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影响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影响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1影响防控工作的因素分析

1.1防疫机构不完善

     现阶段,首先部分基层动物防疫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防疫机构,整体队伍素质不高,且缺乏专业的兽医人员。对于动物疫病防控而言,设备设施不健全、检测水平落后等等都会直接影响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然后,部分地区在不断地改革,大量并减防疫机构,这样一来就使得机构岗位严重缺乏。最后,部分地区的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与实际工作绩效不匹配,导致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选择转行。以上种种情况都是造成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的原因。

1.2防疫资金投入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畜牧兽医部门都是事业单位,受国家管制。其经费基数还是90年代财政包干时所制定的标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的物价也处于逐渐增长的状态,再加上畜禽饲养总量的增加,畜牧兽医部门出现了长期经费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机构设备设施以及检测技术也随之落后,这就为防疫工作的正常性开展带来了一系列阻碍因素,而致使动物疫病发生几率增加。

1.3监测工作不到位

     及时、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不仅有助于对全区动物疫病发生的品种、规律及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还能提前预防,即在疫病发生初期就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实现对畜禽疫病的有效防控。然而,近年来因为受到经费投入不足、防疫机构不完善等等的影响,使得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不到位,从而大大提高了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

1.4缺乏防疫意识

     首先,实践研究表明,因为经济水平的限制以及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部分养殖业主缺乏必要的防疫意识,他们普遍认为是否免疫接种并无实质差别,因此在饲养畜禽时,他们便未按规定要求为畜禽进行防疫注射。正是因为养殖业主的这一观念及行为,就为动物疫情防范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然后,在部分地区,养殖业主过于重视饲养及疫病发生后的治疗,而忽略了前期的疫病防范,因为缺乏对动物疫病危害性及防疫重要性的认识及了解,就导致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极为被动。即使有些养殖业务会主动为畜禽进行免疫接种,但是并未按照标准进行注射,且注射的范围狭窄,少注及漏注等情况无法避免,致使易感动物群存在,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畜禽免疫的效果。最后,还有一个易导致疫病存在隐患的情况是:部分养殖业主因为缺乏畜禽防疫工作特性的充分认识,并没有形成长期的防疫意识以及系统化的防疫制度,防疫工作开展的前提主要依赖于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缺乏防疫自觉性。

2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对策

2.1加强防控机构的建设

     针对部分基层防疫机构不完善的情况,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防疫机构的建设。首先,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以充实防疫队伍,提高防疫队伍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然后,提高防疫机构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建立与工作绩效相应的工资标准,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防疫机构的设备设施,提高检测技术。针对工作人员,加强综合化、系统化的防疫培训,在提高他们对疫病认识的同时,促进他们防治水平的有效提升。

2.2确保防疫经费的科学化投入

     第一,针对畜禽兽医部门的行政、技术及执法等经费,国家应将其列入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并对其实施统一管理。第二,至于动物疫病监测、控制、管理等经费也应被列入到各级财政预算中,并确保拨付款项的及时性。第三,针对兽医机构,对其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以确保机构中工作人员的薪资及日常开销费用的正常运转。

2.3加强卫生防疫规范的制订

     对于畜禽养殖场而言,卫生防疫规范的制订必不可少,通过“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理念的树立,促进生物安全体系的有效建立及完善,以增强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并自觉开展防疫工作。第一,在进入生产区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先净手、净脚,并自觉更换特制的生产工作服、鞋。第二,每处畜禽区都应该安排专门的生活人员,并且不同畜禽区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随便往来,以减少或避免交叉感染。第三,各畜禽区不允许生产工具混用、共用或借用,不能私自带出生产区,更不能将场外生产工具带入生产区。第四,生产区内禁止饲养狗、猫或其他动物。第五,生产人员在外出后,必须隔离、净化至少2d时间,才能被允许进入生产区。

2.4加大疫病监测的力度

     现阶段,疫病监测是一个极为重要且紧急的任务。首先针对血清学,应加强监测,尤其是在对免疫效果实施监测时,也应该提高病原学的监测水平,从而促进监测范围的扩大及监测频率的提高。在对畜禽进行免疫接种时,应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制定合理化的免疫程序,通过科学免疫接种方法的采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畜禽疫病发生的几率。

2.5加强养殖场的监管

     针对畜禽养殖场,县级兽医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核,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应勒令停产、停业及整改,并监督养殖场加快规范化生产制度的建立。县级卫生监督部门应对动物疫病实施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并通过针对性措施的采取,尽量降低疫情的发生机会。

3结语

     总而言之,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艰巨、长期的综合性工作。动物疫病易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这就意味着对其的防控工作势在必行,在实施动物疫病防控时,应从动物疫病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影响防控工作进展因素的分析,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笔者相信,在各级政府及兽医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对动物疫病的控制定会取得显著效果,并在促进畜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可靠性保障。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冯景春)

上一篇: 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水产动物疾病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