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免疫失败引起断奶仔猪感染猪瘟的病例

免疫失败引起断奶仔猪感染猪瘟的病例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无季节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一旦发生即呈毁灭性打击,严重地威胁养猪业的发展。2012年8月,我县某猪场因猪瘟疫苗保管不当,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引起猪场断奶仔猪发生猪瘟。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我县某猪场存栏350头,有生产母猪50头,6只经产母猪生产有42~55日龄仔猪65头,均在28日龄断奶时与母猪一同注射猪瘟疫苗,仔猪每头2头份,母猪4头份,这65头仔猪和6头母猪注射的猪瘟疫苗,前一个月因冰箱坏了,用泡沫箱冰袋保存过一星期,后再放入冰箱保存的。65头仔猪在35日龄后,陆续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嗜睡,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程短者几天,长者可达10t以上,后期病猪不易起立,食欲废绝,最后衰弱死亡,而6头母猪正常,使用安基比林、抗菌素、磺胺类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停止用药,又会发病,到就诊时有12头仔猪发病,死亡8头,病死率达67%。

2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

     发病仔猪体温升高为40~41℃,呈稽留热,精神萎靡,被毛粗乱,食欲减退,嗜睡,渐进性消瘦,眼结膜潮红,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粪便恶臭,病程长的猪耳后根、腹部及四支内侧的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呈紫色,触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剖检病死猪4只,见脾脏表面有红色点状凸起,边缘呈锯齿状,肾脏色泽较淡,表面有密集针尖状出血点,胸腔、心包积液,心外膜出血,心肌脂肪出血,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周边出血,整个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肠道膜出血严重。

3实验室检测

     细菌检查:无菌采集肝、脾、淋巴结分别触片用瑞色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猪瘟病原检测:无菌采集2只病死仔猪的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脾、肾、扁桃体等病料各约10g,送省检测中心进行RT-PCR检测,检测结果均为猪瘟阳性。

     血清学检测:用前腔静脉采血,采集血清30份,其中生产发病仔猪的母猪血清6份,其他母猪血清4份,42~55日龄仔猪血清10份,100日龄左右育肥猪血清10份。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免疫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生产发病仔猪的母猪血清6份及发病仔猪血清10份检测效价均在1∶32以下,不足以抵抗猪瘟强毒的侵袭。而4只母猪和100日龄左右育肥猪的抗体效价均在1∶64以上,保护率达100%。

4防制措施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该病例为仔猪猪瘟。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隔离病猪,由专人集中饲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圈舍;对发病严重的猪及时扑杀深埋;对猪舍周围及用具,用2%烧碱进行彻底消毒,用消毒威带猪消毒每天1次。

     对场内与发病仔猪同群的尚未发病仔猪和6头母猪立即用猪瘟脾淋源进行紧急接种,母猪(6头份/头)和仔猪(3头份/头),要求一头猪一个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增强体质,减少应激,促进病猪康复,饲料中可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如鱼粉,添加适量复方黄芪多糖原粉,速补金维舒。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后该场的仔猪发病死亡逐渐减少,病情得以控制。

5体会

     该养殖户仔猪发生猪瘟主要注射了保管不当的猪瘟疫苗有关,疫苗因冰箱坏了,用泡沫箱冰袋冷藏1周多,再放入冰箱保存,夏天天气炎热,泡沫箱温度过高,使疫苗的效价降低,甚至失去功效,导致这批疫苗接种的猪不能获得有效的保护。

     养殖户应严格疫苗保存和管理,实际生产使用时更应时刻关注疫苗管理和操作质量,将猪瘟免疫细节落到实处,保证猪群产生高水平猪瘟免疫抗体。猪瘟活疫苗应在8℃以下的冷藏条件下运输;-15℃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保存环境在8~25℃时,应在10日内用完;稀释好疫苗液在15~27℃时,则应在3h内用完,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断奶仔猪在断奶、转群、去势等强烈应激,极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造成断奶仔猪发病,因此应重视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传入。

     定期对免疫猪群的免疫抗体监测,及时掌握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清除传染源,确保猪群的健康。同时了解免疫状况,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效指导生产,对控制疫病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福建省上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招连)

上一篇: 江苏省地方猪种本品种选育工作实践和发展策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