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母猪安全分娩技术与难产处理

母猪安全分娩技术与难产处理

     母猪的安全分娩是养猪场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一个技术要点都必须做到细致入微、准确无误,这对提高猪场的活产仔数及母猪产胎数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以下技术要点。

1产前准备

1.1产房的准备

     在母猪分娩前5~10d准备好产房。

1.1.1计算需要的分娩栏数量

     某猪场有基础母猪200头,实行常年均衡生产,以周为生产节律,仔猪4周龄断奶,从断奶到配种时间间隔为7d,情期受胎率为85%,分娩率97%,空舍消毒1周,仔猪断奶后留产房1周再转入保育舍,猪场需要的分娩栏数为:

     繁殖周期:7+114+28+21×(1-85%)=152(d)。

     年产总窝数365÷152×97%×200﹦466(窝)。

     周产仔窝数﹦466÷52﹦8.96(窝)。

     分娩栏需要数﹦周产仔窝数×占栏周数﹦9×6﹦54。

1.1.2产房环境的要求

     产仔舍最好实行全进全出。产房应清洁、卫生、温暖、干燥。产房温度控制在15~22℃,相对湿度50%~70%。产房使用前l周左右彻底消毒。消毒程序为:清、冲、喷。

     清扫:清除粪便、污物。

     冲洗:用高压水枪冲洗。特别是冲洗仔猪活动区的缝隙、饲槽等。

     喷洒或喷雾:用2%~3%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液彻底消毒,6~8h后用清水冲洗备用。天棚等用0.2%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1.2准备接产用品

     提前准备仔猪保温箱、毛巾或爽身粉、耳号钳、剪牙钳、断尾钳、耳标、5%碘酊、0.1%高锰酸钾溶液、凡士林油、结扎线、婴儿秤及产仔记录簿等。

1.3分娩前母猪的处理

     为使母猪适应新的环境,母猪在分娩前5~7d转入产房,并对猪体进行清洁和消毒。要消除猪体特别是后躯、乳房周围的污物,然后再用2%~5%的来苏尔消毒。

1.4接产人员准备

     接产人员妥当安排,昼夜值班。指甲剪短、磨光,手臂消毒。

2母猪产仔时间判断

2.1乳房变化

      产前l5~20d乳房膨大,呈两条带状隆起,皮肤发红发亮,乳头呈八字形外展。

2.2外阴变化

     产前3~5d,外阴松弛红肿。尾根两侧下陷,是骨盆开张的标志。

2.3行为变化

     临产母猪神经敏感,行动不安,跳栏,起卧频繁,食欲减退,有的母猪衔草作窝,粪尿频频。当阴部流出白色或混有血液的稀薄液体(羊水)、四肢伸直、阵缩时间渐渐缩短、呼吸急促时,表明即将产仔。

2.4乳汁出现

     (1)前面乳头能挤出乳汁,约在24h内产仔。

     (2)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约12h内产仔。

     (3)后面乳头能挤出乳汁,在4~6h内产仔。

     (4)当最后一对乳头乳汁放线时,还有l~2h产仔或即将产仔。

     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可总结为三看一挤:一看乳头、二看尾根、三看表现;一挤:挤乳。

3接产

3.1母猪分娩过程

     ①羊水流出后20~30min以内就应产出第1头仔猪,时间过长会导致分娩困难。②两头仔猪的产出时间间隔一般为5~25min,整个分娩过程为1~4h。③母猪分娩时有正产和倒产两种,正产是头先出,占60%~70%,倒产是两个后蹄先出,两种都是正常的。④分娩完成后10~30min内会排出胎衣,有时也在分娩中间排出部分胎衣。待分娩完成后及时清理胎衣及死亡仔猪。

3.2接产技术

3.2.1消毒

     母猪消毒:临产前对母猪后躯、乳房、乳头清洗消毒。接产人员消毒:先用肥皂水洗净手臂,再用2%来苏尔消毒。

3.2.2擦黏液(三擦一破)

