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及日粮配制技术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及日粮配制技术

     反映母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指标是PSY,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中国与丹麦的优秀母猪PSY指标平均水平分别为18头和30头。如果中国PSY指标达到丹麦的水平,则现有的能繁母猪数量可以减少40%。按照2013年国家统计局统计5100万头能繁母猪数量计算,全年可节约饲料成本700亿元左右。因此,母猪饲养与管理是猪场能否赚钱的关键,而后备母猪的培育成本与质量,则是决定了母猪繁殖性能的基础。国外专家研究表明,后备母猪真正能配上种的比例只有75%~80%。对母猪淘汰原因分析显示,配不上和1~2胎即遭淘汰比例高达45%左右。后备母猪配种太早、初配时体况不达标正是引起配不上种或头2胎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此,后备母猪的培育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否则猪场不可能盈利。后备母猪培育包含选育、饲喂、隔离驯化、发情刺激、疫苗注射等环节,本文仅就其中与饲喂相关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制技术进行分析与讨论。

1 后备母猪的培育目标

     后备母猪配种前首先必须达成2个成熟。体成熟:(1)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沉积,并确保母猪体型适度;(2)矿物质沉积充分确保母猪盆腔发育正常、防止裂蹄和腿软。性成熟:(1)尽快启动初情;(2)配种前卵细胞正常发育与排放。除上述2个目标外,后备母猪培育的第3个目标是确保配种前获得足够的免疫力。这不仅需要各种养分得到充分保证外,还需要配种前做好必要的隔离免疫工作。后备母猪培育期间如果蛋白质沉积不足,则母猪会体型单薄,其体况评分(BCS指标)结果偏低,但是,其P2点背膘厚度却在正常范围。对于这类母猪来说,传统的BCS评分体系比P2背膘值更准确。基于这种矛盾,很多学者就引入了“fitness”代替“fatness”。第1胎、第2胎母猪难产比例高与配种过早、盆腔太小密切相关;冯占雨等研究表明,第1胎、第2胎母猪被淘汰原因中,裂蹄与腿软的原因占到了16%~17%。国外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后备母猪尽早启动初情,能缩短其产仔后乳断奶发情间隔并具有较高的情期循环比例,年产胎数和窝产活仔数。关于初情启动后是否马上配种,有2种观点。多数专家建议青年母猪应该在第2或者第3个情期配种,年龄在220~230日龄,P2背膘厚度在16~18mm之间(该观点得到多数规模猪场的认可并被作为准则在实际生产中执行)。持相反观点的专家认为,后备母猪要等到第2次发情才配种的概念已过时。其理由是后备母猪接受公猪刺激发情后,第1次、第2次排卵和着床胚胎数差异不大。笔者个人的猜测是,如果后备母猪初情晚,体重和背膘达标,完全可以在第1次发情时配种,否则还是第2次或者第3次发情时配种为好。这种情况经常在后备母猪饲喂不足的小规模养猪场见到,发情较晚,但是只要发情就立马配种。2种观点并不矛盾,其最终判定依据还是前面所分析的2个成熟指标是否达成。

2 后备母猪的能量需要

     后备母猪能量需要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水平及来源对初情启动、营养性乏情、生殖器官发育、卵泡发育以及背后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周东胜(2013)研究表明,过度限饲(1kg/d)会引起后备母猪发情停止,子宫、输卵管等繁殖器官受损。周平等(2009)研究表明,后备母猪饲喂高能量(1.125倍、1倍、0.875倍NRC1998推荐量对比测试)并添加脂肪的日粮有利于促进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及发情表现,后备母猪的背膘厚、体脂含量与发情率密切相关。石晓琳(2013)等研究表明,不同能量来源对后备母猪产生不同的影响。后备母猪料添加脂肪能促进母猪初情启动,添加淀粉能促进卵泡发育并提高排卵率、在添加豆油的基础上添加可溶性纤维(亚麻籽饼),使得后备母猪发情时间较为集中,并降低了一胎母猪的弱仔数。配种时母猪背膘厚度基本上反映了其能量摄入水平。Aamral-Filha等比较了不同生长速度和背膘的第1胎母猪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生长速度和背膘厚度对母猪分娩率、发情间隔和产活仔数无显著影响。Miller等也报道,体重和背膘对前4胎母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是,以母猪终生淘汰率和终生生产性能(提高断奶仔猪数)为标准,则体重较轻、背膘较薄的母猪容易遭到淘汰。具体到日粮配制,考虑中国油脂成本高,后备母猪消化能水平可以设置为3200kcal/kg,具体取值应根据气温调整。在确保采食量的前提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降低消化能水平,以降低饲料成本。在原料选用方面,优质无霉菌污染的全脂米糠、进口DDGS等含高脂肪原料是不错的选择,合计用量可以控制在15%以内。如果无上述原料,可以添加1%左右豆油,适量添加麦麸,控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15%左右。后备母猪料中既要添加油脂、又要添加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后备母猪料主要能量饲料原料是玉米、也可以用小麦,无具体的用量限制。

