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的“时间观”
(宜春九鼎牧业 廖建忠)众所周知,作为质量管理者,要干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需要熟悉原料验收规则和标准,需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需要知道如何与相关部门、岗位进行有效沟通,需要掌握质量管理的系统理论并能熟悉掌握质量管理的工具,需要到现场快速解决各种复杂的质量难题,而这一切是需要经过时间的积累,不断的教育、培训、实践中才能得来的。而有些人积累得多,而有些人积累的少,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时间花的少,二是方法不得当。“时间在哪,成就就在哪”这句话是对做好质量管理的最好诠释。
质量管理时间观之——花时间按工作标准执行。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将近6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大学刚毕业的品管员到目前的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在集团质量管理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自己不断的摸索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的发展也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断的丰富,说实在,做好质量管理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因为我们质量管理中中每一项工作内容均由标准可依,难的就是大家有没有花时间按标准去执行。
质量管理时间观之二——站对象限,积极主动。衡量一个质量人的时间观是否正确,不仅仅是看他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应看花在那些事情上,如果是被动式反应,被动地处于救火员的身份上,不是消防员的思维,那么此类质量管理者又有多少含金量呢?因此我们必须紧盯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站对时间管理的象限(处理方法参见如下附图),利用”PDCA”循环快速予以推进和落实。
质量管理时间观之三——有效沟通。作为管理者,其中50%,甚至80%以上的时间是在沟通,与部门内岗位人员的沟通(如何改善工作绩效、如何融入公司等),跨部门、跨岗位沟通,与上级(集团、公司)领导等等。因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沟通无效,那么质量管理工作将无法开展或开展到位。那做为质量管理者如何达成有效沟通呢?其实在沟通方面的书籍上均有答案,下面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A、基于事实的决策:也是ISO9000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之一,不能想当然或者出现“可能”、“也许”、“或许”等字样,必须斩钉截铁的与采购部、生产部道出你质量管理的观点,因为你的不确定性就会造就别的部门的让步,造成他们的工作上的松懈。
B、适当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从事了生产管理一年,确实发现在某些事项上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是存在冲突,如标准的执行上面;其实某些标准生产上做不到,而对产品不会造成影响,是可思考修改标准的。因此在质量管理中,也许适当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原则就是:不影响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时间观之四——技能提升。要熟练掌握质量管理,尤其是我们的饲料质量管理,是需要专业的只是予以辅助,包括动物营养知识、原料鉴别知识、检化验知识等,拥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将极大的促进质量工作的达成,甚至是高效达成,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其他事项上。就比如玉米检测事宜:原料验收规则是要检测水分、霉变率、容重等指标,如你有够硬的专业知识,并不需要你每次都进行检测,费时费力,容重标准680g/L,而你目测一下有700多,又何必非要拿出容重器进行检测呢!因此技能需要花时间予以积累的。
上一篇: 把握现在——品管新人的时间管理
下一篇: 事先制定工作计划 合理安排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