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肉牛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

肉牛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

     肉牛业作为节粮型畜牧业,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压力、丰富居民膳食结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肉牛产业进入到了转型攻坚期,其发展速度趋缓,商品牛源紧张、养殖成本上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肉牛出栏数及牛肉产量呈下降趋势,活牛及牛肉价格涨幅明显,牛肉出口量减少,进口数量剧增。因此,各地区肉牛业发展开始着眼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政策补贴逐渐向适度规模化养殖倾斜。随着人民对牛肉消费认知水平的提高,肉牛品种、饲养方式、产品精致化加工与分割等因素也已成为许多消费者判断牛肉产品价格的参考依据。

1品种专门化

     无论是肉牛产业还是其他畜牧业产业,要想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就必须有专门化品种,专门化品种是一个产业的基石。但这些品种要多样化且应适合我国国情或地区特色,如培育品种、地方品种、奶公犊等。

     目前,我国的肉牛业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饲养量和产肉量也已进入到国际前列。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的肉牛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应的加工企业也大规模发展起来,但是,在2009—2010年,我国肉牛业的加工量、屠宰量、育肥量虽达到巅峰,但牛源却出现严重不足,从而导致2011年以后我国牛价高涨,牛肉价格一路走高,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育肥场和屠宰厂难以承受之重。受企业生存现状及牛源短缺的影响,一些国外低价、劣质的牛肉开始成为主流。目前,我国的进口牛肉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等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肉牛在草场放牧,不经育肥就可宰杀。尽管这些国家的肉牛品种都比较专一,但是,其牛肉纤维却比较粗,同时由于身处热带,肉中还带有特殊的气味。

     我国草原的主要功能是恢复生态,草原畜牧业已经成为过去,因此,我国应在牧区开展一些安格斯牛的改良,形成以安格斯牛为母本的基础母牛群,并开展杂交生产;西门塔尔牛耐粗饲、易管理、产奶量大,非常适合在我国农区饲养。

2饲养精准化

     牛肉是专业化肉牛生产的唯一产品,因此,应将其生产环节细致化。可以按照生长发育生理阶段划分出不同的饲养阶段,进行相应的饲养管理,如:犊牛的定向培育、母牛的产后催情、断奶犊牛的过渡饲养(架子牛饲养)、育肥牛的分阶段育肥饲养、母牛粗饲料的利用。

3服务社会化

     卖牛买牛、饲草料加工调制、疫病防治、改良配种、群体选育都应该有专门化的机构进行服务,这样就可以降低饲养和经营成本。

4屠宰工厂化

     产能过剩是我国各行各业的通病。肉牛产业的私屠滥宰现象也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不安全的牛肉进入市场。因此,肉牛屠宰应在有安全保障的标准化加工厂进行。

5产品精致化

     未来的牛肉产品一定是瞄准家庭餐桌,生产小包装、餐桌无浪费的经济制品。因此,肉牛产品生产应贴近家庭消费,同时要以减轻烹饪的前期工作量为目的。

6销售品牌化

     占领局部消费市场、形成特色产品、稳定消费群体,这就是品牌战略。我国地域辽阔,风土人情各异,饮食结构复杂,牛肉生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来为人民提供各具特色的牛肉和产品。因此,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要立足小市场、生产特色肉、树立大品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7消费多元化

     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牛肉可以做成各种美食。因此,消费多元化也就成为了我国现代肉牛业的一个主要特征。

8发展市场化

     受冷冻肉进口放开、育肥牛场利润较低、养殖户繁育母牛难以销售等因素影响,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王峰,田春英,成立新,栾庆江)

上一篇: 浅谈我国规模化养殖发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