3 后备母猪的氨基酸需要

     后备母猪的氨基酸需要受母猪品种、体重阶段、饲喂模式、饲喂目标影响。体重60kg以前,其营养需要完全等同生长肥育猪。60kg到初情阶段,有2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初情之前应该充分饲喂,比如美国三州养猪营养手册推荐6月龄前保持母猪最大的生长潜力。一种观点则是国内很多中小型猪场奉行的模式,即适度限饲。其实,对于高瘦肉率母猪来说,美国推荐模式更可取,对于中国本土土杂母猪来说,因为其本身体脂含量高,适度限饲是可取的。从第1次发情到正式配种(第2、3个情期),高瘦肉率母猪因为背膘薄,可以通过饲喂低蛋白日粮来促进脂肪沉积,普通母猪(含中国土杂母猪)则可以限制饲养降低背膘厚度,正式配种前10~14d再进行强制补饲促进排卵。由上述分析可知,后备母猪的氨基酸营养可以以生长肥育猪为参考,适度下调。体重68~130kg时,PIC公司推荐给商品猪场的后备母猪赖氨酸/可消化能比值为2.2g/Mcal。NRC(2012)推荐后备母猪50~75kg、75~100kg、100~135kg体重时,赖氨酸/可消化能比值分别为2.56、2.26、1.88g/Mcal。目前,国内饲料厂推荐饲料中后备母猪料未进行阶段划分。个人建议按照母猪体重60~90kg、90kg至正式配种2个阶段进行配制日粮。其赖氨酸/可消化能比值分别取2.4g/kcal、1.9g/kcal。如果后备母猪料可消化能水平为3200kcal/kg,那么前后期2个阶段的真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77%、0.61%。

4 后备母猪的维生素需要

     后备母猪维生素需要高于生长肥育猪,特别是与繁殖相关的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叶酸、生物素、胆碱等。维生素A是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需的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A时,生殖系统等组织发生鳞片状角质变化,引起炎症,降低动物免疫力。Whaley、coffey等通过实验表明,给母猪补充维生素A或者β-胡萝卜素能够促进排卵前卵泡发育,改善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致性,提高胚胎的成活率。不同补充方式对效果影响有差异,注射效果优于口服。维生素E因其强抗氧化作用而在母猪体内发挥重要功能。研究表明,饲喂高水平维生素E的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都较高,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发病率较低。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Grandha等建议,要改善发情率和排卵率,后备母猪需要添加较高水平的维生素E(50~100mg/kg)。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对后备母猪的骨骼形成和肢蹄健康非常重要。母猪妊娠早期需要大量的叶酸,补充叶酸能降低胚胎早期的死亡率,提高产仔数。Barkow、Stahily等研究表明,饲粮添加8~10mg/kg叶酸,能提高窝产仔数19.46%。生物素是母猪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其不仅与母猪肢蹄健康密切相关,而且还能影响母猪的窝产仔数、受胎率及发情间隔等繁殖性能(钟道强,1999)等。胆碱属于B族维生素,能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减少妊娠中期胎儿死亡数量。

5 后备母猪的矿物质需要

     后备母猪对钙、磷、硒、铜、锌的需要量高于生长肥育猪,以备将来繁殖和增强免疫力的需要。母猪分娩前盆腔发育不充分,会导致难产;肢蹄不健壮,会导致母猪提前被淘汰。母猪整个繁殖周期中,其矿物质代谢一直处于负平衡。老母猪出现的肢蹄疾病与后备母猪体况培育不到位有关。因此,后备母猪必须尽可能沉积更多的钙和磷。NRC(2012)认为,为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所需要的钙、磷含量不能满足骨骼强度和灰分含量最高所需,后者应该在前者的基础上提高10%。硒与维生素E对母猪免疫力有帮助,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硒和维生素E缺乏会引起母猪内分泌系统生殖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导致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证的发病几率升高。锰是胆固醇和胆固醇前体活化的重要物质,锰缺乏会引起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母猪发情周期不正常,胎儿被吸收或者早产(Herley,1989)。锌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的合成(Root,1979)。缺锌还会降低IGF-1水平(MacDonald,2000),而高水平的IGF-1有利于细胞增殖、受精卵着床(Zapf,1986)。

     关于磷的需要量: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2年第23版用有效磷表示,是相对生物学效价。该表示方法NRC(2012)已经舍弃不用。在NRC(2012)中,磷的需要量参照欧洲采用STTD(标准全肠可消化磷)表示,其原料数据库中则给出ATTD(表观全肠可消化磷)和STTD2套数据。NSNG猪营养推荐为了照顾用户习惯,同时给出了有效磷和可消化磷2套数据。

6 后备母猪的日粮营养水平及饲喂建议

     外二元母猪要求如下。消化能:3200kcal/kg;真可消化赖氨酸:0.8%(第1阶段:60~90kg),0.6%(第2阶段:90kg~正式配种);钙:0.8%;STTDP:0.36%。其他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指标尽可能靠近帝斯曼的指标。90kg之前饲喂第1阶段日粮可以自由采食,以尽快促进发情。第2或者3个情期配种。第1次发情到正式配种之间,饲喂第2阶段日粮,并根据体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限饲,配种前10~14d催情补饲。到底是第2次发情配种还是第3次发情配种依据初情日龄、母猪体重来决定。初情晚、体重大的母猪,在第2次发情就可以配种,相反,初情早的母猪尽量在第3次发情配种。对于土杂母猪来说,则需要全程限饲,防止背膘过厚影响发情。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费前进)

上一篇: 规模场种猪主要繁殖障碍性疫病免疫情况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