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的饲养管理
野猪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占70%,喜生食,食性杂,各种杂草、菜叶、作物秸秆等都可作为野猪的饲料。而且肉质特别鲜嫩香醇、瘦肉率高达85%,是绿色滋补食品。
1合理的饲料配比
青饲料常用的有苜蓿、紫芹根、苋菜、甘薯藤叶、玉米秆等。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高,所需氨基酸全面,维生素含量丰富、品质优良、利用率高。
块根、块茎及瓜果类饲料,包括甘薯、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等。此类饲料脆嫩多汁,能刺激食欲,有机物质消化率高,对改善日粮的营养成分、提高消化率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单喂,必须与粗、精料搭配使用,再补充蛋白质饲料,才能达到饲养效果。
精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较低,仅为7%~11%,由于营养结构不平衡,不宜单独作为野猪的饲料,必须搭配蛋白质饲料及营养物添加剂才能使日粮营养全面、平衡,如豆饼、花生饼、棉籽饼、骨肉粉、鱼粉等蛋白质饲料以及一些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添加剂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中,鱼粉是最广泛采用的动物性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60%,在供给蛋氨酸和赖氨酸方面特别有用,营养价值高;骨肉粉、血粉、蚕蛹等也是良好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作为配合饲料的成分可以根据需要掺入。
2哺乳仔猪
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为1~7日龄32~28℃,8~35日龄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补铁与并窝。仔猪出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母猪过仔的原则,把哺过乳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0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每天喂5~6次。
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两次,每星期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一次。
疫病防治。仔猪出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 离治疗。
3断奶仔猪
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一星期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仔猪入舍后,两星期内仍喂给原仔猪料,一星期内控制采食,每天暖5~6次,自由饮水。然后逐渐过渡到肥育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2∶1),每天喂4~5次,自由饮水。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两次,每星期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一次。仔猪出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仔猪在转群前用四咪唑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阿维菌素)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4促进母猪正常发情的措施
按摩母猪的乳房,不仅能刺激他的乳腺发育,还能兴奋性活动,用整个手掌有力而柔和地自前往后反复按摩乳房皮肤和乳头,每次5~10分钟。
异性诱导。即用发情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在逗情过程中,如果有的母猪拒绝公猪,则在下次配种前18~24小时给母猪注射催情药,待母猪性起时,再让公猪诱导。
倒圈。就是将长期不发情的母猪换到新的圈内,通过改变生活环境,促使其发情。
用药物催情。对长期不发情的母猪可注射孕马血清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促进其发情和排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裴文)
上一篇: 畜禽疫苗的选择、保管、运输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