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对一例疑似肉牛运输热的诊断

对一例疑似肉牛运输热的诊断

     牛运输热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高热、间质性及大叶性肺炎为主的一种应激性综合征,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牛高热、流鼻液、流泪,脓性结膜炎,咳嗽,呼吸困难,流泡沫样口涎。过去认为牛运输热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现在发现该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国,有很多小型肉牛养殖场或养殖户多从外地购买架子牛或犊牛集中育肥,由于运输不当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许多肉牛在抵达养殖场2~3天后,牛群便出现食欲减退、高热、呼吸困难、流涎等运输热病症,并有一定程度的死亡,给养殖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014年3月山东省泰安市某肉牛养殖场从山东省菏泽市引进100千克左右的肉犊牛37头,路途运输约个小时。犊牛来自几个养殖场,没有专用运牛车送,而是由普通货车运输,该货车空间较小比较拥挤。犊牛到达养殖场第2天后发现个别牛出现精神沉郁,目光呆滞,离群独处,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体温38.9℃~40.8℃,流鼻涕、大量流涎流泪,到第4天大约有50%的牛陆续发病,其中有3头牛比较严重,病牛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严重的出现腹式呼吸,鼻镜干燥,第5天突然死亡2头。现将综合诊断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头发病死亡肉犊牛由泰安市某肉牛场提供;病理组织学切片及染色相关仪器材料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生物切片室提供;DL2000DNAMarker、无RNase双蒸水、2×Taq酶(5U/μL)等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EasyPureTMViralDNA/RNAKit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琼脂平板培养基,瑞氏染色液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asyScriptTMOne-StepRT-PCRSuperMix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临床症状及剖检观察

     详细询问发病牛场的发病背景,临床表现,剖检病死牛,观察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1.2.2 病理组织学检查

     分别取病死牛的肝脏、肺脏、脾脏、心脏、肾脏等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

1.2.3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无菌操作取病死牛的脾脏,在血平板上进行划线,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后,挑取单个菌落,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镜下观察细菌形态;用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硫酸新霉素、粘菌素药敏片做药敏试验。

1.2.4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集病牛鼻分泌物及病死牛气管黏液进行RNA的提取,然后RT-PCR,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按周玉龙等(2011)的方法进行牛副流感3型的PCR检测,并对其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

2 结果

2.1 剖检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剖检病死牛可见整个肺脏呈暗红色,质硬如肝,切面较干燥呈颗粒状,入水下沉,切面小叶间质水肿、变宽(图1A,B),气管内有泡沫样黏液(图1C),气管黏膜充血肿胀,支气管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心脏、肝脏、肾脏肿胀、颜色变淡(图1D),脾脏肿胀呈暗红色,质地变软。所取病料经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肺支气管腔内中含有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大量嗜中性粒白细胞及红细胞构成的炎性渗出物,肺组织广泛性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充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增生,肺泡腔狭窄(图2B),许多肺泡腔内充满浆液(图2A);脾脏淋巴组织出血、坏死(图2C),髓窦浆液渗出,并见许多嗜中性粒白细胞浸润(图2D);心肌纤维颗粒变性(图2E);肝广泛性细胞空泡及脂肪变性(图2F)。
    
    
2.2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用血琼脂平板划线分离细菌,倒置放在37℃培养箱中过夜,可见在血琼脂上形成灰白色湿润而黏稠菌落,无溶血现象。在45°折光下,呈现鲜明的蓝绿色并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色带。挑取单个菌落、涂片,经瑞氏染色,镜下观看,呈典型两极着色,革兰氏染色呈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药敏试验表明最敏感的药物为庆大霉素,其次是氟苯尼考。

2.3 生化鉴定

     取血琼脂板菌落,进行生化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其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半乳糖,只产酸不产气;该菌不发酵乳糖、鼠李糖、菊糖、山梨醇。

2.4 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

     电泳结果显示,牛副流感3型病毒为阴性。

2.5 药物治疗

     病牛全群用0.01%的氟苯尼考饮水,连用4天,有明显症状的病牛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按10mg/kg体重,每天注射1次,连用3~5天,病牛未再发生死亡,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3.1 根据发病背景,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综合判定,该病例为因运输继发病毒与细菌尤其是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间质性、浆液性复合型肺炎。

     3.2 通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该病例的病原体并非是牛副流感病毒3型,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病毒如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腺病毒等感染,从细菌分离结果来看,确定有巴氏杆菌感染。另外,病理组织学观察肺组织具有明显的间质性肺炎病变,所以很可能同时存在支原体感染。

     3.3 运输热是在运输应激作用下引起的多种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感染。与此病有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病毒(主要有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牛腺病毒、呼肠孤病毒、鼻病毒、肠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细菌(主要有巴氏杆菌、支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放线杆菌等,其中巴氏杆菌是牛运输热最重要的病原之一)[4]。一般来说,正常牛体内会携带多种上述病毒、细菌,这些病原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携带牛发病,而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免疫抵抗力下降,首先,潜伏的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等呼吸道常在病毒大量复制扩散,感染致病。呼吸道条件性致病菌尤其是巴氏杆菌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继发感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多病原混合感染。该牛场所购犊牛来自不同养殖场,几经倒手,运输前已于激状态,另外,又是对运输热较敏感的犊牛,这是该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

     3.4 据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对发病牛群进行紧急防治是最实际的处理措施,由于该牛群发病率已经超过50%,鉴于病重牛已停止采食及药敏试验结果,采取对病重牛注射庆大霉素及全群氟苯尼考饮水的防治方案,这两种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药理上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对巴氏杆菌、嗜血杆菌、支原体等呼吸道常在病原菌都具有良好疗效。

4 防治建议

     4.1 为防止本病发生首先要做好肉牛长途运输的准备工作,在装载车辆内铺上5~8cm厚的垫草,防止运输过程中牛滑倒损伤,减轻牛的应激反应;在装载牛只的车辆两边用帆布遮挡,减少直流风对牛的鼻孔及口腔直吹;不要过度拥挤;加强护理,尽量减轻运输过程导致的应激反应。购牛到场后及时做好护理及药物防治工作,前三天可选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进行药物预防。自繁自养模式是肉牛场解决该病的根本措施,所以,有条件的肉牛场最好建立自己的繁殖牛群,做到自繁自养。

     4.2 牛只到达新牧场时,前三天要密切关注牛群状况,逐个测量体温,如有异常立刻隔离观察,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4.3 购牛时若需要长途运输,建议在运输前使用镇静类药物,降低在运输过程中牛只对外界环境化的敏感性。运输前可以一次性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1.5mg(药量大小视运输距离而定)。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岳瑞超,程子龙,刘思当;莱芜经济开发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薛仲行)

上一篇: 对厦门市某猪场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暴发调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