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姜猪生产性能测定与分析
苏姜猪是利用原有地方品种姜曲海猪导入枫泾猪、杜洛克猪血统培育而成的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质优的瘦肉型新品种。2013年该新品种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猪专业委员会审定,并进入江苏省“十二五”畜牧新品种推广名录。靖江市已将该品种作为调整畜牧生产结构的主推品种。2012年靖江市从江苏省姜曲海种猪场引进该品种母猪110头,2013年扩繁推广682头,为靖江市生猪品种改良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品种的扩繁推广仍将作为今后靖江市畜牧工作的重点。本次试验地点位于靖江市靖城街道办柏木村靖江市丰园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苏姜猪第10扩繁场),主要目的是对苏姜猪在扩繁推广中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为实际生产和推广应用掌握第一手资料,选择适宜挖掘苏姜猪生产潜力和提高其生产性能的最佳方案。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观测试验母猪数80头,公猪数2头,全部来源于苏姜猪原种场,试验观测母猪繁殖性状。同时,在本场内同一时期随机选取苏姜猪商品猪60头(公母各半),进行肥育试验。
1.2 试验期限
母猪繁殖性能测定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肥育试验测定时间为2013年9月~2013年12月,试验猪皆由平均体重达25kg开始试验,至平均体重达90kg结束试验。肥育试验结束时,随机抽样试验猪15头进行屠宰试验和肉质测定。
1.3 试验饲料及管理
苏姜猪每个阶段饲养在同一饲养条件下,专门饲养员饲养,各阶段猪的营养水平参照苏姜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3212/T126-2012)。
1.4 测定记录
母猪繁殖性状每天由专门人员记录,记录项目为母猪初情期、初情期体重、发情周期、初配体重、产仔数、出生重、20日龄重和28日龄断奶重;肥育试验开始、结束和试验期间每隔1个月皆在早饲前空腹测定体重;屠宰试验测定屠宰率、膘厚、胴体瘦肉率等;肉质数据测定pH、肉色、肌内脂肪、剪切力等。
2 结果
2.1 繁殖性状
苏姜猪繁殖性能在扩繁场的表现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苏姜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比较高,1胎平均产仔数达到10.56±1.09头,产活仔数达到9.57±1.33头,3胎以上平均产仔数均到达13.29±1.03头,产活仔数达到12.37±1.66头,经产苏姜母猪初生窝重分别到达13.49±2.70kg,20日龄窝重分别到达48.16±6.12kg,28日龄断奶窝重分别到达99.23±18.56kg。
2.2 母猪初情期、初配体重
苏姜猪母猪初情期、初配体重在扩繁场表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苏姜猪的初情期为165.76±18.37d,初情期体重为65.50±6.30kg,发情周期为20.80±0.70d,初配体重为77.86±8.23kg。
2.3 肥育性状
苏姜猪在扩繁场的肥育试验测定结果详见表4。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苏姜猪平均日增重达到665.60±60.56g,料重比3.19:1。
2.4 屠宰性状
肥育试验结束后随机选取部分个体进行屠宰,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苏姜猪商品猪胴体瘦肉率为56.26±4.34%。
2.5 肉质性状
苏姜猪肉质性状数据详见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苏姜猪商品猪肉色为3.22±0.14、肌内脂肪3.20±1.26%,符合优质种猪要求。
3 讨论
本次试验开展了苏姜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苏姜猪在推广过程中繁殖、生长方面表现出优良性能,遗传性能相对稳定,母猪经产仔数达到13.29±1.03头,产活仔数达到12.37±1.66头,生长肥育猪25~90kg阶段平均日增重达到665.60±60.56g,料重比3.19:1,均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
从屠宰试验数据看,苏姜猪商品猪胴体瘦肉率为56.26±4.34%,肉色为3.22±0.14、肌内脂肪3.20±1.26%,符合优质猪的要求,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
对母猪初情期、发情周期、配种体重进行观察统计,确定了最佳配种月龄与体重,苏姜猪新品种初情期为165.76±18.37d,初情期体重为65.50±6.30kg,发情周期为20.80±0.70d,最佳配种时间为7~8月龄,体重为80kg左右。
本次试验各方面的数据显示:在推广过程中,苏姜猪繁殖、生长、肉质性状均符合良种猪性能要求,繁殖力高,母猪发情明显,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瘦肉率高、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优良。
(江苏省靖江市,刘汉清,熊范明,戎青;江苏姜曲海种猪场,陈章言,卞桂华,倪黎纲)
上一篇: 宁波市2014年上半年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