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猪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
随着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的加快推进,一些现代养殖企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将散养农户组织起来,壮大发展养殖规模,形成发展合力,成为推进现代生猪养殖发展的新生力量。最近,我们对安仁温氏畜牧公司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不是简单的相加,它包含产业转换、分工协调、要素配置、优势互补、规模经济、利益分享等丰富内涵,最关键是加出了新的生产力。它创新了传统生猪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机制,实现了养殖企业与家庭养殖纵向一体化有机结合,在促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极强的带动力和生命力,正逐步成为当地生猪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1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
安仁温氏畜牧公司是广东温氏集团的下属独资企业,其“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是广东温氏集团在生猪养殖生产中全面推广的养殖模式。该经营模式就是公司把生猪的饲养过程交由养殖户完成,并提供种苗、饲料、疫苗、兽药、技术和管理服务,最后回收生猪并向市场销售。这种饲养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业务流分工将生猪生产中的种苗、饲料、防疫、养殖、销售等环节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公司与养殖户在产业链内分工不分家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分析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主要有4个显著特点:
1.1养殖农户成为了公司的“养殖车间”
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下的养殖农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殖单元”,而是融入现代养殖产业链条中的“养殖车间”。第一,从财产管理方式上密切了养殖企业与养殖农户的合作关系。公司与委托养殖户签订了《委托养殖合同》,规定“公司为养户提供的猪苗、饲料、药物、疫苗等物料,养户在饲养过程所管理的由公司供应的生猪,均属于公司财产,养户不能擅自处理”,也就是对养殖户的生猪及其物料实行公司内部管理。第二,从养殖生产行为上密切养殖企业与养殖家庭的合作关系。养殖户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提供的《养猪户手册》进行饲养管理,不仅要严格执行栏舍建设、饲料投喂、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等环节的技术方案,而且还得接受公司技术员的直接指导和生产监督,每天填写肉猪生产日记表。第三,从资金结算方式上密切养殖企业与养殖家庭的合作关系。养殖户的出栏肉猪全部交付温氏公司,不得对外单独销售,公司对养殖户的各种物料及肉猪回收价格按流程定价进行结算。这实际上就是把养殖户纳入了公司产销计划和财务结算的内部管理。
1.2养殖收入成为了农户的主要收入
传统的农户散养,“一户两头猪”,规模小、技术差、效益低,生猪养殖是传统农户的家庭副业。温氏的“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公司通过“流程定价、内部结算”,养殖户的养猪收益头均利润稳定在180元左右,2013年安仁温氏的合作养殖户户均出栏肉猪1108头,头均利润187.61元,户均生猪养殖年纯收入20.7万元。
1.3农户养殖转变为适度的规模养殖
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养殖,是温氏公司“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选择发展合作养殖户的基本前提,也是农户进行生猪养殖的首选方式。安仁温氏公司选择生猪养殖户要求对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投资能力和自有或流转土地等进行考察,将农户的生猪存栏规模确定在100~500头左右。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农户的猪舍选址、栏舍建设必须按公司的技术方案、并在技术员的直接指导进行生产操作。严格实行统一种苗、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产品上市的“五统一”规范化管理。同时,公司还从制度上、管理上对养户的标准化生产进行规范和监督,公司为每个农户建立了专属电子档案,每个养殖户领取的猪苗、饲料、疫苗等都会进行完整的电子记录;同时,农户每天填写生产日志,饲喂食量、生长状况、疫苗接种、出栏时间等每个环节都实现了即时信息化管理。
1.4风险防范成为了企农合作的支柱
生猪养殖业是风险相对较高的产业,其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疾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温氏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起比较合理的风险保障机制。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温氏集团每年提留一定的风险基金,以应对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即使是2014年4月生猪市场价格跌至每千克11.0元以下,安仁温氏公司仍按每千克14.4元的保护价进行收购,保障了农户生猪养殖头均180元左右的利润。在应对疾病风险方面,一方面公司技术员全程指导饲养管理减少疾病发生可能,另一方面因公司技术失误造成的疾病风险由公司承担主要损失。在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方面,公司支持养殖农户参与政策性保险或商业保险;对没有参保又发生了自然灾害的,公司根据农户受灾程度和损失情况给予一定补贴。
2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机制创新
