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猪群疾病及提高治愈率的措施
从2005年全国猪场大面积发生“高热病”后一直到现在,很多猪场一旦有猪只发生了疾病就会不知所措,很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治愈率很低,损失惨重。笔者多年在临床一线,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猪群的疾病和提高治愈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控制猪群疾病的措施
1.1查找原发病
诊断猪群疾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更不能以“混合感染”一病概之,一定要查出原发病。只有原发病和继发病一起治疗,猪病才能彻底好转,才能避免猪群疾病的传播及恶化。
一旦诊断为传染病,一定要按照传染病的处理原则进行操作。第一时间移走隔离病猪,并对猪舍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1.2消除引发疾病的环境因素
1.2.1更换霉变饲料
猪只若长期或大量食入霉变饲料,会导致免疫器官的损伤(如淋巴结肿胀、出血、坏死等)、肝脏的肿大硬化、肾脏的变性衰竭以及全身各器官的出血及炎症,使猪自身的抵抗力低下,导致传染病更加猖獗难以控制。
1.2.2消除高温
应激猪一旦发病,对高温的抵抗力更差,舍内温度超过25℃就不利于猪只康复,所以猪舍温度最好控制在17~23℃。
1.2.3让猪只喝到充足的新鲜饮水
让猪只充足的饮水是猪只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猪只只有多饮水,才能把体内有害有毒物质以及死亡的致病菌从体内排出,补充机体失去的水分及电解质。但是有很多猪场水压太低,猪只喝了很长时间只能喝到一点点水,因病猪本身不愿意长时间站立,所以距猪只需要的饮水量相差甚远。有的猪场饮水管道暴露在阳光下,特别是南方猪场,一到夏季水管内的水温高达50℃,特别是猪病了以后饮水本身就少,水管内的水存的时间更长水温更高,猪只当然不会饮用。有很多猪场饲养员为了投药省事,把治疗药物、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直接投到水塔里面,由于病猪饮水少,药水饮了2~3d,结果水变质药无效。另外,猪只发病后就是需要喝水,也不愿站立去喝,所以要定期驱赶猪只,让其站立饮水。
1.2.4降低饲养密度
猪群密度过大会产生很多不利于康复的因素。比如饮水吃料位置不够、空气里二氧化碳含量高等。
1.2.5改善空气质量
舍内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增加感染的机会。若舍内氨气浓度高,空气里面粉尘太多乌烟瘴气,再好的药物也不可能控制呼吸道疾病。用药只会缓解一时症状,停药就严重,或者根本就没有疗效。空气质量不好对任何疾病的康复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2.6消灭吸血昆虫
消灭蚊、蝇、蟑螂等吸血昆虫,切断传播途径。
1.3合理用药
1.3.1不盲目使用退热药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可使吞噬细胞活动性增强,抗体生成增多,白细胞内酶的活力及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抵御疾病的侵袭,促进机体恢复。另外,若没有查明发病原因盲目退热,会把疾病的一些临床症状掩盖,给准确诊断带来困难。有的兽医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高,猪只发病就用退热药物,用后表面看似好转,2~3d后猪群病情恶化,并且很难治愈。特别是伴有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猪群,本身猪只的肝肾已经被霉菌毒素损伤,再用退热药物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对肝肾有毒副作用药物,导致肝肾二次中毒加重肝肾负担,使病情恶化。
1.3.2用药方式
饮水给药前应停水2~3h;若是拌料给药,给药前停料6h,并且把全天的剂量一次性投服。兑水或拌料的数量以猪只2~3h内饮用或吃完为好。这样才能保证猪只吃够药物,才能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以对抗致病菌。
1.3.3适时更换药物
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换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会随时变化,有时可能一种疾病治愈了但是又感染了其他疾病,或者是用药2~3d后效果不理想等,这时都要及时的更换药物。要根据猪群的转归情况以及猪体自身状况及时停药。一般西药用药时间为5d,治疗呼吸道疾病时为7d,中药一般为7~10d。若猪只出现严重肝肾损害时除保肝护肾的药物外其他药物必须停用,待肝肾功能恢复后再考虑用药。根据猪群病情的变化要随机调整治疗措施。猪群转归后要用解除免疫抑制的药物(如甘草、黄芪、淫羊藿等)解除猪群的免疫抑制。根据猪群的稳定情况及时接种疫苗。
1.3.4保护肝肾
在整个控制疾病过程中,一定要对肝脏肾脏进行解毒保肝护肾。因为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由肾脏排出。肝肾的负担加重,一旦肝肾失去功能,所有的控制措施都化为乌有。所以要尽量选用对肝肾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添加保肝护肾药。
2提高治愈率的措施
2.1针对常见疾病
①链球菌病:用阿莫西林120×10-6加克拉维酸钾60×10-6拌料,连用5d。②副猪嗜血杆菌病:用氟苯尼考120×10-6加多西环素100×10-6拌料,连用5~7d。③呼吸系统感染:用替米考星220×10-6加甘草浸膏粉(甘草酸≥7%、甘草苷≥0.5%,本文所有提到的甘草浸膏粉的成分含量与此相同)800×10-6拌料,连用7~10d。④血痢:用泰妙菌素注射液15mg/kg体重加二甲硝唑注射液50mg/kg体重注射,每日1次,连用3d。⑤增生性出血性回肠炎:硫酸黏菌素注射液0.5mg/kg注射,每日2次,同时用泰妙菌素注射液15mg/kg体重注射,每日1次,连用3~5d。⑥附红细胞体病:用20%土霉素注射液按0.1mL/kg或三氮脒5mg/kg剂量注射,隔日1次,一般2次即可痊愈。
2.2病毒性疾病
用甘草浸膏粉800×10-6拌料或400g/t水饮水,连用7~10d,同时注射灭活猪瘟细胞苗(每头份750RID)或者每头猪注射250羽份的灭活的鸡新城疫1系疫苗,间隔72h再注射1次,做干扰素生物诱导,效果更好。若诊断有猪瘟感染,根据猪只体重的大小用清开灵3~10mL稀释5头份的猪瘟细胞苗注射,效果很好。若哺乳仔猪发生了流行性腹泻或者传染性胃肠炎,用甘草浸膏粉1g灌服仔猪,同时在交巢穴注射200羽份的鸡新城疫1系疫苗。若仔猪已经脱水,应根据仔猪体重大小腹腔注射碳酸氢钠5~10mL,给哺乳母猪每天饲喂15g甘草浸膏粉。
2.3免疫抑制性疾病
用甘草浸膏粉800×10-6拌料,连用7~10d。也可将黄芪600g、淫羊藿400g,粉碎拌料100kg,连喂7d。
2.4保肝护肾解除霉菌毒素中毒
用甘草浸膏粉800×10-6加肝泰乐200×10-6拌料,连用7~10d。改善饲养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做好消毒工作。
2.5综合用药
若猪群既有病毒病又有细菌病还有霉菌毒素中毒时,甘草浸膏粉饮水或者拌料同时用灭活苗做干扰素诱导固定不变,根据临床症状,诊断出是哪种细菌或者原虫参与感染,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使用相应的治疗药物。
3小结
总之,猪群发病后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治疗过程中疾病也是千变万化的,要找出导致猪群发病的根本原因,辩证施治,以个体现象上升到群体现象去看猪病。治疗时以大群为主,个别的针对性治疗,有的放矢,随着疾病的变化,及时的调整控制方案,把复杂的猪病治疗简单化,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畜牧兽医渔业局,谢伟忠;湖北武汉拓牛药业有限公司,吴杰,王洁)
上一篇: 黑龙江现代示范奶牛场建设项目验收小组赴黑河考核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