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信息技术在种猪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在种猪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近年来,天津市一些种猪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养猪模式,利用计算机实时监控猪场的整体生产过程,实现猪舍的视频监控功能、种猪舍与仔猪舍自动温度调节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功能;改善猪舍环境,提高仔猪成活率,有效地降低饲料消耗和能源消耗,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据笔者在天津市惠康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的蹲点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种猪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了生产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生猪成活率提高了5%以上,每年新增利润300万元以上;2)料重比降低了0.05;3)每年节省饲料近600t,节能降耗折算降低成本约30余万元。通过对养殖环境、引种、防疫、饲料、兽药和饲养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全面提升了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现将天津市种猪生产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分析如下,为行业同仁提供参考。

1猪舍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

     该系统针对目前养殖环境指标监测困难、手段落后等缺点,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养殖行业。以终端模块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层采集养殖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粉尘、视频监控信息参数,采用互联网、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3G等网络技术作为物联网的网络层,实时将猪舍环境参数传输到以管理软件平台为核心的物联网应用层,实现猪舍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当监测到环境参数超标时,监测平台提示警报或通过短信方式向养殖户报警,即使养殖场主身在外地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实时掌控猪舍内的状态。

     远程控制系统由智能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配电控制柜及安装附件组成,通过GPRS等无线网络与管理监控中心连接,当采集系统监测到舍内参数异常,根据平台的报警功能,用户可通过平台或手机客户端发出指令,远程调节通风、加热、水帘、降温等设备使猪舍达到适宜生长的环境,同时管理者亦可根据猪的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猪舍设置相关的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远程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自动开关通风、加热、水帘、降温等设备,从而使猪舍内达到恒温恒湿洁净的环境,更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通过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养猪场猪舍自动温湿度调节、育种猪舍自动恒温保温调节及信息化管理功能,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饲养员可在办公室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智能电子耳标系统的应用

     在仔猪出生后的一定时间段内,统一由养猪场给每头猪在耳朵上安装电子标签耳标,每个电子标签耳标具有全国唯一的号码,即“生猪号码”,为每头猪建立“电子身份证”。并将养猪场代码、批次号、圈舍号等标志性信息写入RFID耳标内,同时将与每头猪对应的仔猪来源、父亲编号、母亲编号、品种品系、进场日期、出场日期、出场原因等信息统一也写入RFID芯片中。随着生猪的不断生长,利用RFID读写器对耳标进行读写操作,记录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信息,如用料情况、用药情况、防疫情况、健康状况、生长性能等信息。同时,把读写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导入猪场RFID养殖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供给企业管理人员使用。猪场养殖管理系统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监控及追溯管理平台。

3母猪自动饲喂系统的应用

     猪自动饲喂系统是由电脑软件系统作为控制中心,由1台或者多台饲喂器作为控制终端,有众多的读取感应传感器为电脑提供数据,同时根据母猪饲喂的科学运算公式,由电脑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处理后指令饲喂器的机电部分来进行工作,来达到对母猪的数据管理及精确饲喂管理。通过自动饲喂系统可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控制(如图1)。

     猪只佩戴电子耳标,由耳标读取设备进行读取,来判断猪只的身份,传输给计算机,同时由称重传感器传输给计算机该猪的体重,管理者设定该猪的妊娠日期及其他的基本信息,系统根据终端获取的数据(耳标号、体重)和计算机管理者设定的数据(妊娠日期)运算出该猪当天需要的进食量,然后把这个进食量分量分时间的传输给饲喂设备为该猪下料。在饲喂过程中,系统可根据识别的体温指标、日采食量等结果,通过自动喷色记忆将病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到了免疫接种时间的母猪、没有带耳标的母猪等进行标记,以便人工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该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实现饲喂和数据统计运算的全自动功能。

     2)耳标识别系统对进食的猪只进行自动识别。

     3)系统采集每次进食猪只耳标标号、进食时间、进食用时、进食量等信息,并根据体重及妊娠天数自动计算出当天的进食量。

     4)自动测量猪只的日体重,并计算出日增重。

     5)系统对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测定状况、猪只异常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及系统报警。

     6)系统实现实时数据备份功能,显示当前进食猪的状态。

     通过高度的自动化管理,实现对群养母猪的个体化管理,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养猪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得养猪的整体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从防疫角度看,可以减少饲料在运输和饲喂过程造成的污染问题和人员进入猪舍的次数,从而减少了人员与猪的接触机会。同时减少了劳动力和劳动量,降低了饲养成本,有效地控制猪的日粮,有利于实现饲养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饲养管理的水平。

4猪场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

     达到通过视频监视,管理人员能够对猪舍中的情况了如指掌,猪群成长状况和猪舍内部设备的运行情况都能够真实地反映在专家们的屏幕上,利用高清摄像头采集的现场视频图像用于远程诊断猪群疾病并及时治疗或养殖指导等。通过监控系统一个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摄像头看到多个猪舍内猪只的活动情况,还可以通过一点了解全场,外来人员、参观人员、购买人员在监控室里就可看到全部猪场的情况,甚至不用来猪场仅远程通过internet就可以实时看到猪场的视频图像,了解猪场的各种情况,同时还有利于防疫。

     作为数据信息的有效补充,基于网络技术和视频信号传输技术,对猪舍内部猪群生长状况进行全天候视频监控。该系统由网络型视频服务器、高分辨率摄像头组成,网络型视频服务器主要用以提供视频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并实现远程的网络视频服务。在已有Internet上,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根据用户权限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远程监控,实现多点、在线、便捷的监测方式,减少人工现场和巡查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从科学养殖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和实现现代化养殖的角度来看,视频监控是现代养殖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天津市畜牧总站信息科,黄缨,杨丹)

上一篇: 现代生猪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