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畜环境卫生学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逐渐认识到了规模化和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缺陷与不足,环境保护、动物福利、健康生产、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等理念开始融入日常社会生活,低碳节能、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展养殖业的新理念。家畜环境卫生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前苏联高等农业教育经验,引进、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一门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宗旨是充分发挥畜禽个体与群体的生产力,获得优质、安全的产品,其关键在于顺应畜禽生理特点与行为习性,因地制宜地为其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与生产环境,并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增进其健康。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许多基础学科,综合性很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的体会和理解,提出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对策,供同行参考。
1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后提高人才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而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对学生基本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能力训练的目的,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训练,为就业打好基础。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要求走产学研结合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2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各高校虽然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也设置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环节,但在做法上许多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还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很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实验环节,大多数是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一致,实验结果唯一,仪器设备陈旧老化,教师讲述为主,学生按部就班操作,一篇实验报告了事;在实习环节,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实习经费不足或被挪用,实习时间不够,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脱节,缺乏与企业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在毕业设计环节,大多是按照导师的安排按部就班,缺乏个人观点和想法,在毕业设计环节改革中应重点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在实践教学考核环节,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严格,往往一篇实习总结、一篇实习报告或文献综述就匆匆了事。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订具体要求,应当以市场需要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体现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实用性、时代性、创新性的要求和特点。
3家畜环境卫生学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实践教学以空气环境气象指标的测定(气温、气湿、气流和气压)、畜舍中有害气体的采集与测定、水质检测、畜舍采光的测定(采光系数、入射角、透光角和光照度的测定)、畜牧场规划与设计、畜牧健康养殖等为主要实验内容,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各种指标的测定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任务是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程研究对象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家畜环境卫生学实践教学体系对策与思考
4.1提高认识与转变观念
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需要实践,作为高校的教师和管理者,要确实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紧迫感;激发积极性,迸发创造性,把实践教学的各项工作做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保障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作为学生,也应强化专业思想意识,尤其是学习农科的学生要立志于热爱三农、献身三农,在实践教学环节应扎根基层,向工厂企业学习,向工人、农民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确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要嫌脏怕累。对于家畜环境卫生,很多实践教学环节都需要在养殖场、饲料厂和农村开展,大多与农民和饲养员打交道,学生应放下架子,摆正姿态,谦虚谨慎,主动学习。
4.2完善大纲与落实计划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等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大纲还包含考试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分别对考试内容、范畴和重点做出规定;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性质和实验步骤等做出详细规定。按照学校教务处和所在学院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家畜环境卫生学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考试大纲作了全面修订和完善,使之更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详细规定了计划,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大纲执行计划,一经确定,要认真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学校要制订严格的变动审批流程,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间。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符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4.3加大投入与共建基地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需要更多投入和人力,组织环节也相对复杂,不仅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与校外有关单位的关系;因此,很多学校和教师疏于实践教学,存在敷衍的现象。各高校应逐步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投入体制机制,加大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合理配置资源,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和企业可以互聘专家,学校教师作为企业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指导和合作研发,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企业技术人员也可受聘于高校,参与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等。笔者所在高校高度重视校企和校地产学研合作,一直把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实现高校与地方的双赢发展作为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所在学校与当地所有区县市和大中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了一大批实习实训基地,一批专业成果突出的教授、博士出任大中型公司老总和技术总监,还有一批教授、博士自主创新创业,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尤其是本校开展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更是独具特色,本校主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5年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生命科学院的“生物学基础实验室”是湖南省示范实验室,大湖股份和贺家山原种场是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所在学科“动物学”属于湖南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所在实验室属于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平台有力地保障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4.4加强监控与强化考核
教学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要摒弃传统的单一“以考代评”评价指标,结合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特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多元化。尤其是农科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要把企业、社会、农民对学生的考核意见作为重要参考,要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实践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学校教务处、督评中心和所在学院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全程监控,建立考试、考察、操作和实践等多形式、多途径的考核办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5改进方法与提高队伍
根据家畜环境卫生学的课程特点,为了避免课堂教学中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感,应结合使用多媒体和音像教学等手段,把大量的生产实例引入课堂,增加情景教学环节,同时要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养殖场、饲料厂和农村,向生产学习、向实践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避免学生出现“学农厌农、学农弃农”的倾向和做法,学校应创造条件,发挥优势,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创业沙龙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和主体,农科专业的教师应该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环节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学种植和教室里教养殖模式,学校要在师资培养上有新措施和新举措,努力造就一批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队伍。
(湖南文理学院郭冬生,黄春红,王兴平)
上一篇: 法国白羽番鸭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