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实质上是现代养殖企业运用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直接组织养殖户进行生猪生产的纵向联合发展模式。该模式将公司、农户2个相对独立、相对脱节的生产组织有机结合为纵向一体的生产组织,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养殖生产,实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1创新了龙头企业主导下的纵向
一体化产业整合机制分工明确和专业化生产是效率增加和生产提高的源泉。但是,随着分工和专业程度的提高,经济主体对交易的依赖加强,导致与交易有关的成本增加。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有没有合适的制度安排使得交易成本降低,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者不停探索的主题。温氏公司“公司+农户”饲养模式形成的公司与养殖户紧密型纵向一体化关系,养殖户只负责养殖环节的管理,公司既全程参与养殖户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经营过程,又为养殖户生产提供所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产前服务方面,公司为养殖户提供质量有保障的种苗,为场地选址、栏舍布局与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在产中服务方面,公司为养殖生产提供整套标准化养殖方案以及养殖所需的疫苗、药物、饲料等;在产后方面,公司按照合约以确保养殖户稳定收益的保护价全部收购生猪产品,等等。这种现代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养殖家庭以其养殖用地、养殖劳动力等养殖资源优势进行低成本生产,只负责按企业要求进行养殖过程中的生产管理,不需要因产品质量、投入品价格、产品价格、销售形式等问题与企业谈判商讨,避免了二者因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对称造成单方面断裂产业链条现象。养殖龙头企业全程参与养殖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并把生猪饲养委托给了合作养殖户,把地点分散的适度规模养殖场视作直接管理的“养殖车间”,对养殖户实行标准化“车间式管理”,最大程度避免了公司养殖土地不足、劳动力不足等固有缺陷,最大限度发挥了养殖户的有利因素,使得整个产业链条中各环节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大大降低,创新了现代养殖企业与现代养殖家庭纵向一体化的产业整合机制。
2.2创新了以内部结算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机制
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中的养殖户虽然与公司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但并非公司的子公司,而是独立的养殖主体。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利益主体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决策。温氏公司采取内部价格结算方式,以稳定养殖户预期收益为目标,建立起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温氏公司与养殖户的内部结算价格非市场价格,而是流程价格。所谓流程价格,就是公司为养殖农户提供的种苗、疫苗、饲料、兽药以及产品回收价格是基于公司内部计划确定的价格,与市场价格没有直接关系。正是这种内部结算的价格机制,既有效隔离了养殖户和市场的投机交易,又极大稳定了养殖户与公司的利益联结。按照这种内部结算的价格机制,公司自己生产且专供养殖户的种苗、疫苗、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也有其独有的价格定价体系,一般高于市场价,且市场上没有同品种产品销售。这样,养殖户不能将公司的投入品用于市场交易,也不能与市场同类产品进行价格对比,其养殖目标只能锁定在最终收益上。基于养殖户的生产预期,公司将回收产品的价格定位高于市场价。养殖户出于利益最大化目的,不会也没有必要将产品拿到公司外的市场进行交易。这种以技术创新和稳定预期收益为前提的内部结算机制发挥了3个作用:一是从利益机制上使养殖户不受外部市场的影响,养殖户只要按照公司技术要求认真进行生猪饲养就能获得稳定收益。二是通过产品定价机制迫使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生产性能好、品质性能独特的养殖投入品,使养殖户信服并运用其投入品和养殖技术后获益,使之与公司进行长期合作。三是在流程价格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生猪价格“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较好地化解市场风险。当市场价格高时,公司通过流程价格将本应属于养殖环节的高额利润转入风险基金;当市场价格低时,又通过流程价格提取风险基金弥补养殖亏损,稳定养殖户的收益和生产信心。
2.3创新了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的技术推广机制
先进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传统养殖技术推广主要是3种方式,一是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公益性技术推广,二是养殖投入品产销企业以推广产品为媒介进行技术服务,三是养殖农户自主学习技术。这几种方式虽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养殖技术推广,但难以满足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养殖农户、不同养殖环节的技术需求,严重影响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公司与农户的养殖目标一致,公司把养殖户作为“养殖车间”,把最适合、最成熟的管理理念和养殖技术推广到养殖户,并实施类似于“员工式”的监管和约束,确保了技术推广到位、应用到位、收到效果。公司与养殖户签署养殖协议后,既负责提供猪苗、满足生猪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饲料、疫苗、兽药等,还负责提供确保生猪健康养殖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治等服务;养殖户对公司提出的技术咨询,公司必须立即解答或12小时内到达养殖现场。这种技术服务是免费的、及时的,适应生猪养殖需要的,既符合公司的总体技术要求,又能适应养殖户独立进行生猪养殖。
