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笼养种鸡人工授精率的综合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养鸡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鸡在笼养条件下,不可能采用自然交配的方法获得种蛋,因此,必须采取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一方面,使得良种鸡在短期内获得推广;另一方面,减少了种公鸡的饲养量。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和经验,总结了当前提高笼养种鸡人工授精率技术的综合措施,供读者参考。
1 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1.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选择合适的公鸡进苗数,保证有足够的选留率;公鸡进入育雏舍时,公母鸡应分开饲养;育雏前期需给公鸡单独做球虫疫苗,预防后期公鸡地面散养时的球虫病。
1.2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在6周龄时选择冠大鲜红直立、体况发育良好、健康的公鸡转入育成舍,及时进行换料,并进行营养和肠道疾病的保健;7周龄时进行分群,淘汰偏小和特大个体,并转入公鸡舍进行散养。
1.3 转入公鸡舍后的饲养管理
淘汰转入公鸡舍后无精打采、食欲差、瘦弱以及雄性弱的公鸡;每周对其10%以上比例进行抽测,以保证公鸡体重达标;做好公鸡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每日需进行带鸡消毒;每月饲喂中草药和维生素来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疾病。
1.4 预产期公鸡的饲养管理
转入产蛋舍后应逐步过渡到种公鸡料,同时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硒拌料促进其性器官的发育;每2~3d进行一次采精训练,选择射精量多、浓度大、精液呈乳白色、无污染的公鸡留下;当母鸡产蛋率达5%时进行公鸡精液检测,淘汰死精、弱精公鸡;将留做种用的公鸡对其泄殖腔旁1~2cm处的羽毛进行修剪。
2 采精的注意事项
(1)采精采用背腹式按摩法,一人保定公鸡,另一人收集精液,采精过程中,采精人员抓公鸡动作要轻快,从笼中抓出后需立即采精。
(2)集精杯接精后,需将带有血、鸡粪、皮屑、气泡等杂物清楚,除去不合格精液,精子运动有其趋物性,被污染的精液中的精子将会向着杂质做运动,影响母鸡的授精率。
(3)采精人员每次采精需采集干净,建立隔日采精制度,且挤压生殖器时不可过猛,否则易损伤生殖器,造成血精。
(4)采集精液前3~4h需让公鸡停止采食,否则易引起公鸡在下午采精时受到鸡粪的污染,影响精液品质。
3 翻肛输精的注意事项
(1)翻肛时用力不能过猛,否则,易造成母鸡卵黄性腹膜炎疾病,且翻肛时碰到输卵管内有蛋的应作上记号,到最后进行补输。
(2)输精人员每输完一杯精液后,需进行洗手消毒,减少翻肛输精过程中细菌的污染,防止疾病的横向传播。
(3)翻肛人员需与输精人员紧密配合,输精枪头对准输卵管中央垂直插入,随后翻肛人员解除对母鸡腹部的压力,注完精液后需立即抽回精枪,拔出枪时,枪头若有精液的话,需进行重新输;一般情况下每次输入原精液0.025~0.03ml。
(4)当天气炎热或者鸡群处于老龄时,易导致精子活力降低,应增加日常的输精量以及减少一杯精的输精时间;输精频率应控制在5~6d一个轮回,此种输精频率可保持较高的受精率,且首次输精需输完两轮后再捡种蛋。
(5)输精时移液枪插入输卵管的深度应控制在2~3cm,其中新开产鸡群、小体型鸡应采用浅输精法1~2cm,大体型鸡以及老龄鸡群可适当深入2~3cm;输精时一只鸡换一个枪头,且枪头过尖或者有毛刺的应停止使用,否则易造成输卵管炎症以及输卵管的损伤。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畜牧兽医站,郭志平)
上一篇: 苏姜猪生产性能测定与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