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能量水平对冬季生长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生长猪的生产性能除受品种、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众多环境因素中,环境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环境温度会直接影响育肥猪的能量消耗和采食量。众多报道表明,生长猪适宜的温度为15~23℃,当低于最低临界温度时,随温度的降低采食量会线性增加,饲料转化率线性下降。据估测,环境温度每下降1℃,自由采食量每天会增加25~39g,同时体增热需要的能量会增加0.32~0.38MJ/kgBW0.75。虽然在自由采食条件下,育肥猪可以通过增加采食量补偿维持体温的能量消耗,对日增重的影响不大,但饲料利用效率会显著降低,经济效益也低。试验在持续低温条件下探讨不同能量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确定持续低温情况下生长猪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为冷季养猪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2年12月19日开始,至2013年1月29日结束,试验地点为河北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体重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264头(公母各半),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不同的4种日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2头猪。试验猪均来自河北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
1.3试验日粮
根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0年)和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年),配制消化能值分别为13.00,13.40,13.80,14.20MJ/kg的4组日粮,各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一致,所用预混料为市场所购30~60kg体重适用预混料。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4饲养管理
猪舍为半封闭猪舍,坐北朝南,屋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舍长52m、舍宽6.5m、净高2.5m。试验猪饲养密度保持在每头猪占用0.8m2以上。采用粉料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按猪场常规管理程序进行驱虫、免疫和消毒。
1.5测定项目
试验期间采用最高最低温度计记录当日猪舍内最高和最低温度,每周测2次,共测11次;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按圈测定猪空腹体重,并以圈为单位准确测定饲料消耗量,从而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6数据的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时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猪舍温度(见表2)
在试验期间猪舍内温度变化范围多集中在5~15℃,而育肥猪适宜的温度为15~23℃。说明寒冷季节半封闭猪舍内温度低于猪体临界温度,猪群处于冷应激状态。
2.2生长猪生产性能(见表3)
由表3可见:生长猪平均日增重随着饲料能量水平的增而逐渐增加,3组和4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增加了14.26%和16.19%,1组与3,4组间差异显著(P<0.05);日采食量随着日粮浓度的增加有降低趋势,其中4组采食量最低,显著低于1,2组(P<0.05);料重比也随着能量浓度的提高而改善,其中以4组最好,比1组降低18.09%。说明在日粮蛋白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最好的是4组(日粮能量水平为14.20MJ/kg),其平均日增重达747.9g/d,料重比为2.58。
2.3不同能量水平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4)
每头猪平均毛利润最高的是3组,但和4组相差无几,如果假设生长速度最慢的1组毛利润为100%,那么3组和4组的毛利润分别增加了29.83%和29.70%;另一方面,由于生长速度的增加,猪舍周转快,人工费用降低,总体效益会更好。
3讨论
冷应激状态下,生长猪为了保持增重速度不变,就要增额外加采食量用于产热;然而当冷应激趋于更加严重时,尽管猪的采食量继续增加,猪群已不能再维持在适宜温度下的生长速度。这可能是由于采食量趋于饱和,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可用于生长的能量受到限制的缘故。本试验通过适当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达到了增加饲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当然,温度环境对猪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效应,如猪舍内微生物环境、湿度以及有害气体等,在本试验中未进行进一步探讨。
4小结
通过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分析,在北方冷季条件下(猪舍温度低于15℃),30~60kg阶段瘦肉型生长猪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为13.80~14.20MJ/kg。在此能量浓度下,日粮中可去掉麸皮等低能原料,采用玉米、豆粕和预混料组成,效果较好。
(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贾金凤)
上一篇: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危害与防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