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从案例探讨奶牛乳房炎治疗药物的合理配伍

从案例探讨奶牛乳房炎治疗药物的合理配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牛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带动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尤其是人为因素,造成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治疗的支出增加、奶产量的下降、牛奶的废弃等造成经济效益严重下降,甚至由于乳房炎导致许多奶牛被淘汰。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是许多学者、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许多学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在多年的工作中,笔者等通过试验探讨奶牛乳房炎治疗中的药物合理配伍并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1选择病原微生物最敏感的抗生素,发挥抗生素的最佳效能

1.1发病情况

     2013年4月20日,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十四户村四组一奶牛发生乳房炎。临床检查:患病牛体温42.4℃,呼吸56次/分钟,心率82次/分钟,左侧两个乳区严重肿胀,触摸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反应,乳汁呈灰黄色、混有絮片的黏稠液体,插入乳导管,流出的液体不成线、黏腻,抽出乳导管,针孔被絮状物堵塞。采集乳房内炎性渗出物,送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查及药敏试验。

1.2药敏试验

     将采集的病料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可见半透明小菌落。选取典型菌落分离培养并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敏感。

1.3治疗

     4月20日,取25%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酸钙500mL,复方氯化钠500mL,盐酸四环素钠750万u,10%水杨酸钠200mL,40%乌洛托品60mL,10%安钠咖30mL,消肿通乳60mL,静脉注射。饱和硫酸镁溶液外洗乳房,2次/天。生理盐水500mL,插入乳导管,乳房内冲洗,待洗出液清亮后,取消肿通乳,20mL/乳区,乳房内注射,2次/天。蒲公英100g,金银花40g,紫花地丁50g,连翘30g,生地30g,白芷25g,菊花30g,黄芩45g,生地30g,丹皮30g,红花30g,当归30g,甘草30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

     4月21日,临床检查发现乳房炎性水肿明显好转,乳汁由灰黄色转为乳白色,但乳汁中仍有絮片状乳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在4月21、22日的治疗中将四环素更换为庆大霉素200万u,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与20日相同。23日,养殖户电话告知乳房炎症明显好转,叮嘱养殖户采取饱和硫酸镁溶液外洗、生理盐水冲洗乳房,消肿通乳乳房灌注。25日,患牛痊愈。

1.4体会

     1.4.1研究表明,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多,有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同病原微生物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菌药,最佳方法是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

     1.4.2乳房炎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对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在一家成年奶牛数量接近1000头的养殖场,检出乳房炎患牛120余头,乳房炎发病率超过10%,每年有许多奶牛因为乳房炎遭淘汰。而挤奶过程中不注意卫生,不重视药浴乳头,不重视定期乳房炎的检查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1.4.3目前,在乳房炎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及时检查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微生物对抗菌药的敏感性,无论何种微生物均使用单一的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是头孢噻呋钠。虽然头孢噻呋钠是广谱抗生素,但其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抑制作用强,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抑制作用较弱。

2合理配伍抗菌药,防止抗生素效价降低

2.1发病情况

     2012年6月23日,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东滩村一组奶牛发生乳房炎。主诉:该牛于3天前患病,当时乳房肿胀较轻,除使用葡萄糖、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之外,还使用四环素、头孢噻呋钠、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复方银连注射液等治疗。临床检查:体温41.6℃,呼吸58次/分钟,心率77次/分钟,左右两个乳区不对称,左侧乳房明显肿胀,右侧乳房受挤压而明显萎缩,患病乳房表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反应,乳汁呈灰白色黏稠脓汁状,插入乳导管,无任何物质流出,抽出乳导管,针孔眼被黏液堵塞。采集乳房内炎性渗出物,送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查及药敏试验。

2.2药敏试验

     采集的病料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可见半透明小菌落,选取典型菌落分离培养并鉴定,分离菌呈革兰氏阳性。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青霉素、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敏感,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等敏感性较低。

2.3治疗

     6月23日,取25%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1000mL,10%葡萄糖酸钙500mL,复方氯化钠500mL,磺胺间甲氧嘧啶80mL、消肿通乳60mL,静脉注射。青霉素320万u,链霉素300万u,0.3%普鲁卡因20mL,注射用水20mL,乳房基部分点注射,1次/天。饱和硫酸镁溶液外洗乳房,2次/天。采集新鲜蒲公英300g,鲜金银花100g,食盐100g,捣碎,敷于患病乳区。10%氯化钠500mL,插入乳导管,反复多次乳房内冲洗,待洗出液清亮后,用消肿通乳20mL,乳房内注射,2次/天。6月24-26日,在治疗时增加10%水杨酸钠200mL、40%乌洛托品100mL、10%安钠咖30mL,以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和水肿的消散。27日,乳房肿胀明显减轻,乳汁颜色、质地恢复正常。

