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标准化养殖小区数据资料管理工艺

标准化养殖小区数据资料管理工艺

1数据资料管理的意义
    标准化商品蛋鸡养殖小区的数据资料管理是通过对商品蛋鸡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数据资料进行统计记录、分析总结、归纳总汇、从而发现其特征和规律,为技术管理人员实施及调整技术措施提供参考资料,为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生产、供销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本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商品蛋鸡


2数据资料管理工艺流程
    标准化商品蛋鸡养殖小区生产中的所获得数据资料管理可具体化为3个阶段13道工序。3个阶段分别为:产前策划、产中统计和产后总结;13道工序分别为:生产资源调查、生产计划拟定、统计指标确定、统计表的编制、统计资料的记录、统计资料的汇报、统计资料的整理、结论的汇报反馈、资料的汇总分类、资料的检查核对、资料的整理分析、生产状况的总结和对下个周期的建议等(见图1)。


3数据资料管理的工艺要求
3.1产前策划
3.1.1生产资源调查
    在进行商品蛋鸡生产之前必须对养鸡场原有的生产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其中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人员,鸡舍、饲料加工设备、料库、饲养设备、供电设备、供暖设备、还有其他设备。要求是:(1)对设备要调查型号、数量、完好率及建议饲养量;(2)对建筑物要调查数量、有效面积(或容量)、完好率及建议饲养量:(3)对人员要调查人数、文化程度、业务水平和培训建议。
3.1.2拟定生产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管理层决策何生产资源的调查结果决定生产计划。其内容包括:(1)生产所要鸡舍及料库面积(现有面积、需增加的面积);(2)生产所需原料;(3)饲养的数量和品种;(4)生产所需人员(现有人员需增加或者培训人员);(5)生产进程(6)生产所需设备(现有设备、需增加设备);等。
3.1.3统计指标的确定
    确定统计指标是商品蛋鸡生产的数据资料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确定时就要做到:(1)确定的统计指标要全面但不繁琐,不能漏掉有用信息,更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统计分析的工作量;(2)确定的统计指标要科学化、实用化、专业化(3)确定统计指标时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进行十分充分的讨论。
3.1.4统计表的编辑和印刷
    要求是:(1)统计表中要体现出记录时间及责任人;(2)统计表中确定的单位要适当;(3)统计表要便于上报和统计分析(4)统计表要科学化,该指标所涉及到的全部记录项目要详细,还要方便记录。
3.2产中计划
3.2.1统计资料的整理
    要定期对记录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以便随时了解生产情况。整理数据资料的要求是:(1)对数据资料进行归类;(2)分阶段计算初级生产指标;(3)对反映生产情况变化趋势的指标绘制次数表和次数分布(如折线图、柱形图、饼状图等)。
3.2.2结论的汇报与反馈
    根据统计资料初步整理和分析,形成生产情况的初步结论,以文字形式向生产小区技术管理层和经营管理层进行汇报,为技术管理层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和经营管理层做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将数据初步整理和分析情况反馈给生产管理部门,为生产管理确定工作重心提供参考。


3.3产后总结
3.3.1资料的汇总和存档
    在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要将所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和分类,应该存档的资料送交档案室存档。
3.3.2资料的检查核对
    在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要对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检查与核对。检查与核对的要求是:(1)数据资料记录保存是否完整;(2)记录是否详细,数据有无缺失;(3)数据资料分类是否合理。
3.3.3资料的整理分析
    这是数据资料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数据资料管理的难点,只有科学、正确、认真的对生产中统计的数据资料分析,才能充分发挥数据资料统计的作用。因此要求:(1)根据生产记录正确计算生产指标;(2)绘制生产全期的生产指标次数分别图;(3)对生产指标进行横向(本区域其他同类养殖小区)和纵向(本养殖小区以前各个生产周期)进行比较;(4)对同类生产指标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3.3.4生产状况的总结
    根据对本生产周期的数据资料分析,总结生产水平高低,生产措施的合理性,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经营管理的规范性。
3.3.5对下个周期的建议
    这是数据资料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数据资料管理的目的。根据对本生产周期生产状况的总结,寻求经营管理、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的漏洞和差距,总结本周期经验,对下一个生产周期在经营战略、技术革新和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下个生产周期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 饲料营销的不良竞争与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