等多项技术集成、配套应用到养猪生产中,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通过相关试验证明,生猪健康养殖模式与传统养猪模式相比,猪成活率提高 5 个百分点,保育猪日增重提高 8%左右,料重比降低 5% 左右;育肥猪日增重提高 10% 左右,料重比降低 8% 左右。
(五)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在提高猪的生产性能的同时,也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1.生猪健康养殖模式为猪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电地热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提高猪舍和水泥地面表面温度,改善了猪只体感温度, 降低冬季水泥地面冷应激,
提高冬季猪的生长速度,猪生长快,减少维持消耗,节省饲料成本。
2.采用优质、无毒饲料,提高消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3.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用药成本。
4.采用电地热,降低供暖成本。生猪健康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每头育肥猪增加经济效益 150 元左右。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畜牧兽医局,庄桂玉 )
上一篇: 生猪传统散养模式与生态饲养模式的比较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