3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对现代生猪经济合作组织制度创新的启示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是现代生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一种。从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创新现代生猪经济合作组织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
1)要通过经济合作组织这个有效载体,将分散养殖农户融入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条中。安仁温氏的母公司——广东温氏集团是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兼营食品加工、农牧机械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集团已在全国建成160多家一体化公司。2013年,集团上市肉鸡8.48亿只、肉猪1013万头、肉鸭1472万只,实现销售收入352亿元。温氏集团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将5.46万户家庭养殖户纳入其产业化链条,作为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养殖车间”,较好地解决了分散养殖和公司产业化经营的矛盾,实现了养殖企业与养殖农户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推进生猪养殖方式转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化程度高、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另一方面要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和各地生猪养殖实际,积极发展现代生猪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要发挥龙头企业在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主导作用,将分散养殖户纳入到整个产业化发展链条中,保护好农户养殖的生产权益和稳定收益,真正让养殖农户融入现代生猪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条。
2)要通过经济合作组织这个有效载体,把现代养殖企业与分散养殖农户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现代养殖家庭能否成为现代养殖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既取决养殖户的合作意愿,也取决于现代养殖企业对合作养殖户的遴选标准和合作方式。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实践表明,现代养殖企业与分散养殖农户要实现紧密合作必须创新以“长期利益、稳定收益”为共同基础的合作方式。如果养殖企业不能着眼长远,就会漠视养殖户收益,最终导致产业链条断裂;如果养殖户收益得不到保障,现代养殖企业就会失去支持产业发展的强大基石,从而影响产业做大做强。安仁温氏公司与养殖户在进行生猪委托饲养前都签订了《委托养殖合同》,除了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合作形式、违约责任外,重点对生产监管、产品交易、利益保障等内容作了详细规定。因此,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要通过经济合作组织这个有效载体,创新生猪养殖的投入品使用、饲养管理、技术应用、产品销售、利益分配等合作机制,确保养殖企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农户三者生产行为、生产管理、生产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养殖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动、扶持更多的家庭养殖户发展成为现代养殖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要向弱势的家庭养殖更多让利,更多担责任,建立起风险防范和利益保障机制。
3)要通过经济合作组织这个有效载体,建立健全现代养殖企业与分散养殖农户的利益均衡机制。实践证明,稳定生猪经济合作组织和生猪产业化发展起核心作用的是其利益分配机制。如果养殖户收益得不到保证,企业就会失去从事一线养殖的“生产车间”。不少养殖企业、合作组织与养殖农户合作案例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利益分配失衡。温氏“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成功,关键是保障了养殖户的稳定收益。这说明现代养殖企业与分散养殖农户的紧密结合,必须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均衡机制。一是在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的组织管理方面,现代养殖企业要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力量、严密的组织管理和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担当利益共同体的坚强保障。二是在产品上市和市场销售的制度约束方面,现代养殖企业要对合作养殖农户的全部生猪产品进行回收,并严格规范回收产品的标准、价格、交货时间、地点,保障产品质量,降低交易费用,稳定养殖户预期收益。三是在保护价格和化解风险的制度防范方面,要借鉴温氏“完全成本+平均利润”的内部结算制度,特别是在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实行浮动补贴,确保养殖户在抵偿养殖成本后还有稳定的养殖收益。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武深树)
上一篇: 南方数省植物饲料原料霉菌毒素调研初探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