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工业智能化设备在养猪各阶段的应用

工业智能化设备在养猪各阶段的应用

二、工业智能化设备在养猪各阶段的应用

     如何采用工业技术来降低养猪成本,笔者重点评述一下行业内过去的5~6年,在养猪各阶段采用过的智能化设备系统。

(一)自动送料线

     自动生产料线是规模猪场的基础设备,省人、便于标准化生产(见图1)。
    
     使用自动料线可以大幅度降低猪场用人数量,减轻饲喂劳动强度,减少由于人工不同步饲喂妊娠母猪产生的应激,通过多次打背膘或者对母猪进行体况评分调整饲喂方案,能初步控制哺乳母猪分娩时的合理体况。目前质量和售后服务好的品牌料线,在北方和中原的猪场使用,大多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目前自动生产料线使用中的问题:在夏季高热高湿的南方猪场料线管道中的残留饲料容易发霉,需要定期拆卸清洗,这样就把节约的人力成本又给提升上去了。

     解决问题的方向:笔者认为,未来应该针对南方高湿热天气下的猪场,研发一种没有输送管线的自动智能饲喂机器人。

(二)妊娠母猪群养电子饲喂站

     妊娠母猪群养电子饲喂站对于1200~2400头经产母猪的新建猪场,确实是最佳选择设备,便于形成群进群出的生产节奏,尤其在目前电子饲喂站的投资已经接近限位栏的情况之下。与限位栏相比,经11~12周群养的妊娠母猪,分娩时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明显缩短了产程,母猪肢体疾病也得到减少。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理论来源欧美,较流行的观点是根据不同种猪的性能,在妊娠期把分娩时背膘控制在18~22毫米,这样母猪的产仔率最高,活仔数最大,仔猪初生重高,由于把母猪控制到最佳生产肥瘦度,荷兰、加拿大的每头母猪一年贡献28头生猪左右。

     1.工艺:目前比较一致的工艺安排是先在配种栏中饲养4周以上,确认配上种以后再放入群养舍,在群养舍中饲养11~12周,然后转上产床待产。

     第一代半自动电子饲喂站(见图2):通过反复训猪,群养的每一头母猪自己学会拱开左右两扇弹簧门,进入通道。第一代设备没有母猪入门门禁识别,所以完成了当日采食定量的母猪能够多次进入,挤占了其余母猪的采食时间,造成饲喂站每天长时间拥挤,弱猪的采食时间被挤压,采食慢的母猪在仓促时间内不能完成当日定量。
    
     第二代妊娠母猪群养全自动电子饲喂站(见图3):第二代设备改进了第一代的不足,以母猪电子耳标为入门门禁卡,入门处对母猪进行识别,只给没有完成当日采食定量的母猪开门进入采食,这就使每头母猪在24小时内都有足够的采食时间。和第一代的弹簧门不同,第二代饲喂站入口象机场电动门一样自动打开关闭,而且电控柜上有训猪电钮,使训猪方便容易多了。第二代全自动电子饲喂站能够对慢食猪的采食时间进行单个延时,有效帮助了慢猪完成每日采食量。

     如决定采用群养,有心的养猪人应该选择第二代全自动电子饲喂站。

2.目前妊娠母猪群养电子饲喂站使用实践中的问题:

     (1)部分过去在限位栏上安装了自动料线并管理得比较好的猪场,发现采用妊娠母猪电子饲喂站以后,并没有明显提高产仔数,甚至有可能发现产仔初生重下降、母猪比限位栏养瘦了。这是因为限位栏的最大好处是每天饲养员能观察到母猪体况,可以经常调整饲喂方案,而一旦把50头母猪投入一个电子饲喂的大圈,就再也无法经常对母猪体况评分和测背膘,在饲养结果不好时责任无法准确划分,通常是一线饲养员把责任推给管电脑的,最后一起推给制造厂家。

     解决问题的方向:需要进一步研究使用电子饲喂站群养情况下输入电脑的饲喂曲线,同时改进设备的计算机软件来事先设计出针对每头妊娠母猪更加精准的饲喂计划。

     (2)由于4周后确认母猪怀孕才转入大圈,母猪之间容易发生打斗。

     解决问题的方向:从后备母猪开始用电子训练饲喂站,从小建立群养排队采食的生活习惯和猪群等级次序,这样进入大群打斗就减少了。

(三)哺乳母猪智能饲喂器
   
     哺乳母猪智能饲喂器(见图4、图5)在每个产床料槽上方安装一套,像一个“机器人饲养员”,每天24小时守在母猪身边,通过人工智能化的“少吃多餐”饲喂,实现母猪哺乳期采食最大化。

