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在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实现生产效益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粪便与污水大量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发酵床养猪技术因其能够将动物的粪尿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而在国内外应用日渐广泛,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其在生产中依然存在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当前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1发酵床养猪的背景

1.1养猪业粪污的危害

     根据农业部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猪的平均存栏量为4.68亿头(其中当年底母猪存栏4929万头),总出栏量为6.62亿头,出栏率为141%。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养猪场逐渐成为趋势,但因缺乏资金和技术,大多数养猪场仍将产出的大量猪粪尿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从而对周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2010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污染源之一是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排放,其中,规模猪场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对水环境的污染

     畜禽类便中的氮、磷一旦通过各种原因如雨水冲刷或下渗流入河流湖泊,则会以硝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物的形式造成地表、地下水源的污染,进而造成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而富营养化现象会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大大降低,从而引起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动物的尸体长期在水中浸泡腐烂后,会进一步加剧水体恶化。

1.1.2对土壤的污染

     猪粪便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氮、磷元素的污染,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它不易被猪体消化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氮和磷进入土壤后转化为对土壤有污染作用的无机盐,而这些无机盐不易被移动,长期在土壤下层富积,引起土壤板结。

1.1.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养猪场周围常有恶臭的气味,主要是由猪的粪尿、垫料、呼吸气体、污水、猪皮肤分泌物等造成的。

1.1.4对病原传播的影响

     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及卵,如果处置不当,会经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健康猪,甚至传染给人。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如布氏杆菌病、禽流感、狂犬病、结核病、土拉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等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因规模化猪场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现在亟需解决大量生猪排泄物的处理问题。

1.2国内外畜禽排泄物的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处理畜禽排泄物的常用发酵方法有沼气发酵、普通堆肥发酵、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以及塔式发酵等4种。

     沼气发酵主要是厌氧发酵,所产生的甲烷气体可用于发电或直接作为燃料,沼渣可作为有机肥料,沼液可用于农田灌溉;但现在的沼气工程发展还存在一些缺陷,沼气发酵也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其原因是固体发酵原料进出料较为困难,沼液、沼渣无法消纳或转运。

     普通堆肥发酵是将粪便集中堆积于贮粪场,用泥土或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达60℃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和虫卵,减少臭味和蚊蝇的孳生,发酵处理后的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周边的种植业。传统的堆肥方式虽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以下缺点:堆放时间需20~30天甚至更长,分离效率较低,占地面积大,机械运输量大,劳动强度高,费工费时,经济上不合算,而且生产时也常伴有污染问题,其虽减少了氨的挥发,但无法达到完全无害化,氨气的挥发、重金属对于农作物的污染等问题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堆肥方法无法用于尿液和污水的处理。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是将猪粪水经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送入SBR好氧系统,其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生物需氧量(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以达标排放。

     塔式发酵是将粪便引入多层发酵塔,通过接种快速发酵菌剂、不断充氧、自动翻动来发酵,其优点是发酵时间短(约需5天)、占地面积小、机械化程度高,但对设备的要求高、投资大、使用寿命短。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吴传文,牛玉娟,曾勇庆;山东省泗水县大黄沟乡兽医站,相伟)

上一篇: 地方猪保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