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獭兔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
1 我国獭兔业发展现状
和肉兔业相比来说,獭兔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我国在獭兔养殖上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养殖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獭兔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依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獭兔业的发展仍然还停滞在“种子效益”上,没有自己真正的特色产品。我国獭兔皮还有其相应的产品大批量走向市场也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是仅仅10年,獭兔的产品已经经历了三起三落,特别是在2010~2012年间,由于獭兔养殖数量过多,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现象,比如“劣质皮多”、“优质皮太少”等等。2012年之后獭兔皮的价格达到史上最低,这就导致很多养殖户退出獭兔行业,致使兔皮供不应求。现在由于全球经济回温还有獭兔皮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獭兔业发展蓬勃起来。根据相关调查,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獭兔皮的产量差不多10万张,优质兔皮也只占5%,到2012年我国年产獭兔皮超过1000万张,优质兔皮占20%。目前我国獭兔皮和獭兔皮商品很多出口国外,出口已经由亚洲国家转向了欧洲国家,市场在逐渐扩大。
2 獭兔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饲养管理和疫病控制上不足
目前,我国在獭兔饲养和疫病防控上缺少专业人员,在疾病的医治和配种上做得不足,主要表现在疫苗供应上经常不及时。还有公司承诺客户在饲养和疫病防控上提供帮助,但是很多技术人员没能及时做到,这给很多养殖户造成了损失。
2.2 兔舍修建不合理,不规范
兔舍的设计建造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目前很多兔舍都是随意建设,比如很多排粪沟还有排尿沟太窄了,造成了打扫和消毒的很多不便。有些兔舍用塑料大棚模式,这对兔舍的温度很不好掌握,夏天温度太高,而冬天也不利于保暖。
2.3 产业链条不完整
獭兔养殖场在部分地区起步发展较晚,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比较陌生的行业。现在养殖户主要依靠獭兔公司,在引种、饲养以及销售各个方面都不健全,养殖户饲养存在很大的风险。
2.4 技术培训工作落后
獭兔养殖目前还算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产业,很多养殖户缺乏有关獭兔养殖的知识,而在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上,獭兔公司没有做到相关的教导,在服务中存在很多盲点。并且獭兔公司与养殖户签订的各种技术服务合同,在实际中并没有做到。
3 提高獭兔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
3.1 合理压缩兔群
对现有的兔群进行有效的压缩,可以降低饲料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那些屡次交配不怀孕的兔子、连续生产3窝都少于5只的兔子、泌乳力低的体重少于3.5kg的兔子要进行淘汰,对于质量差的或者是体重少于4kg的公兔子也要及时淘汰。在选择兔子的时候要选择健壮、外型比较好的獭兔,特别是要选择皮毛丰厚的平整度好的种兔。
3.2 选择优质饲料
饲料对于獭兔的养殖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适合獭兔营养需要的,并且价格合理的饲料,不仅可以获得优良的獭兔皮,并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獭兔饲料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生理阶段合理搭配,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兔场的实际情况配料。现在对于獭兔的喂养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很多地方开始采用颗粒饲料,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饲料。在饲养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生长速度,这样很可能使兔皮的质量差,或者是饲养成本太高,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3 及时宰杀
对于拥有优质獭兔皮毛的獭兔应该及时的宰杀,这样就减少了很多饲料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在很多养殖户不能与收购商及时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很多合格的兔子一直在饲养,从而消耗了好多的饲料,养殖户的利润就低了。养殖户和收购商应保持及时的联系沟通,这样才能对合格的兔子及时宰杀取得兔皮。合理及时的沟通不仅可以给收购商省去不少麻烦,还给养殖户提高了经济效益。
3.4 减少应激
目前,养殖户普遍面临獭兔突发病和死亡率较高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饮食配方不科学,饲喂不定时,防疫措施不正确等等。具体的防疫措施要根据自身区域特点、兔子流行病的特点还有兔子生长的阶段来制定,但防疫规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3.5 合理提高兔皮的售价
当市场价格下滑到一定的程度,而且出现亏本时,分散饲养的獭兔养殖场户,不要再坐等小商小贩收购,应该联合起来,将优质獭兔取皮形成数量优势,再直接与加工厂家或外商洽谈,这样就不必受中间商贩盘剥,从而能在市场不景气时也能卖到一个理想的价钱。
3.6 适当贮藏,待价而沽
在养殖高潮,人们都是及时出手兔皮,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在养殖低潮,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千万不要一见市场下落就倒笼宰杀,转行另谋出路。在出现亏本时,可以将取下的优质獭兔皮盐腌贮存或放在冷库贮存,这样皮质基本不会改变,等到兔皮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再出售,就会获得一个较好的收益。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西沟乡兽医站,袁克炳)
上一篇: 生猪屠宰检疫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