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羊神经过度兴奋疾病的鉴别和诊断

羊神经过度兴奋疾病的鉴别和诊断

1破伤风

     羊破伤风大多因断脐带、去势或打斗,伤及皮肤全层而引起。羊破伤风与其他动物破伤风症状十分类似,表现为四肢强直,难起、难卧、难行走。因有病羊受伤病史,特征性兽医临床表现,及对声、光刺激的过敏等指征,诊断不难。羊肠毒血症又称过食症,羊发病前身体健壮,饱食,大多在遇到饲草条件突然改善,饱食后发病。如羊群由贫瘠草地转入丰盛草地,在蔬菜收获的季节大量进食废弃青草和菜根,或偷食过多精料,使胃内酸度降低,导致病原菌迅速繁殖,小肠渗透性增高,毒素吸收增快而致病。兽医临床上病羊有明显的下痢,粪呈粥状,有恶臭味,尿浊,甚至红尿,但体温不高。死后病羊肠管几乎全程出血,肾脏一压即溃。在水中肾脏丝瓜络状。

2脑包虫病

     病羊有典型症状,即病情发展缓慢,头颈歪斜,转圈,体温正常,有时颅骨局部萎缩、变薄,甚至穿孔等,一般不会误诊。本病应与脑脓肿相区别,脑包虫一般在脑前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脑脓肿大多发生在脑干部位。脑脓肿倾向于静态变化,一定时期内既不会改善,也不会加重,而脑包虫却表现逐渐加重,最终躺卧。抗生素治疗对脑包虫无效,对脑脓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脑包虫与李氏杆菌病、脑白质软化症之间虽有相似之处,但前两者发展迅速,常呈急性发作。患李氏杆菌病的羊表现出一侧性的轻瘫,而患脑白质软化症的羊也表现易激动、震颤、蹒跚、眼球震荡,但有双侧失明现象。

3梨形虫病和中暑

     梨形虫病和中暑在夏季发病最多,病羊都有体温升高,都有神经症状,两者间应注意区别。梨形虫为焦虫病,仅部分羊会出现神经症状,其基本症状仍为溶血、黄疸、贫血等。血液涂片后姬姆萨染色,在红细胞内发现虫体则可确诊。中暑除在特定季节、场合下发病外,病羊体温较高,常在短时间内虚脱、倒地、休克,甚至死亡。病羊无贫血、黄疸现象,红细胞内无异物存在,结合病史调查,一般不易误诊。

4瘤胃酸中毒和妊娠毒血症

     瘤胃酸中毒和妊娠毒血症大多发生在产前、产后给母羊增加精料的情况下。妊娠毒血症于产前、分娩前10~20天最易发生,病羊有典型的低血糖、高酮体变化,一般发生于产双羔至四羔的母羊。瘤胃酸中毒多发生于产后奶山羊,或因偷食过多精料的羊。病羊嗳气时可闻到明显的酸臭气味,瘤胃液pH值下降至5.5以下,引起瘤胃炎。羊粪不成形,呈黄褐色甚至黑色粘稠稀粪,并有双目紧闭,甚至双目失明现象。

5有机磷农药中毒

     羊有机磷农药中毒大多发生在农区,尤其是水稻种植区及棉花种植区。为了防治病虫害,若向田间喷洒农药治虫后,未经大雨淋洗,即割来青草喂羊最易发生中毒。中毒羊有特征性兽医临床症状,如流涎、流泪、流涕、流汗、腹痛、腹泻,骨骼肌颤抖,瞳孔缩小,对用阿托品治疗效果较好等特点,不难诊断。

6绵羊铜缺乏症和脊髓丝虫病

     绵羊铜缺乏症多发生于1~2月龄的羔羊,在自由放牧、慢步行走时可不呈现任何症状,或仅表现步态强拘,但如被驱赶、追逐时,走路时后躯有左右摇摆现象,甚至坐地不走,待休息片刻起立行走时,又出现上述病征。病羊大多表现贫血,属低染性、小细胞性贫血。本病是因丝虫对脊髓的破坏作用,羊行走时,即使不驱赶后躯也摇摆。一旦驱赶,病羊不仅卧地不起,还出现后肢甚至四肢强直,倒地痉挛。铜缺乏症时,羊有神经脱髓鞘现象,外周神经功能障碍明显。羔羊铜缺乏时常有视力障碍,甚至双目失明现象。脊髓丝虫病几乎没有视力障碍。铜缺乏症发生在土壤中铜缺乏的地区,呈区域性流行,常年发生,而脊髓丝虫病主要由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呈散在发生。根据这些兽医临床指征,可将两病进行区别。

7棘豆中毒和闹羊花中毒

     棘豆中毒和闹羊花中毒都是因放牧羊采食不良饲草引起的神经症状,也都呈地方性流行,区域性发生。棘豆属草本植物,多生长在贫瘠、荒漠的草地上,在其他草贫乏时,羊不得不采食。闹羊花属木本植物,生长在山坡、森林边缘的灌木丛中,如对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难区别。棘豆中毒时,羊消瘦,被毛粗乱,手轻轻拉拽即可掉毛,手提羊耳引起强烈反应。羊闹羊花中毒时却出现喷泻性呕吐,口吐白沫现象,这在棘豆中毒中是很少见到的。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爱新舍里镇兽医站,英珍)

上一篇: 物联网技术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实践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