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兽医外科手术学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从事临床工作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熟练地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外科临床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是兽医外科手术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手术整体意识、强化无菌观念等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内许多农业院校中,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与其他课程相比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占课程总学时的1/3~2/3,实践教学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培养的优劣。为了加强兽医外科手术学课程实践技能教学,了解学生对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制订了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技能考核方法,并通过实践检验不断修正,以期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体系的构建是保障学生实习锻炼的基础,笔者根据学校2009年教学大纲的修订,对兽医外科手术学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构建了多层次的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体系。
1.1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使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论学习向临床操作平稳过渡。手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项操作技能练习阶段。将手术基本操作内容进行分解,将其划分为外科常用手术器械的辨认与使用、打结、缝合、包扎、动物保定、消毒与麻醉等几个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每个独立的教学环节里,教师先充分讲解和演示本节要完成的内容,将每一操作步骤细化分解,让学生详知每一分解动作的操作方法、要领和标准,然后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及时纠正不良操作,使动作在正确和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课上和课后的练习达到熟练。第二阶段,外科手术示教阶段。将上述分解的单项练习在不同实验动物(反刍动物以羊为例,小动物以犬为例)上连贯起来由教师进行示范操作,从术前的准备、打开手术通路、进行主手术、关闭手术通路、术后护理等环节,将分单项训练的手术操作技能综合运用起来,使学生更加注意每个单项技能在动物体上应用时与平时练习有何不同,注意操作的规范和灵活运用。第三阶段,学生自己动手练习阶段。单项练习内容经教师连贯性示范操作训练后,使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手术过程,然后让学生书写手术计划,根据所要做手术的特点进行准备,通过在不同实验动物体上实施手术,将上述阶段训练的各项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综合演练,使学生对一个完整的临床手术操作过程有整体的认识。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手术操作技能以及对整个手术过程的操作有一定的认识。
1.2设置实习周综合训练,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兽医外科手术学课程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实习周训练,在实习周期间,学生分别在羊、犬、兔等动物体上进行手术操作,在1周的实习过程中,不同组的学生先后在实验动物犬上做了犬胃切开术、犬小肠侧壁切开术、犬小肠切除与断端吻合术、犬膀胱切开术、犬子宫卵巢摘除术、犬去势术、犬消声术、犬外耳道外侧壁切开术、眼球摘除术、犬断尾术等手术;在羊上进行了羊皱胃切开术、羊瘤胃切开术、羊小肠侧壁切开术、小肠切除与断端吻合术、羊去势术等手术;在家兔上主要进行了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如组织切开、止血、打结、缝合等练习。通过实习周将理论学习讲述到的多个手术在动物体上进行熟悉和掌握,使学生的技能和对手术的整体认识进一步得到提高。
1.3通过兽医外科手术学精品课程建设,拓宽学生课后学习途径
2010年,兽医外科手术学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申报、建设时,将兽医外科手术学全套电子教案、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全部上网,学生进入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就可查看、学习相关内容,方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复习和自学,并且在随后的建设中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将外科手术示教视频、图片和门诊病例视频及时上传,不断更新精品课程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不易单纯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抽象复杂的手术过程、注意细节等形象地表现出来,变抽象思维为形象认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手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1.4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室建设,先后购进了兽用心电图机、B超仪、X线机、麻醉机、尿液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为学生兽医外科手术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兽医外科手术学的教学效果,学院建立了多媒体录播室,购置了一整套录播系统,建立了规范的手术室,教师用动物进行外科手术示教时,就可以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学生在录播室就可以观看整个手术过程,这样不仅达到了手术操作时动物人畜共患病防范的目的;而且,通过屏幕直接将手术过程呈现,又避免了以往手术示范时,学生围观,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观察清楚,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问题。另一方面,制作的视频可以拷贝给学生,这样学生如果上课时看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下课后通过视频资料复习观看。通过实验室录播系统的安装,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1.5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目前,学校建立了1个动物实训中心和2个动物医院,均对外进行动物疾病的诊疗,因此,依托学院的动物实训中心和动物医院,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在上课的同时,轮流到门诊进行2周的门诊实习,练习一些外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如保定、消毒、辅助麻醉、器械的准备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门诊处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遇到外科手术病例时,让学生观看手术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际病例与实践教学时进行动物手术操作的不同(在实验课上使用的实验动物都是健康的,与兽医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病例在体况上相差很大),明白门诊病例千差万别。同时,在接诊门诊病例时,能够拍摄照片的尽量拍摄,能够录制视频的尽量录制,然后将这些收集到的病例再带回到课堂上进行讲述,反复理论、实践,实践、理论,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明白外科手术的一些操作技能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要根据病例情况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外科手术学习的目的。
