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低温症的综合防治
牛低温症是指牛受到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可发生于各种类型和生育期的牛。该病的主要特征为病牛的体温均在36℃以下,全身包括口、耳、鼻及四肢等发凉,牙龈冷凉,口内不温,出气冷,口色青白,口津滑利,心率缓慢且时有间歇等。新生犊牛的低温症一般在犊牛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生;耕牛(如水牛)、奶牛等也易患该病。该病多发病于冬季和早春,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应引起广大养殖者的高度重视。
1病因
犊牛在出生后一般是由于受到寒冷气候刺激而发病,或者是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空气中使机体受寒而发病。因为犊牛出生后正常生长所需的临界温度为20~30℃,而在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在此时出生的犊牛,易因饲养管理疏忽而使犊牛频发低温症,从而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奶牛发生该病大多数是由于饲养管理措施不当,致使牛体受到风寒湿邪侵袭,或由于厩舍环境不好,潮湿阴冷,使牛免疫力下降,体虚且营养不良,加之误食冰冻草料、偶遇风寒或内饮冰冷等而发病。
耕牛发生低温症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秋季劳役过重或喂养失调,使牛体质瘦弱,耗伤气血,继而使牛处于长期营养不良或消瘦的状态,加之入冬后天气寒冷,饲养管理不善,忽视对牛的保温,草料单一,未及时补料保膘,致使耕牛机体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一旦遇到寒冷天气则阴寒内生、阳气不固,极易诱发该症。另外,如锥虫病、慢性胃肠道疾病、体内外寄生虫病及其他慢性炎症等的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也能诱发该病。
2临床症状
犊牛患病后一般表现为全身肌肉震颤,踡躯卧地,有气无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皮肤湿冷,鼻流清涕,体温降低至36℃以下,时而伴有惊厥;继而发展成眼球震颤,角弓反张,空口咀嚼,流涎,最终昏迷而死亡。奶牛患病后一般表现为口色青白,精神沉郁,呼吸微弱,出气冰凉,耳、鼻、四肢不温,心律缓慢,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粪便稀薄带水或出现失禁等,尿清白,体温下降至35℃以下。
耕牛患病后一般表现为精神沉郁,起卧困难,皮肤干燥且缺乏弹性,被毛粗乱无光,消瘦,肋骨显露。严重的病例则表现为食欲、反刍下降甚至废绝,眼球和肛门下陷,四肢厥冷,脉搏微弱甚至感觉不到脉搏,呼吸慢而无力,卧地不起,身体发凉,全身黏膜颜色苍白或污秽发暗,心音低沉,胃肠蠕动减弱,体温低于36℃。
3诊断
根据病牛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对病牛的肛温进行测试,若低于36℃则可怀疑为低温症,若还出现有气无力,皮肤湿冷,踡躯卧地,鼻流清涕,全身肌肉震颤等症状,则可结合环境气候寒冷进行确诊。
4预防措施
牛低温症一般都是由于天气变化、气温骤变、受到寒冷刺激而引发的。而我国冬春季节气候较为寒冷,一般温度均在0℃以下,如果此时疏忽牛的饲养管理,则牛极易诱发该病。同时,耕牛等在经过秋天的劳役后,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精心饲养,防止发生消瘦或营养不良等情况。在寒冷季节,要注意加强圈舍等环境的保暖措施,特别是对临产母牛、奶牛等,防止其因受寒而患病,也有利于避免初生犊牛低温症的发生。
5治疗方法
一旦牛患上该病,必须加强管理,注意对病畜进行保暖,供给优质、易消化的饲料,同时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犊牛患病后,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三磷酸腺苷5~15mL,人用乙酰辅酶A5~15mL,VB6肌苷5~15mL,VC针剂5~15mL,兽用10%安钠咖10mL,加进500mL25%葡萄糖溶液中混溶,一次静脉注射。同时,可每日早晚服用中药:黑附子5g,先煎40min后再加入50g党参,煎
汤去渣,待药液温热后一次灌服。一般用药1次就可痊愈,严重病例可重复给药1次。
奶牛患病后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25%葡萄糖250~500mL,10%葡萄糖500~1000mL,复方生理盐水500~1000mL,10%安钠咖10~30mL,VC20~50mL,VB120~4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同时也可用中药进行治疗:生草15g,五味子20g,花椒20g,细辛20g,党参30g,砂仁30g,麦冬30g,独活30g,木香30g,桃仁30,防风30g,红花30g,白芷30g,荆芥30g,川芎30g,紫苏40g,羌活40g,藿香40g,当归40g,生姜40,麦芽50g,厚朴50g,陈皮50g,神曲80g,苍术80g,葱白3根,冷水浸泡后煎2次,煎汁不少于5000mL,再加入白酒100mL,一次灌服,也可以将药液分几次灌服,每次间隔约4h,2~3d内服完。
耕牛患病后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对发病初期或病情较轻的牛,以静脉输液、补钙、强心为主:10g/L葡萄糖1500mL,500g/L葡萄糖250mL,VC50mL,100g/L安钠咖30~50mL,葡萄糖酸钙200mL,氨基酸注射液500~750mL,706代血浆注射液500~1000mL,一次静脉注射。简单的治疗可用VB1注射液40mL,樟脑注射液20mL,一次肌肉注射;也可给牛静脉注射5%~20%葡萄糖注射液1500~3000mL,肌肉注射安钠咖10~20mL,配合给病牛内服参附汤加味(党参150g、黄芪100g、制附子50g、干姜40g、肉桂30g、炙甘草30g),煎水内服,每日1剂,连服2~3剂。
对于重症病牛,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到当地兽医部门试用水牛血浆补液。水牛血浆补液的制剂和使用方法是:在屠宰场或农户淘汰老、弱水牛时,选择健康水牛横卧绑定,局部剪毛消毒后,在颈静脉或颈动脉采血。为防止血液凝固,可在事先消毒的器皿中加入与所采血液比例为1∶10的4%枸橼酸钠。采集的血液在器皿中静置10~15h后,上部淡黄部分为血浆,用胃导管将血浆吸入经消毒的空盐水瓶中。为防止感染,可在每500mL血浆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40万~50万单位加以灭菌,然后置入冰箱中保存备用。在无冰箱时,冬季常温下亦可保存1个月左右。给患牛注射血浆的剂量根据患牛的体型大小而定,一般首次注射量不宜超过100mL,注射时应缓慢由静脉输入。如注射后无过敏反应可隔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2~3次,用量可适当加大。注射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3~5mL。
6小结
牛低温症是冬季牛较容易患的一种以体温低于正常值为主要特征的时令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患牛最终会因机体衰竭而死亡,从而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天气转变时更要注意加强牛的饲养管理措施,配合适当的饲料喂养以及保暖措施,使牛安全越冬。若牛发病,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也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若发病严重,可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低温症系外感风寒湿重又兼内寒的阴寒症,采用中西药以强心利尿,提高血糖水平,增加热能,从而可缓解并治疗该病。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畜牧兽医站,红枝,包勇志,阿拉坦胡亚嘎)
上一篇: 奶牛酮病的防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