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疫苗的选择、保管、运输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1选择
制定免疫程序必需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要以致病原的血清型或菌群类型来选用相宜的疫菌苗,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血清型或菌群,才能起到真正的免疫保护作用。比如,高致病性禽流感有H5、H7等血清型,但目前的H5N2疫苗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较差,基因重组苗H5N1则效果比较好。口蹄疫有多个血清型和亚型,且新的亚型在不断出现,各型间互不交叉保护,目前我国规定强制免疫O型口蹄疫,部分地区则需同时免疫亚洲Ⅰ型。猪链球菌有C、D、E、L、R群,如果本地没有发生或受R群威胁,则可不必接种此疫苗,防止毒株扩散。
疫苗选择还要注意区分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种疫苗各有优、缺点,慎重选择方可达到保护自场的目的,如果选择错误也可能造成散毒、疫情暴发。口蹄疫属人畜共患病,按国家规定只能使用灭活苗,勉强使用弱毒苗可能造成病毒扩散或返祖现象,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对某些条件较好的畜禽场根据需要制作自家组织苗进行有针对性免疫,必需要严格做好病料组织的灭活,否则可致毁灭性的疫病风险。另外还要注意选择购买正规生物制品厂家生产的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及过期、变质等。
2保管与运输
大多数疫苗(特别是弱毒苗和工程苗)适宜低冷藏,若运输中温度过高,超过时间,或者反复冻融则可导致疫苗效力降低,甚至失效,起不到防疫作用。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出来的疫苗和配发到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疫苗需用疫苗运输车运输,冻干苗运输贮存温度应低于零下2℃,灭活苗运输贮存温度应保持在2~8℃,冻干苗与灭活苗混装运输时,温度以2~4℃为宜。少量运输疫苗时,要求使用冷藏箱,没有时可用尼龙袋避光保存运输,但必须装有冰袋或冰排,并尽快使用疫苗。村级动物防疫员由乡镇畜牧兽医站领取的疫苗必须用冷藏箱保存,箱内加入足量的冰袋或冰排。
3使用的注意事项
免疫程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防疫效果的好坏。高度免疫的怀孕母畜和卵禽类所产的仔畜体内及卵内有母源抗体存在,这种母源抗体在保护幼畜及幼雏不受直接的致病微生物感染上是很有价值。但母源抗体的存在对幼畜禽自动免疫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他作为体液免疫,可与进入体内血液中疫苗的抗原成分发生结合。从而降低了幼畜禽的接种疫苗而产生的抵抗力。另外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当几种疫苗同时使用时,应注意疫苗中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品的干扰作用。很多病毒性疫苗和一些灭活苗、组织灭能苗均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或化学药品,而冻干苗多为活性疫苗,当混合使用后活性苗很快被杀死,造成疫苗的效力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不能忽略免疫效力,最好是分次、分时接种。
接种途径的选择。疫苗接种有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鼻点眼等途径。而有些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时易损伤肌肉组织,所以必须采用皮内或皮下注射,还应注意注射疫苗的方法。另外,必须采用正确的注射用具,比如,注射口蹄疫疫苗在选择针头时应选12×20号的针头,若用16×20号的针头进行注射后因家畜的活动疫苗就会从注射部流出,从而达不到注射剂量影响疫苗效果。
各种疫苗皆有一定副反应作用,因此要提前准备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等应急药物,出现紧急情况立即用上述药剂静脉推注以救药之。还需准备钙剂、强心剂、补液盐、抗继发感染等急救药剂,以备不时之需。
按规定畜禽注射部位必须选用3%~5%的碘酒或75%的酒精进行涂擦,注射后再涂以碘酒,这样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免疫时,针头即使不能保证一畜一针头,也要保证在每只猪只免疫后及时消毒针头,防止疫病的人为传播。
成年健康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会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幼龄、老龄或体弱的动物产生的免疫力就差。怀孕后期的母畜接种有些疫苗后易引发早产或流产,泌乳期母畜及产卵期禽类易出现暂时性的产奶量及产卵量减少。因此,在疫苗接种前应对被接种的畜禽进行详细调查,对那些幼龄、体弱、患病、怀孕后期及产卵期的畜禽最好暂时不进行接种。同时,在疫苗接种前后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在,增强动物体质,以使用疫苗接种后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江苏省靖江市新桥兽医站,蔡艳)
上一篇: 畜禽疫病防治的安全用药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