2.4小结

     2.4.1从以前治疗使用的药物看,选择头孢噻呋钠或四环素治疗,结合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氢化可的松等不但无效,而且症状加重。在治疗过程中,四环素和头孢噻呋钠可以选择一种使用,为了增强疗效,可以配伍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等,但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同时使用会增强毒性,将四环素、头孢噻呋钠、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混合使用会引起疗效降低甚至无效。因此,在配伍使用时应该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好各个药物单独使用,尤其是酸碱度相差较大的药物。

     2.4.2治疗乳房炎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错误配伍。青霉素与碳酸氢钠配伍,导致青霉素失活、降效;青霉素与葡萄糖配伍静脉注射,导致青霉素分解加快,药效维持时间缩短;青霉素与庆大霉素配伍,引起庆大霉素失活、降效;青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导致青霉素分解快、降效;青霉素与氢化可的松配伍,导致青霉素降效;氨苄西林钠与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阿莫西林钠与5%或10%葡萄糖配伍,有变色、降效;环丙沙星与青霉素G钠配伍,会形成大块沉淀;环丙沙星与林可霉素配伍,会形成沉淀;环丙沙星与氨苄西林钠配伍,形成乳白色絮状沉淀;林可霉素与磺胺嘧啶钠配伍,形成沉淀。以上药物不能配伍使用。维生素B和头孢噻呋钠配伍或同时使用,头孢噻呋钠的效价会降低,应间隔使用;头孢菌素类配伍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生副作用,应分别使用、间隔给药。

     2.4.3合理的药物配伍。青霉素类配伍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除外)、多粘菌类,疗效增强;氨基糖苷类,如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应尽量避免与抗生素类药物联合应用,大多数本类药物与大多数抗生素联用会增加毒性或降低疗效;使用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时,应当结合使用抗菌增效剂,以增强疗效,并且可以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青霉素与链霉素配伍有协同作用,但应分别使用。

3交叉使用抗菌药,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3.1发病情况

     2013年9月20日,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小土古丽村一组一奶牛发生乳房炎。主诉:该牛于8日前发病,使用药物主要是青霉素、头孢噻呋钠、林可霉素、复方银连注射液等,开始时有一定效果,后疗效不佳,19日,乳房肿胀严重,不食。临床检查:体温41.9℃,呼吸55次/分钟,心率89次/分钟。右后侧乳区表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反应,挤奶时表现躲避、反抗,乳汗呈淡黄色液体、混有少量蛋花样絮片。采集乳房内炎性渗出物,送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查及药敏试验。

3.2药敏试验

     采集的病料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可见半透明小菌落,选取典型菌落分离培养并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对头孢噻呋钠比较敏感,对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性较强。

3.3治疗

     9月20日,取25%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酸钙500mL,复方氯化钠500mL,盐酸四环素10000万u、氢化可的松50mL,复方银黄注射液60mL,静脉注射,2次/天。双黄连15g,鱼腥草50mL,肌肉注射,2次/天。饱和硫酸镁溶液外洗乳房,2次/天,鱼石脂加酒精,混匀,外敷。10%氯化钠500mL,插入乳导管,反复多次乳房内冲洗,消肿通乳20mL、鱼腥草10mL,乳房内注射,3次/天。9月21至24日,采取相同治疗方法。25日,乳房肿胀减轻,乳汁颜色、质地恢复正常。

3.4小结

     3.4.1从微生物检查情况来看,检出的微生物为革兰氏阴性菌,其对于青霉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3.4.2从药敏试验结果看,引起该病例的病原微生物对青霉素耐药,虽然初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很快产生耐药性,疗效降低,病情加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在后期治疗过程中使用四环素,从使用当天即产生疗效,乳房肿胀减轻,精神好转,逐渐痊愈,说明在诊治乳房炎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十分必要。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很多,不同病原微生物对于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最好进行药敏试验。要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采用敏感抗生素。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治疗效果及时更换药物。

