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疫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兽医工作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屠宰检疫是流向老百姓餐桌的最后一道关卡,至关重要,而在生猪屠宰检疫中每天直接与生猪接触,时常还会遇到血液飞溅、内脏液体流溅,不乏具有传染性的高危风险,这些体液及血液均可导致职业感染。因此,必须提高检疫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充分认识监督检疫工作人员工作中的职业危害,从而达到既能高效的完成检疫工作又能做到有效的职业防护。
1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1.1 生物性危害因素
在生猪检疫中,常见的生物性因素为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或接触其分泌物、组织、体液等,可能导致检疫人员感染。目前,在《生猪屠宰规程》中检疫的对象主要有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疫、副猪嗜血菌病、丝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等14个病种。而其中有6种是人畜共患病,包括口蹄疫、炭疽、猪丹毒、丝虫病、猪囊尾蚴病和旋毛虫病,除了这6种病外,还有猪乙型脑炎和猪的皮肤霉菌病等也是人畜牧共患病,因此,在同步检疫中,要高度重视其中的健康隐患,主要人畜共患病的特性详情见表1。
1.2 物理性伤害
1.2.1 锐器刺伤、滑倒
在屠宰检疫中,最常见的是锐器的刺伤、刀具的划伤;生猪的骨刺、脊椎骨划伤;以及机械设备的磕碰伤。在屠宰检疫车间内,布满了大型机械,如,吊猪架、打毛机、地沟等,这些机械边角很锋利,有的由于时间过久和长期在湿润的环境中放置,还会产生锈斑和金属倒刺,而检疫人员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是在半夜,并且工作时间也在7h以上,由于长期的保持一个姿势和高度集中的精神,到了检疫后期就很容易劳累,这样就难免磕碰和划伤。而老旧屠宰车间由于屠宰线过长,地面不平整,排水不畅,使得地面长期存有积水和血液。冬季车间内没有暖气,地面很容易形成厚厚的冰面,这样正常的行走都很艰难,不小心就会滑到,更容易造成磕碰受伤,影响工作。
1.2.2 噪声损伤
在屠宰车间,噪声污染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也是很大,由于吊猪时猪的嚎叫和打毛机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人与人要是交流只能面对面,而且只能靠吼才能听见,声压级远远高于80dB,而长时间的暴露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能引起头疼、头晕、耳鸣、失眠等。噪声不仅可以引起检疫人员心理紧张,还可以出现心律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改变。
1.2.3 运动功能性损伤
最典型的运动功能损伤是腰背疼和关节炎,由于检疫工作人员长时间高强度的一个姿势在潮湿阴冷的地方工作,很容易引起腰背疼和关节炎,很多年老的检疫工作人员都不同程度的患有腰痛病和关节炎。
2 防护与措施
首先,要加强职业防护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认识职业危害,并避免职业危害。在工作中,一定要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防护服及防护用品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执行。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不得在工作室吃、喝、抽烟,在化验室用的冰箱和冷库中不得储存食物,高度警惕任何有污染的锐器,包括针头、注射器、玻璃片、移液管、毛细管和解剖刀等,使用移液管吸取液体时,要绝对禁止用嘴吸取,化验废物分开放置,检疫时,一定佩戴护目镜、口罩、手套、防护胶鞋、防隔音耳罩和防护服。工作环境一定要定期消毒,夏季要定期除蚊虫,防止蚊虫叮咬,工作结束后一定按照正规的洗手标准洗手洗脸。
虽然动物检疫工作的职业危害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只有自身得到安全的保障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才能使消费者吃到放心肉,由于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将来或许会有更多的执业危害的元素产生,因此,只有不断的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了解各种危害,才能合理有效的规避危害,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才能避免以后出现职业病,让我们一同关注自我安全保护,一同合理有效的做好防护。
(太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柳鑫)
上一篇: 浅析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