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情况
4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情况
为实现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临沂市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狠抓标准化生产,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大力实施“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培植创建工程和“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园区”提升工程。目前,该市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小区(场)已发展到3334处,新培植建设的300个生态循环畜牧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同时,该市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新模式,通过消化吸收、改造创新、完善提高、总结推广等措施,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沂特色的生态环保养猪新路子。目前,该市环保养猪场(户)已发展到2233家,发酵床面积达到181万平方米,生猪存栏137.3万头、出栏633万头,发酵床面积、环保养猪存出栏量等指标处于山东省和全国的领先水平。
二是抓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监管水平。从投入品、饲养、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对生猪及其产品进行全过程监管。注重从源头抓起,对该市范围内生产、经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单位及个人,实行持证制度;对该市12家兽药生产企业派驻了监督员,实行全程监督;对养殖企业重点查处了使用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规行为。按照农业部检疫工作“四到位”要求,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集市监督和路查监督,对逃避检疫、抗检拒检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杜绝了无证经营、运输等违法现象的发生和检疫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该市所有畜禽屠宰加工、冷藏厂派驻动物检疫员,实行全程检疫监督,严把入厂关、检疫关和出厂关,确保了畜产品屠宰、流通环节安全。
三是狠抓强制免疫,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临沂市坚持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工作一起抓,强化了“五统一”(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评价免疫质量)、“五不漏”(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和“五到位”(物资到位、宣传到位、质量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的“三五”工作措施,切实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疫病检测力度,市畜牧兽医检测中心、县区化验室、乡镇兽医站和村防疫员,密切配合,形成了全覆盖的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疫情监测,提高了疫情预警预报能力。强化路查监管,充分发挥临沂市9处省级道路检疫消毒站的作用,加大对过往运载畜禽及其产品的检查力度,抽调精干力量,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把查证验物和消毒关,有效杜绝了外疫传入。
四是狠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立长效机制。临沂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病死畜禽定点收集、集中处理的无害化处理模式,以病死猪为主,兼顾其他畜禽;建成辐射范围全面、运行机制完善、经费保障到位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解决了病死畜禽给疫病防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带来的问题。目前,临沭、沂南两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由中国环保总公司投资兴建的临沂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正在建设中,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设计日处理能力60吨,满负荷运转可达120吨,能够满足该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需要。
另外,创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模式,如金锣牧业公司使用的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病死猪技术(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病死猪经生物垫料发酵处理后全部分解,与发酵原料充分混合变成腐殖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既生态环保,又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五是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确保迎淮考核(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4年度实施情况考核)取得实效。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台以来,临沂市高度重视,通过强化整改措施,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一是明确责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2015年3月份,临沂市将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考核,为此临沂市制定出台了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各县区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并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整治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基本形成了政府监督、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大格局。二是加大整治资金投入。通过积极整合资源,该市加大了对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投入;同时对未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养殖备案、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的畜禽养殖场,不予资金支持。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该市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筛选出生态环保养猪等一批投资合理、效果较好、管理简便、适合该市实际情况的适用技术,同时鼓励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难点问题的解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截止到2014年6月底,临沂市禁养区内已拆除5555家,转产234家,停养4307家,禁养区内污染整治工作基本完成,畜禽养殖污染的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山东省临沂市畜牧站,周磊,李家伦,王军一;山东省临沂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刘玮孟)
上一篇: 临沂市全产业链发展情况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