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上建立初步鉴别诊断的步骤
1搜集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是病史的主体。症状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与演变的情况对于形成诊断起着重要作用。详尽而完整的病史大约可解决近半数的临床诊断问题。但症状不是疾病,兽医应该通过症状,结合动物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认识探索客观存在的疾病特点。病史采集要全面、系统且真实可靠,病史要反映出疾病的动态变化及个体特征。
在病史采集的基础上,对患病动物进行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的身体检查,所发现的阳性症状和阴性表现都可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身体检查结合病史资料一般可解决半数以上的诊断问题。在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核实和补充病史资料。
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验室检验和其他辅助临床检查,无疑会使临床诊断更准确、可靠。在选择检查时应注意考虑几个问题,检查的目的和临床诊断价值,检查的时机、敏感性、特异性、安全性、医疗成本与效果分析等。
2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对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以及其他辅助临床检查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是非常重要又常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疾病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对患病动物的诊断也受动物所处的环境因素,动物的驯养情况以及主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知识层次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动物主人所述的病史常是琐碎、凌乱、不确切,主次不分,顺序颠倒,甚至有虚假、隐瞒或遗漏等情况。因此,兽医应对病史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使病史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的病史才能为正确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实验室检验和其他辅助临床检查结果,应与病史资料和体格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不可单靠某项检查结果诊断疾病。由于临床检查的时机和技术因素等影响,临床出现1~2次阴性结果,常不足以排除疾病的存在。因此,在分析、评价结果时应考虑假阴性和假阳性问题,数据误差的大小,有无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存在,检查结果与其他临床资料是否相符。
3归纳症状
当对类似疾病进行鉴别时,首先要归纳临床搜集的资料,这已成为症状鉴别诊断的依据。一般症状鉴别诊断,多依据下列归纳的主要内容和条件。
主要症状的特点,如动物发热的类型、程度,呼吸困难的类型,咳嗽的频度及性质,下痢的频度及类似的性状、颜色与混有物,皮肤及黏膜损害部位、形态及特征等。同时伴发的其他症状,如在高热稽留同时有明显的气喘、咳嗽,在有明显神经症状的同时有呕吐和下痢,后肢轻瘫的同时伴有骨骼形态学改变等。疾病的发生经过及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率与死亡率,病畜的年龄条件,发病的时期及季节性,疾病的地区性或疫情,病畜的种类,传播的特点,促进发病的条件等。死亡病畜或典型病畜的剖检,主要有病畜剖检的结果,所见到的主要的或特征性的病理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等有关材料。
4初步鉴别诊断
在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以后,结合兽医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把可能性较大的几个疾病排列出来,逐一进行鉴别,形成初步临床诊断。初步临床鉴别诊断有时会带有主观臆断的成分,这是由于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兽医只发现了某些自己认为特异的疾病征象。由于受到病情发展的不充分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和兽医的认识水平的局限性等影响,这些疾病的征象在临床诊断疾病中的作用常受到限制,这是导致临床思维方法片面、主观的重要原因。
5确立及修正诊断
临床上认识疾病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初步临床鉴别诊断是否正确,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因此,提出初步临床鉴别诊断之后可给予必要的治疗,应当进一步客观细致地观察病情,对某些临床检查项目的复查以及选择一些必要的特殊临床检查等,都将为验证诊断、确立诊断和修正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临床上常需要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发现并提出问题,查阅有关医学文献资料解决问题,或是开展临床病例讨论等,这在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修正诊断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铁路兽医卫生处,苏景,柳松柏,房莉莉)
上一篇: 兽药经营市场规范的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