2制订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2.1实践教学考核的目的
1)增进学生的实践知识、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事兽医外科手术操作所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培养兽医外科手术操作技能和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2.2实践教学考核的要求
1)掌握兽医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如打结、止血、缝合、包扎以及外科常用手术器械的辨认与使用等;2)具备一定的外科手术素养,即对待组织的素养、无菌素养、对待器械的素养;3)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常用的一些外科手术术式,如瞬膜腺摘除与复位术,大、小动物胃切开术,小肠切除与断端吻合术,去势术,消声术等;4)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如手术部位的局部解剖,不同组织器官的缝合方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等;5)获得严谨的兽医外科手术操作意识。
2.3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重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训练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笔者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进行改革,制订了合理的评分标准。实验成绩包括:平时考查和实验操作考核,平时考查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40%,包括实验课上课次数、态度、实验报告书写情况;实习周操作考试占实验总成绩的60%,以基本技术为重点,包括手术基本操作是否规范、常用手术器械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常用缝合及其打结方法的熟练程度、手术步骤完成情况等,重点制订了实习周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并且施行实习周成绩否决制,即实习周考核成绩不及格,该门课程重修。
依据上述评分标准,成绩≥9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中等,≥60~<7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成绩不及格者,需重修该门课程。
2.4实践考核的方法
实践考核以计划、操作、总结报告、技能操作、口试等方式进行。首先,在手术前两周让学生书写手术计划,手术前一周让学生上交手术计划,对手术计划进行审查,依据手术计划应有的内容进行查看和评分,评分后指出手术计划的不足及错误之处,让学生进行完善;其次,在学生进行手术过程中,观察每组学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一些手术技能的应用情况,依据评分标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习态度进行打分;第三,手术结束后,使学生书写手术后总结,查看学生术后总结情况,尤其是查看学生在完成手术的过程中,对哪些技能得到了锻炼,哪些方面有不足,哪些方面出现了错误以及手术过程中有无意外等,根据书写情况进行评分;第四,实践技能测试,测试在实验室进行,由1名教师或工作人员手持考题签,学生按学号的顺序2人一组抽签,先由第1人抽签,第2人辅助其完成操作,然后第2人抽签,第1人辅助其完成操作过程,每人随机抽4道试题。对于不会的试题或操作不规范的试题,主考教师待学生操作后指出,并根据答题结果进行评分。
3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应用及问题
依据该考核办法对2009级动物医学专业164名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秀者104人,占总人数的63.4%(104/164);成绩良好者38人,占总人数的23.2%(38/164);成绩中等者16人,占总人数的9.8%(16/164);成绩及格者6人,占总人数的3.6%(6/164)。从考核结果来看,成绩优良者接近87.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兽医外科手术学实践教学的掌握程度。
但是,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考核方法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手术计划书写不规范或书写时敷衍了事,这主要是部分学生只注重动手操作,忽视手术计划对手术过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性。这从不同的测试项目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动手操作比较熟练,但手术计划书写不全面;而多数女学生手术计划书写比较规范。2)手术后总结报告书写部分学生敷衍了事,主要反映在有些学生不书写自己所做手术的操作内容,仅书写总结。3)有些学生仅书写手术过程,而无术后总结与体会;有些学生的总结仅寥寥数语,没有总结出手术中的不足与体会。4)手术操作技能不规范、不熟练,例如器械的使用方法、打结的速度等。5)个别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兴趣不高,实习过程态度不积极。6)手术技能操作考核测试题数量较少,不能充分考评学生的掌握程度。
4小结
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的场所,是理论学习的补充与完善,它既能验证一些基本理论,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想的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能考察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可全面、合理、客观地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验中表现出的合作精神、认真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兽医外科手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意识很重要。以考核促进教学,以考核促进学习,通过考核情况的反馈,找出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找出考核方法的不合理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只有两者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互相促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兽医临床技能,促进就业,服务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兽医学应用型人才。
(河南科技学院,韩庆功,陈金山)
上一篇: 南方夏季生物发酵床对育肥猪饲养效果试验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