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微生态制剂在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由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经复合培养、干燥等一系列加工工艺生产出来的新型活菌制剂,具有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改进并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机体抗应激能力和减少动物疾病发生、净化兽舍空气和改善水域等多种功能。现针对微生态制剂在动物园野生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作如下探讨。

1微生态制剂的定义

     微生态制剂(亦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通过调节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的生理性活菌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

2微生态制剂的类型

     目前国际上将其分成3个类型,即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1]。

2.1益生菌

     益生菌又称益生素。含有大量的有益菌或者有益菌的生长促进因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平衡状态,从而对动物体的生产力和健康水平起促进作用的活菌制剂[2]。通常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较适合于单胃动物;而反刍动物的体内多为真菌和曲霉菌。该类制剂受酸碱度、温度等环境影响。

2.2益生元

     益生元是一类不能被宿主直接消化吸收,但能选择性地被宿主体内的有益微生物吸收利用,并且能对宿主体内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或繁殖起促进作用,使其形成优势菌群,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水平的一类化学物质。研究发现,寡聚糖、肽类蛋白质、类脂、水溶性维生素及环化淀粉都可作为益生元,经大量的研究后认为该类物质都含有4~15个C原子。

2.3合生元

     合生元是指天然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化学、生物分解合成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产生的含有一定比例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一种复合体。该类物质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低聚糖、棉子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玉米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等[3]。该类物质能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2种物质的活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3.1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的微生态平衡

     动物机体消化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在正常情况下按一定比例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从而实现机体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动物在应激条件下,如受到惊吓、长途运输、饲料突然变化等,动物体内的菌群极易失衡,这种情况下,有害菌群占据主导地位,会导致动物消化机能紊乱,动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时可导致动物生病或死亡。而微生态制剂可使有益菌群得到有效补充,使菌群失衡状态得到调整,尽快恢复动物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最终保证了动物的健康生长。

3.2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

     从生物学角度讲,机体免疫力是指机体抵御疾病发展的能力。微生态添加剂是很好的免疫激活剂,能刺激机体提高动物体内抗体水平或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激发机体增强免疫功能。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调整机体内的菌群,使肠道内微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状态,并且能产生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因子,增强机体的抗体水平,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乳酸杆菌以某种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肠道某种局部型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4]。

3.3建立生物防御屏障,预防动物疾病

     正常动物机体中的肠道黏膜上有一层微生物保护膜,可以用来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或定植。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以通过有效的竞争使动物肠道内形成厌氧环境,有效地抑制各种病原菌在消化道内的繁殖和附着,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保证了动物的健康状态。也有研究发现,竞争排斥作用可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定居部位竞争以及营养竞争,通过竞争可抑制病原微生物黏附到肠黏膜上皮细胞上,向病原微生物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和生态位点,从而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和繁殖[5]。

3.4产生有益代谢物

     微生态制剂的部分有益菌群能在消化道内进行繁衍,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来降低肠道pH值,从而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大多数益生菌都能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它们对植物性碳水化合物有较强的降解作用,且能诱导动物机体内源消化酶的分泌,有利于肠道更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提高饲料转化率;部分有益菌还能产生如噬酸菌素、乳糖菌素等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繁殖;还有一些有益菌能合成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增重。

3.5净化畜禽饲养环境

     由于畜禽对饲料等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充分,在粪便中有很多残留,尤其是残留的含氮物质,极易被腐败菌分解产生氨气和硫化氢等恶臭物质,对兽舍及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有的粪便中还有许多病原微生物,长期下去不仅会降低畜禽生产性能,影响动物福利,还会给畜禽和饲养工作人员带来健康隐患,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消化道内的有益菌群,增加机体内源酶,使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更充分,有效地降低了粪便中含氮物质的含量,从而也减少了随粪便排出体外的病原菌、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改善了舍内空气质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马发顺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可在大肠中产生氨基氧化酶、氨基转移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可将臭源吲哚化合物完全氧化,将硫化物氧化成无臭、无毒物质,因此,能有效降低动物粪便的臭味,改善动物饲养环境,减少苍蝇和寄生虫的孳生[6]。

