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畜不育原因的综合分析及对策措施
随着动物繁殖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母畜的不孕系种公畜不育引起的逐渐减少,尽管如此,某些地区的某些公畜在繁殖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使繁殖机能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精液品质下降、副性腺或副性器官发生机能性变化等,所以,本文分析了公畜不育的原因,提出对策措施,供读者参考。
1 饲养管理
1.1 营养不良
饲料量不足或搭配不合理,致使不能满足公畜的营养需要,从而导致繁殖机能的下降。青年公畜长时间处于能量低下,可使公畜睾丸体积小,精子数量少,精子生产缓慢,而造成此种障碍后又是公畜无法恢复的。若发生在成年猪或牛时,前者不超过半年,后者不超过一年,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得以恢复性机能。
1.1.1 蛋白质不足
蛋白质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不仅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而且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若在公畜日粮中蛋白质不足,则精子生成发生障碍,对于公羊来说,长时间的蛋白质不足可使公羊的睾酮降低。在配种季节内,除了供给正常的蛋白质外,还需供给鸡蛋、鱼粉、血粉等混合性蛋白质精。
1.1.2 维生素不足
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足,可使睾丸内曲细精管上发生变性,导致公畜精液量减少,并伴发精子的畸形,最初表现为睾丸肿胀,逐步发生睾丸的实质萎缩,致使公畜无法产生精液。饲养管理中应给予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饲料,尤其在缺乏青饲料季节,通常含有这些维生素成分的饲料包括胡萝卜、麦芽等。
1.1.3 矿物质不足
矿物质不足主要是钙、磷、钠盐等的不足,不足发生后,常常引起精液量和精子数的降低。日常中应注重对公畜矿物质的补饲,特别注意钙、磷的比例和矿物质品种的质量。
1.2 营养过剩或过肥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公畜缺乏锻炼或营养过剩,导致公畜过肥,无法保证公畜旺盛的活力和健康的体质,致使精液品质下降,可造成暂时性不育,尤其在绵羊业中极为显见。
1.3 管理不当
动物生产中常会出现公畜性交冷淡,动作迟缓等性反射抑制,发生此种障碍主要是管理上的不当,如更换了采精或配种时的环境,器具,人员等,或在采精或交配时受到外界人、畜的干扰等,发生此种障碍后可改变反射条件,以便恢复性机能。
1.4 使用不当
由于品种、饲养管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公畜的性成熟年龄不同,初配年龄也不尽相同,公畜配种或采 精过多,可使性反射下降,精子生成,精液量或精液品质下降,造成公畜体质严重下降。一般种公牛在18个月开始采精,从18个月开始采精可以每10d或15d采精1次,以后逐步增加至2周1次,采精通常在饲喂后2~3h进行,以每日早晚为宜。地方品种的公猪一般在3~6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现代引进的品种公猪一般在6~7月达到性成熟,虽然达到性成熟,但身体尚未成熟,此时不可参加配种。
2 睾丸因素
2.1 隐睾
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睾丸不能无法降入阴囊而位于腹股沟或腹腔内,生殖上皮不能正常发育,致使公畜不能产生精子,遗传因素常常致使发生此。在实践中,马、牛、羊发生的几率较大,一侧隐睾的家畜由于睾丸酮正常产生,任有繁殖能力,但不可留作种用。
2.2 睾丸发育不全
睾丸发育不全可见于牛和羊,此症状是:睾丸小而硬,有时公畜表现为有性欲,但却无精子,或者阴茎不能勃起,有时发生在初配时,有时则是永久性的,发生此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如遗传因素,辐射伤,缺乏维生素A等因素所致。
3 非传染性生殖器官疾病
3.1 睾丸炎
睾丸炎各种公畜均可发生,当睾丸收到外界挫伤或是严重挤压时,可诱发此病,也可继发于副伤寒、布氏杆菌病之后。发生睾丸炎时,睾丸中的生殖上皮部分或全部毁坏,严重者具有外表症状:睾丸初期肿大,以后体积变小,质地较硬并缺乏弹性,病畜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发生化脓性炎症时,病畜全身症状明显,常常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食欲减退,体温升高,性欲消退,阴囊皮肤由于出现明显的肿胀而紧张发光,随着炎症的发展而软化,脓蓄于总鞘膜内,肿胀可向外破溃。
3.2 精液囊炎
发生精液囊炎时,其分泌物在射精时混入精液,这种炎症的分泌物可杀死精子,精液为浑浊黄色或含有脓液,精液中常常伴有异味,直肠检查精液囊肿大,有波动感,病畜疼痛感明显。出现急性炎症时,病畜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行动谨慎,排粪时伴有明显的疼痛。
3.3 包皮炎和尿道炎
公畜出现包皮炎时,包皮及阴茎游离部疼痛,水肿,严重者有时发生溃疡和坏死,包皮炎对精液无影响,其结局可能是引起阴茎不能正常伸出,或者阴茎不能缩回,最终致使交配困难。引起包皮炎的原因主要是包皮垢,包皮囊的分泌物或包皮腔的分泌物腐败分解所致,也有可能是与患有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的母畜交配所致。
公畜发生尿道炎时,常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出现里急后重现象,由于尿道疼痛剧烈,性欲减退,交配或采精困难,也使精液在尿道中受到损害,无法受精,致使不育。
4 衰老
公畜随着年龄的衰老,生殖器官逐步萎缩,精液质量降低,畸形率增高,精子数量下降,公畜的衰老很大程度上与饲养管理水平,利用率及全身健康水平有关,饲养管理水平高,利用适度,全身健康状况良好,可延长繁殖年限。对于机体衰老者,应及早淘汰,以便提高母畜的繁殖力。精子在外保存时间过长或不当可使精子衰老,造成受配母畜的不孕。
(青海省玉树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尕松代吉)
上一篇: 低温对猪生长影响的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