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的蛋鸭品种之一。随着畜牧业养殖结构的调整,江西省近年来蛋鸭的养殖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但由于饲养方式不统一,饲养密度不规范,造成蛋鸭生产性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传统的蛋鸭养殖方式是以放养和散养为主,存在集约化程度低、鸭蛋污染和畸形蛋率高、污染环境以及疫病难以控制等诸多弊端。在倡导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的背景下,为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蛋鸭笼养与网上平养等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试验旨在通过对3种山麻鸭饲养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一种有更高生产性能、可以替代传统饲养方式的蛋鸭饲养模式,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将山麻鸭种鸭场提供的同一批500只1日龄山麻鸭雏引进试验基地进行饲养。达到100日龄产蛋期时产蛋母鸭有192只。

1.2试验分组

     将192只产蛋期山麻鸭母鸭随机分成3组,网上平养组70只,笼养组60只,散养组62只。其中网上平养是以离地40cm、网眼为2.0~3.5cm的塑料垫网饲养,笼养以双笼饲养为主,散养为地面放养。

1.3饲料及饲养管理

     3组鸭采用粗蛋白15%~17%、总磷0.45%、粗纤维7%、粗灰分18%、蛋氨酸0.3%~0.5%、钙2.5%~4.5%的蛋鸭饲料喂养。鸭舍内湿度在55%~75%之间,温度高于31℃时采用室外水帘降温措施。

1.4测定项目

     山麻鸭100日龄就开始试验,105日龄开始记录数据,共饲养231d。分别记录3组山麻鸭产蛋数、蛋重、耗料量、畸形蛋数等生产性能指标。

1.5数据的计算及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只均产蛋量、总蛋重、平均蛋重、料蛋比、畸形蛋率等,然后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3种饲养方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1。
     
     笼养组每只山麻鸭的产蛋量为179.3枚,比网上平养组低6.71%,比散养组低5.58%,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散养组比网上平养组低1.20%,差异不显著(P>0.05)。

     笼养组每只山麻鸭总蛋重为11.95kg,比网上平养组低4.70%,比散养组低6.28%,均差异极显著(P<0.01);网上平养组比散养组低1.66%,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笼养组可能由于所受应激过大,严重影响了产蛋量和蛋重。

     网上平养组平均蛋重为65.25g,笼养组为66.65g,散养组为67.15g,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饲养方式对山麻鸭蛋重不会产生影响。

     笼养组只均产蛋期耗料为70.12kg,比网上平养组高26.91%,差异极显著(P<0.01);比散养组高26.55%,差异极显著(P<0.01);而网上平养组与散养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网上平养组料蛋比为3.68,比散养组(3.58)高2.79%(P>0.05);笼养组为4.56,比网上平养组高23.91%,比散养组高27.37%,均差异极显著(P<0.01)。山麻鸭在笼养过程中,可能由于脚离地踩在间隔的铁丝上,造成在采食过程中饲料撒落于地面,与粪便混在一起形成浪费,使得饲料消耗过高,料蛋比也最高。而网上平养组山麻鸭产蛋量比散养组略高,料蛋比也接近。说明在实际饲养中,网上平养在山麻鸭产蛋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更能减少饲料消耗,节约成本。

     网上平养组畸形蛋率为3.21%,比笼养组(5.44%)低40.99%(P<0.01),比散养组(4.12%)低22.09%(P<0.01);而笼养比散养组高32.04%(P<0.01)。这说明山麻鸭笼养的畸形蛋率最高,这可能与笼养条件下山麻鸭产生明显的惊群不安等强烈的应激反应有关。而网上平养时,能够很好地减少外界环境对鸭的惊吓干扰,使鸭处于较安静舒适的环境,畸形蛋率最低。

3讨论与结论

     对山麻鸭采用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产蛋性能明显高于其他2种饲养模式,并且畸形蛋率最低。此结论与黄江南等的观点一致,这种饲养方式值得在生产实践上推广应用。

     而笼养山麻鸭的饲养方式,特别是本试验采用的双笼饲养,2只鸭子相互影响,应激反应较为严重,导致山麻鸭生产性能下降;因此,对山麻鸭最好采用单笼饲养方式,以减少应激]。

     由于散养山麻鸭运动较多,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会影响产蛋;同时散养的外界环境多变,山麻鸭所受的应激也比笼养方式多,这也可能对山麻鸭的产蛋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散养这种传统的山麻鸭饲养方式将逐渐被淘汰。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韩晓萍,韦启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韩晓萍,储怡士,季华员,宋琼莉,唐维国)

上一篇: 用小麦完全替代玉米饲养育肥猪的效果研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