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约化养猪存在的误区
集约化养猪的特色体现在饲养者根据猪的繁殖特点和生长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为的调控作用,从而表现出其高效性、节奏性和均衡性的优点。集约化养猪的水平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涉及的领域有农业工程、家畜生态、遗传育种、营养科学、环境卫生、建筑和动物医学等等。
在集约化养猪的发展史上,人们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其集约化程度和饲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笔者认为现在集约化养猪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饲养者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体限喂怀孕栏
对于种猪来讲,运动是极为重要的,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生产成绩,延长使用寿命。特别对于怀孕母猪,适当运动不仅可以提高母猪食欲,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提高胎儿成活率,减少弱胎、死胎、难产现象的发生。而使用单体限喂怀孕栏饲养的母猪在整个怀孕期内一直在220×60×100cm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生活,只能作简单的起卧动作而得不到应有的活动,致使母猪体质很差,不仅容易生病,而且容易引起难产和产弱胎。因为母猪缺少运动,还导致许多母猪下肢瘫痪,过早地结束了繁殖生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饮水器
许多集约化猪场认为有了自动饮水器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一是因为水管各处的水压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幢猪舍的两头水压也不一样,结果就导致有的猪可以喝到充足的水,有的猪饮水就不充足,饮水不足就影响采食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因而应在每幢猪舍甚至每个单元都要安装水压调节器,才能保证每一头猪都能饮到足够的水。二是饮水器安装的高度问题。由于猪是在不断生长之中,从小猪到大猪其用嘴饮水的高度肯定是不一样的,符合小猪的饮水高度,则必定造成猪长大时饮水困难,不方便;符合大猪的饮水高度,则小猪时又够不着饮水器,造成小猪饮水困难。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随着猪的生长随时调节饮水器的高度,以满足猪不同生长时期的饮水需要。三是饮水器的角度应稍微向下倾斜一点点。
3保育栏仔猪食槽
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舍单独饲养管理,也就是说,仔猪即将进入“旺食阶段”。因此,为了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必须保证每头仔猪能够充分采食,要有足够的采食位置。现在一些厂家在仔猪食槽设计上只注重美观和安装方便,忽视了方便投料和保证每头仔猪都有采食位置这一重要环节,结果在喂料时,只有少数体壮的仔猪能够抢到吃料位置,一部分仔猪在一旁吃不到饲料,结果导致一部分仔猪生长受阻,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甚至由于仔猪争抢吃料位置而发生斗殴现象,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给生猪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仔猪生长不齐不能做到“全进全出”制,整个生产流水线就会出现障碍,均衡性和有序性将失调,也影响生产计划的实施。
4杂交组合的确定
我国集约化养猪场选用哪些杂交组合为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杜长大是当今世界养猪业所推崇的优秀杂交组合,就其本身的种质特性和配合效应来讲,是无可非议的,但仅此是不完善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市场结构千差万别,因此,在确定杂交组合时,应当综合评定当时当地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饲料资源、饲养水平、品种特性和配合效应等因素。二十多年来,我国养猪工作者根据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培育了许多适应当地生产水平和市场消费水平的优良品种及品系,同时也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集约化养猪提供了种质的保证。虽然杜长大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性能表现不错,但绝不可以作为“样板”而放之“四海”。
5猪肉品质
无论是个体养殖者还是集约化养猪场,都追求最高的增重速度和最大限度地缩短肥育时间,从而获得最高的出栏率。但现代养猪由于追求快速增重和饲养期的缩短,导致肉质下降,肌肉水分偏高,系水力差,肌间脂肪含量太少,瘦肉口感风味不理想,因而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养猪户因饲喂一些粗饲料,所以猪饲养时间相对较长,但这些猪肉质口感风味却很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售价也相对较高,经济效益同样很好。因此,采用集约化饲养方式养猪并非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
6青饲料
青饲料在养猪生产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青饲料的化学性质呈碱性,有助于日粮消化、肠道蠕动以及具有通便作用,可促进猪的发育,提高母猪产仔率和泌乳力,改善肉质,预防胃溃疡等。生产实践证明,常喂青饲料的猪生病少,母猪很少发生流产和产死胎。而现在相当一些集约化猪场饲养者错误地认为,用复合维生素完全可以取代青饲料,这是对青饲料作用认识不足所致,完全不喂青饲料不仅导致种猪生产成绩下降,而且也降低种猪体质,使猪群发病率增高,从而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江苏省沭阳县畜牧兽医站,范乃成)
上一篇: 浅谈规模养殖场如何提升竞争力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