     用手指将仔猪的口、鼻的黏液掏出并擦净,再用抹布、密斯陀粉或麸皮将全身擦净,最后撕破胎衣。

3.2.3断脐带

     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距离腹部4cm处,用左手指头紧捏着断脐处,右手握着脐带末端朝一个方向扭,慢慢将脐带扭断。断脐后用5%碘酒消毒。

3.2.4剪犬齿

     剪犬齿应在产后12~24h内进行。要剪平,不可扭转或拉扯,避免伤及牙龈、牙床,否则会妨碍仔猪吃乳,同时也将成为潜在的感染点。

3.2.5断尾

     用断尾钳断掉2/3,留1/3。用5%碘酊消毒。

3.2.6保温

     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内,温度控制在32~34℃。

3.2.7早吃初乳

     出生后10~20min内吃初乳,不超过1h。随生随哺,做到早吃、多吃、吃足初乳(最好吃到50~100mL初乳)。若产床粗糙,仔猪吃初乳后,用宽度2~4cm胶布包裹仔猪前腿关节,以防关节磨损、感染。

3.2.8称重登记

     种猪场应在仔猪出生24h之内进行个体称重和记录。

3.3假死仔猪的急救

3.3.1假死

     仔猪出生后全身发软、不呼吸,但有微弱心跳和脐带搏动。

3.3.2假死的原因

     仔猪在母猪产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窒息所致。

3.3.3假死仔猪的急救

     先掏净口鼻中黏液,然后用以下方法进行抢救:

     (1)人工呼吸:用两手分别托住仔猪的头部和臀部,腹部向上,一屈一伸,促其呼吸。

     (2)吹气法:向假死仔猪鼻内用力吹气,促其呼吸。

     (3)倒提拍背法:倒提仔猪双脚拍胸拍背,使呼吸道畅通。

     (4)用酒精棉刺激:刺激仔猪鼻部促进呼吸。

4难产及其处理

4.1难产

     仔猪不能顺利产出称为难产。难产的类型分为:产道难产,因产道狭窄引起的;胎儿难产,胎位不正引起的;产力难产,子宫收缩力不够(催产素只对这种难产起作用)。

4.2难产的判断

     (1)羊水流出后,长时间(40min以上)努责、阵痛,直到排出粪便而无仔猪产出。

     (2)开始产仔顺利,后面无产力,产不出仔猪,产仔间隔超过40min。

4.3难产的处理

4.3.1注射缩宫素

     适合产道正常、胎儿不大,胎位正常的难产处理。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0.02mL/kg,20~30min可能产出。

     缩宫素使用方法:①在子宫颈口未完全打开之前禁用缩宫素。②禁止在初产母猪上使用。③对于正常分娩的母猪(每6~10min产下一头仔猪),一般不建议使用缩宫素。④母猪分娩过程中,40min没有仔猪产出时可考虑使用缩宫素。⑤每头母猪使用最多每50kg体重注射2mL缩宫素,且要间隔30min以上。

4.3.2人工助产

     ①助产人员指甲剪短磨光,将手臂洗净、消毒,涂润滑剂(如凡士林、肥皂水等)或戴上手套。②趁着母猪努责间歇时,把手指并拢呈圆锥状,慢慢伸入产道。动作要温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对母猪产道造成伤害。③仔猪胎位不正时,可矫正胎位,再让其自然产出。如果两头仔猪阻塞于产道,可将一头推入子宫内,拉出另一头。④可抓住仔猪的牙、眼眶、耳洞、腿关节等处,也可借助助产工具,如用绳子套嘴、铁钩钩下颌等,随着母猪的努责,缓慢将胎儿拉出。

     在助产过程中尽量避免产道损伤或感染,助产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药物,以防感染。

(江西省赣州农业学校,杨祖玖)

上一篇: 控制猪群疾病及提高治愈率的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