4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现状

     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使用微生态制剂。根据报道,美国准许直接饲喂的益生菌种已有40种,年使用量约8000t以上,在欧洲仅法国1991年市场上销售的益生菌品种就不低于50个;日本每年益生菌用量在1000t以上。在我国,对于益生菌的开发利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以后进入产业化研制[7]。农业部(1999)第105号文件公布允许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是12种。目前,我国的年使用量已超过1000t[8]。何明清教授最早发现,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肠内菌群比例失调,从而为研制和应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罗世彤从正常雏鸡群中找到了一种雏鸡乳杆菌,该菌与酵母菌混合制成的制剂,对仔鸡白痢防治效果明显,亦有防治仔猪白痢的功效。1993年肖振铎等根据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乳酸片球菌的产酸耐酸特性,研制出由这3种菌组成的持续产酸型活菌制剂,并成为防治幼雏腹泻的首选药物和添加剂。

5微生态制剂在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5.1增强动物免疫力

     目前,很多动物园都有自己的野生禽类孵化室,而许多珍稀禽类如鹤类、天鹅类等动物孵出后需要经过人工育幼,另外,有些幼畜出生后由于母畜母性不好或者意外死亡等情况需要人工育幼,而这些动物的免疫器官尚未完全成熟,会给育幼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有的甚至导致死亡。在该类动物的饲料中及早加入一些良性的微生态制剂,可促进其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提高其育成率。

5.2提高饲料转化率

     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含氮化合物及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9]。对一些大型食草动物大象、犀牛等的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这些微生态制剂可以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它们对植物性碳水化合物有较强的降解作用,且能诱导动物机体内源消化酶的分泌,有利于肠道更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提高饲料转化率。

5.3减少动物应激

     健康的胃肠道有利于产乳酸的细菌生长,而应激会干扰这种作用而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而且应激强度愈大,持续时间愈长,大肠杆菌的数量愈多[10]。动物园饲养的许多珍贵野生动物如火烈鸟、长颈鹿、斑马等胆小易受到惊吓,当环境变化或引进、输出运输时极易引起应激反应,使动物消化道机能紊乱、抑制生长发育,严重的则会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若能提前供给正常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等有益菌可维持胃肠道有益微生物高质量的生长环境,实现动物肠道内环境的微生态平衡,对畜禽缓解各种应激大有益处。

5.4净化兽舍环境空气

动物园的许多大型食草动物如大象、犀牛、斑马、鹿、马类每天都会排出大量的粪尿,不仅污染周围环境给游客带来困扰,而且臭气中含有氨气、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动物的健康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营养的充分吸收,减少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含量,产生的臭味与氨气也会减少。另外,一些微生态制剂可以对大肠杆菌起到抑菌作用,防止其在肠道中定植,预防肠道的不正常发酵,抑制腐败菌生长,从而达到除臭、除氨的作用。

5.5改善水域水质

     动物园都会有一些水域,饲养一些如天鹅、雁、鸭等水禽类,这些水域容易导致动物粪便、投喂的剩余饲料、周围岸边树木落叶等富含营养因子在水体中大量积累,引起水质的一系列恶化。而水是动物园水禽赖以生活的环境,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水质恶化会危及所饲养动物的健康,使病害增多,水质管理成了动物园水禽饲养生产的重要环节。可以使用一些水质净化剂净化水体的方法,营造一种不换水、零交换水体的节水饲养模式,微生态制剂可以作为一种水质调节剂,直接水体泼洒,净化饲养水环境。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具有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由于微生态制剂为活菌产品,存在菌种的筛选、活菌数、菌种的失活、杂菌含量的多少、使用条件和保存期等问题而导致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不一致。因此,今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需要针对不同动物、不同饲养阶段、不同疾病等情况研发专用微生态制剂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特殊菌种,使其作用更加专一、效果更加显著。

(石家庄市动物园管理处,伊霞,王海锋,张永宾,王志永,车俊国,李轩)

上一篇: 牛低温症的综合防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