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发酵床养猪技术概况

发酵床养猪技术概况

2发酵床养猪技术概况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韩国先后兴起了发酵床养猪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垫料和猪粪尿,将猪粪尿直接降解,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这一技术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酵床养猪技术引入中国,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2.1发酵床技术的定义及原理

     发酵床养猪是指利用垫料里添加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发酵分解猪所产生的大量粪尿,从根源上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改善猪舍内部环境,减轻粪尿造成的污染。其做法是先在猪舍内铺垫以锯末、稻壳等原料为主的复合垫料,然后将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按照一定比例与垫料、适量的辅助材料以及活性剂混合,通过发酵形成有机垫料,最后将有机垫料按一定厚度均匀地铺垫在猪圈内。通过上述处理,猪所排出的粪尿,在发酵床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进而被微生利用,从而降低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这种做法在国外被称为“Pigonlitter”、“Breedingpigonlitter”、“Deeplittersystem”及“Insitudecomposi-tionofpigmanure”。

2.2国内外发酵床技术的状况

     20世纪70年代日本建立了第一个发酵床,该发酵床用木屑、稻壳作垫料,采集适合在垫料环境中生存且能够分解粪尿的微生物如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对其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较强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将微生物母种与木屑、辅助材料及活性剂按照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欧洲,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垫料可有效减少氨以及其他气体的挥发;同时有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的接种与锯末作垫料有利于加快粪便的降解并使降解效果更加稳定。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夏威夷根据当地夏季高温的特点,进行了发酵床垫料厚度的改进,发现发酵床养殖的动物数量应与发酵床垫料的面积与厚度有一定的比例才可以实现发酵床的可持续运转,并在世界各国得到认可与推广。

     我国的江苏、山东、吉林、福建等省市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从日本、韩国等地引进发酵床养猪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前,山东养猪业对于发酵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猪群的饲养完全在发酵床上进行;②只有特定阶段的猪如保育猪、生长育肥猪等在发酵床上饲养;③发酵床与漏缝地板的集合使用,猪只避免与发酵床接触,发酵床主要用于分解、转化粪尿。这几种方式在山东均被成功应用。发酵床技术可以用于多种畜禽养殖,但目前发酵床技术多用于养猪,该技术现已推广到养鸡领域,推出了发酵床养鸡技术。

2.3发酵床菌种

     发酵床垫料中影响粪便降解、发酵温度及病原菌状况的主要因素是优势菌群的形成。研究表明:优势菌群主要为兼性好氧菌,如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等;产能方式分别为有氧呼吸作用、无氧呼吸作用和无氧发酵等,但以有氧生长为主。

     根据发酵床菌种的来源可分为自然菌种与商品菌种。自然菌种主要是来自当地空气、土壤等固有的菌种,多在通风较好、湿润、肥沃的土壤中采集微生物菌群,一般采集到的菌群主要为好氧型菌、厌氧型菌以及兼性厌氧菌;常用于发酵床的菌群一般为酵母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等。菌种的采集技术以及菌种的活性是发酵床养猪成功的关键。

     此外,也有一些筛选出的商品菌种,如北京好友巡天生物技术公司通过菌种筛选,获得了一组生长性能良好、互不拮抗、并有互惠共生关系的微生物复合体,其具有较高的活性及稳定性,与单一菌株相比,这种复合菌剂处理粪污的能力更高。研究表明复合菌在发酵床中可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及少量的脂肪、蛋白质等充分分解,定向产生大量的CO2、热量、有机质及无机养分,充分改善畜舍环境,这种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北京、山东、河北的一些大型养猪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另有郑耀通等提出了一种以光合细菌群为主的发酵剂,将光合细菌按一定比例与多种细菌真菌混合添加,研究表明效果也较为明显。

2.4垫料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垫料原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首先要避免选择发霉变质的垫料原料;其次要鉴别原料是否对猪只具有刺激性,如垫料原料不能有芒刺、刺激性气味及金属碎屑等;第三许多防腐添加剂会损害猪只的健康,应注意选择未经防腐处理的垫料原料,如锯末、米糠及麦麸等。

     通常对于垫料原料的处理分为物理处理与生物处理两个阶段,物理处理主要是使大块的垫料原料变成细小的颗粒或者粉末状固体;生物处理主要是通过专用的发酵菌发酵处理垫料原料,使添加的发酵菌种大量增殖,从而抑制霉菌的存在或消除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发酵产生的生物热可以使垫料堆内温度达到6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可杀灭垫料中的大部分病原菌、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降低垫料可能存在的危害;在发酵过程中,垫料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55%;发酵时间根据季节不同略有差异,夏季大约7~10天,冬季时间稍长,一般为10~15天。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吴传文,牛玉娟,曾勇庆;山东省泗水县大黄沟乡兽医站,相伟)

上一篇: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