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保障措施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保障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但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社会稳定,所以,业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要提高认识,分析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1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

1.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国家对畜产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相关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多头管理,造成职责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工作不到位,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现行的监督管理程序被分割:畜禽养殖一般由畜牧部门负责,环境污染由环保部门负责,屠宰加工由商贸部门负责,销售地点由工商部门负责,餐饮业由卫生部门负责,再加上技术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分段管理,造成管理体制不健全。

1.2安全监控体系不健全

     国家、省级城市虽然倡导创建标准化畜产品检测体系,但由于经费、人员等多方面原因,尚未全面建立覆盖所有地区、根据产品特性而建立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地区、产品和监测项目的范围等均需要进一步扩大。

1.3标准化生产体系尚未建立

     动物的饲养生产模式,制约了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全面实施。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补贴力度,但畜禽养殖模式相对较为落后,中小养殖比例还很高。

1.4诚信体系尚不健全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下,畜产品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重大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畜产品加工企业对市场诱惑和利益驱动,违背食品安全和社会诚信原则,违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2对策措施

2.1完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明确职责,充实力量,着力提升监督执法能力。二是加强日常监管。以产品标签、企业标准、养殖档案、使用记录等为重点,加强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日常监管,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基层,从源头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三是规范执法监督。加强对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现场检查,查阅、复制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对经监测不符合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畜产品,依法查封、扣押,确证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2.2完善监测体系,强力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积极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以先进的仪器设备、严格的检验程序和高素质的监测技术人员,通过科学、公正、高效的监测、鉴定来评价。加大人员培训和设备投入力度,加快计量认证和省级考核认证步伐,提升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逐步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通过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畜产品实施有效地监测检验,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实现畜产品优质优价,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3 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

     标准化生产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是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的关键。首先,对规模养殖场投入品的使用进行规范,完善索要票据、保存票据制度,严禁违规违禁物品的使用。其次,加强规模养殖场的档案建设。实行质量档案制度,对畜禽品种来源、年龄、存栏、原料、兽药、饲料、添加剂、防疫、治疗、出栏等全过程进行准确记录,分类归档,一旦发现畜产品不安全因素,可以追踪溯源,分析可能产生危害和影响安全的因素,突出关键点的控制。最后,要加强污染控制。对饲养场废弃物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原则,引导养殖场建立沉淀池、贮粪场、沼气池等设施,将粪尿集中发酵后做能源使用;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通过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降低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2.4加大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力度

     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引导畜产品生产经营者科学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严禁在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或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任何物质,规范建立养殖档案,如实记载投入品使用、动物疫病发生和防治情况等。

3 强化责任,加大投入,确保畜产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是畜产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力量,要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到目标责任考核,层层与相关责任单位、执法人员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监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2加大投入,完善手段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政府负总责。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要求,对监督执法及监测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

3.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广大消费者也要通过学习,提高畜产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识假辩假能力,充分认识不合格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性,严格抵制不合格畜产品。发现疑似情况要及时举报,做到全民参与,减少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小结

     畜产品安全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责任重于泰山。只要我们积极探索,扎实工作,稳步推进,一定会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湖北省荆门市,王生华,林晓萍;湖北省钟祥市,李俊波)

上一篇: 新形势下的我国动物防疫管理工作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