     加拿大专家认为:在哺乳期要尽量提升母猪采食量,使母猪产奶量最大化。把断奶后配种前背膘保持在16~18毫米,这样母猪的发情最快,排卵数量最大,因而可以多产仔,仔猪得到充分奶水后,断奶重高,终身免疫力强。

     目前使用中的问题:许多猪场购买的是进口的哺乳母猪智能饲喂器,由于全国总使用数量少,(进口到中国加上经销商利润每台人民币5000元以上,所以买的人少),国外厂家无法在国内建立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这是该进口设备在国内推广最大的障碍。

     解决问题的方向:我国个别企业已经成功研发出哺乳母猪智能饲喂器国产替代产品,随着近2年临床试验的成功,产品质量稳定下来。国产的价格将降低,售后服务的也将得到改善。当然,由于电子产品的稳定期比较长,猪场如选用国产哺乳母猪智能饲喂器,建议最好选用至少已经开始生产1年以上的品牌。

(四)断奶仔猪湿拌料智能饲喂器
   
     断奶仔猪湿拌料智能饲喂器(见图6)用于保育舍内,模拟母猪放奶节奏,给刚断奶的

     仔猪每小时投放一次湿拌料饲料,设备可以把湿拌料加热到与母猪奶温接近的37℃,英国专家认为2周过渡饲喂就够了,仔猪接下来可以吃干饲料。使用这种断奶过渡饲喂可以使保育死亡率下降2/3,而且可以使出栏猪饲料转化率下降8%~10%。

     目前使用中的问题:还是进口的太贵(要4000~8000元/套),由于市场小,国外厂家无法在国内建立有效售后服务系统。

     解决问题的方向:还是等市场上的国产化产品质量稳定成规模上市后,采用国产的,考虑到新产品的质量风险,建议猪场选用至少开始生产1年以上的品牌。

(五)育肥猪饲养管理

     1.育肥猪智能称重分猪饲喂系统(见图7):
   
     用于把600~1200头育肥猪放在大圈中进行集中饲养的情况,设备是一个带电子秤和分离门的不锈钢采食通道,每天把不同体重范围的猪体重自动分离到不同采食区,不同区域投放不同浓度的饲料,使长得慢的猪追上来,生猪尽量体重均匀出栏,饲养员还可以根据在电脑中预设的重量范围,把屠宰场要求体重范围的出栏猪给分离到运输区域。该设备减少了育肥猪转圈应激,降低了料肉比,减少了饲养人员,结束了育肥舍的重体力工作。

     目前使用中的问题:现在市面上只有进口的,尚未听说有国产的问世。问题还是进口的太贵(要8万~10万元/套),由于市场小,国外厂家无法在国内建立有效售后服务系统。

     解决问题的方向:先由进口设备打开理念,如证明使用效果好,将来一定会有国产化厂家跟进。

     2.育肥猪湿拌料智能饲喂器(见图8):
   
     其实育肥猪也需要湿拌料饲喂,根据英国、德国经验,全程喂猪用湿拌料,料肉比在2∶1附近,而我国的平均料肉比却是3∶1以上,可见湿拌料喂猪设备潜力巨大。

     目前使用中的问题:现在市面上只有进口的“湿拌料泵送饲喂系统”价格昂贵,也因数量太少无法在国内建立有效售后服务系统,另外我国发酵饲料产品不成熟。

     解决问题的方向:按照断奶仔猪湿拌料智能饲喂器的原理,研发出针对育肥猪的“干料存储输送,在料槽中搅拌成湿拌料”专门的“育肥猪湿拌料智能饲喂器”。

(六)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

     国外猪场真正成规模使用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是采用“动态堆肥”原理制作的巨大露天发酵罐处理系统(见图9)。
   
     其优点是处理成本低,动物尸体不论多少都能马上投入罐中、在养猪场现场及时处理,不需要对动物尸体进行存储,运输。一次解决,不需要进行二次处理。

(七)母猪发情检测预报系统

     母猪发情虽不敢说能精准测出,但依靠电子设备根据其行为记录,进行预报,提醒人工受精人员去检查“静立反射”,则是完全可能做到的(见图10、图11、图12)。
   
(成都肇元科技有限公司,夏天)

上一篇: 规模猪场各阶段的工业智能化实践与展望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