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现状、误区及对策

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现状、误区及对策

1现状

     政府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动物防疫能够保障畜牧业产品的安全与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其工作一直受到畜牧部门与乡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个乡镇政府都颁布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我县政府还特别成立了“江城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并提出了关于《江城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县51个行政村都配备了村兽医防疫员。

     防治工作有序进行。猪瘟与鸡瘟的防治密度分别高达88.7%、80.0%,而口蹄疫对牛、猪、羊的免疫密度也高达88.6%、60.4%、50.0%,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疫病监控和免疫等措施,切断了疫病传播途径,我县对动物疫病的防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除此之外,还建立起了免疫标记与免疫档案制度,设立专门人员对耳标、疫苗、耳号钳等其他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对档案标记与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了严格规范,建立起全面,包含村、乡、县的疫情监测报告网,以便第一时间掌握消息。并选出专门的人员进行疫情收集、汇总与分析报告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

     加快防疫监督与检疫工作的进程。政府对免疫工作进行了强制性的标识管理,将产地对畜牧的检疫工作、屠宰时的检疫工作,运输途中的检疫与监督等工序紧密结合,并在江城县整康公路上设立了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设立了关卡,对来往的承载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登记,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加快了工作的进程。

2误区

     绝大部分农村兽医都缺乏临床经验,在对动物疾病的诊治中,常根据自己极少的理论知识或者凭着经验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药不对症。这些兽医大多未受过很好的教育,很多都是小学毕业,没有对畜禽疾病的防治知识进行过系统学习,常常是因为得到一种谋生手段而进入该行业。一部分兽医是通过跟老兽医学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畜禽疾病防治知识而进入了该行业,他们对畜禽疾病都是根据经验来诊治,往往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的兽医从事兽医多年,但从来没有做过动物剖检,也不做临床用药记录,缺乏临床经验。

     由于农村兽医畜禽疾病防治知识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是见病用药、见热就退、见泻就止、见效停药。如发现畜禽一发热,便急忙用退热药降温,而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功能,造成热型混乱,掩盖住畜禽的疾病真相。农村兽医经常滥用抗生素,不论何种疾病都使用抗生素,实际上如消化不良、中毒等疾病使用抗生素反而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大大增强,而且抗生素的使用会产生药物残留问题,用药后会残留在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内,人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农村兽医在临床上经常都是发现病畜病禽病态稍好,就马上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畜禽发生疾病有内因也有外因,农村兽医不重预防,待到畜禽产生了疾病才去诊治,结果又因为诊治方法不对,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大多数农村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的特征都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他们不懂得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在畜禽疾病诊治中,他们一般都是根据药物的说明书进行用药,有些兽医甚至喜欢根据自己的习惯胡乱用药,全然不了解动物的病理,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在农村,兽医最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物不起作用时,则根据畜禽病症表象,对着药物说明书胡乱用药,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将畜禽治死。

     农村兽医在对药物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畜禽病轻则用小剂量,病重则用大剂量。多数兽药使用剂量都是按体重来测算,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很多农村兽医不会掌握合理用药量,不按疗程治疗,往往是一针打下去不见效,又打第二针,甚至第3针,这样往往使药剂量加大,由于药害作用的加重而使动物的病情加重或者直接导致死亡。用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很多农村兽医不了解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方式,胡乱用药。

3对策

     提高农村畜禽养殖农户的畜禽疾病预防意识。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的培训力度,将畜禽疾病防治培训列入农技培训之列,提高畜禽养殖农户对畜禽疾病的预防意识,从根本上预防住畜禽疾病的发生。对农村兽医进行系统的兽医知识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兽医的专业素质,如通过畜牧局等机构聘请有资质的兽医师组织农村兽医进行系统的兽医知识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农村兽医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技术水平农村兽医应多学习畜禽疾病治疗知识,多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术水平。在治疗中应注意用药要有针对性,用药剂量要适宜,保证用药疗程,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用药要有针对性。畜禽发生疫病后,有条件的最好先做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药物。在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强病畜护理和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用药剂量要适宜,在使用药物时用量一定要科学,不能随意增大剂量。保证用药疗程,用药时间,一般3~5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有一定疗程的规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2次药,以巩固疗效。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一般能口服的药物不作肌肉注射,以减少由于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对家畜而言,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效果更为可靠。提高基层兽医的技术水平。基层兽医人员应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或有经验的兽医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多阅读各类专业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可浏览专业网站上的文章,及时取得相关的最新知识。

     提高农村兽医工作质量。减少工作误区解决对策,提高农民养殖疾病常识和预防知识普及力度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养殖产业的发展,增加专门的财政预算,将动物防治知识培训引入到农技培训当中,加强农民动物疾病防治培训,从源头上遏制动物疾病的影响。对农村兽医加强兽医诊断技能培训要大力提高农村兽医的业务水平,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名医课堂等形式,强化对乡村兽医的业务培训,着重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农村兽医人员要尽快提升自身临床技术,注重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努力学习各种动物治疗知识,养成经验总结习惯。

4结语

     相对于农村养殖户在畜禽养殖中缺乏疾病预防及治疗专业知识和经验,农村兽医在农村畜禽养殖中有着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农村兽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没有系统接收过畜牧兽医理论教育,工作中多以经验为主,存在较多工作误区,常影响正确诊断,贻误治疗时机,造成不良工作后果,因此有必要分析农村兽医在工作中易出现的误区,并加以解决。

(河南省遂平县动物疫控中心,李才华;河南省遂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梁健)

上一篇: 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的建议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