     3.4.3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更换药物时可以作为参考。如对青霉素耐药者,对青霉素类的其他药物也耐药;对链霉素耐药者,基本上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耐药;对环丙沙星耐药者,基本上对喹诺酮类药物都耐药;对四环素耐药,基本上对四环素类药物都耐药。除这些一般规律外,我们还应该掌握某些特殊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特点,比如,绿脓杆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金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头孢类抗生素和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一定的敏感性;结核分枝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敏感。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范围扩大,这也是今后在兽药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4促进代谢产物和炎性渗出物的排出,防止自体中毒

4.1发病情况

     2012年7月12日,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四工村二组一奶牛发生乳房炎。检查:体温40.7℃,呼吸50次/分钟,心率79次/分钟。右后侧乳区呈明显红、肿、热、痛反应,触压敏感,指压出现明显压痕,乳汁呈灰白色黏稠液体、混有少量血丝。

4.2治疗

     5%碳酸氢钠500mL,25%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酸钙500mL,复方氯化钠500mL,先锋霉素15g,氢化可的松50mL,复方银黄注射液60mL,10%水杨酸钠200mL,40%乌洛托品100mL,10%安钠咖30mL,静脉注射,2次/天。饱和硫酸镁溶液外洗乳房,2次/天。采集新鲜蒲公英300g,鲜金银花100g,食盐100g,捣碎,敷于患病乳区。10%氯化钠500mL,插入乳导管,反复多次乳房内冲洗;消肿通乳20mL,鱼腥草10mL,乳房内注射,2次/天。

4.3炎性肿胀的危害和使用撒乌安的目的

     4.3.1炎症反应过程中,体温升高,物质代谢加快,不完全代谢产物蓄积;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增加,容易引起自体中毒。在治疗过程中使用10%水杨酸钠、40%乌洛托品、10%安钠咖,这一配伍称为撒乌安,其中水杨酸钠有解热镇痛作用;乌洛托品可以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并且有消毒效果;安钠咖有强心、加快血液循环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治疗炎性疾病过程中广泛使用,如乳房炎、支气管肺炎、风湿性疾病。

     4.3.2炎症时不完全代谢产物的蓄积可引起酸中毒,表现呼吸加快、烦躁不安等,甚至出现精神失常,顶撞障碍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适当使用5%碳酸氢钠静脉注射,但不能与含有钙以及呈酸性的药物混合使用,以免生成沉淀或产生酸碱中和反应。

     4.3.3使用高浓度葡萄糖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效能,提高抵抗力,同时,高浓度葡萄糖也具有一定的利尿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5辨证论治,因病制宜

5.1发病情况

     2012年10月2日,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四工村三组一奶牛发生乳房炎。临床检查:体温41.2℃,呼吸54次/分钟,心率97次/分钟。患病奶牛卧地不起,右后侧乳区明显肿胀,触摸坚硬、明显发热,触压表现敏感,指压出现明显压痕,乳汁呈灰白色黏稠液体、混有少量血丝,按压尾动脉,脉洪数。采集乳房内炎性渗出物进行实验室微生物检查及药敏试验。

5.2药敏试验

     将乳房内渗出物于琼脂上划线培养24小时,菌落划线,革兰氏染色可见蓝紫色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敏感。

5.3治疗

     取25%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钙300mL,复方氯化钠500mL,先锋霉素15g,氢化可的松50mL,复方银黄注射液60mL,静脉注射,2次/天。饱和硫酸镁溶液外洗乳房,3次/天。采集新鲜蒲公英300g,鲜金银花100g,食盐100g,捣碎,敷于患病乳区。10%氯化钠500mL,插入乳导管,反复多次乳房内冲洗,消肿通乳20mL,鱼腥草10mL,乳房内注射,2次/天。青霉素640万u,链霉素400万u,0.3%普鲁卡因20mL,注射用水20mL,房基部分点注射,1次/天。蒲公英100g,金银花45g,连翘45g,瓜蒌50g,黄芩45g,栀子45g,当归45g,桃仁45g,赤芍30g,三棱30g,莪术30g,生地45g,玄参45g,丹皮45g,白芨30g,地榆30g,仙鹤草30g,天花粉30g,乳香30g,没药30g,甘草30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1剂/天。第2天乳房肿胀开始消散,连续采取以上治疗措施,第4天基本痊愈。

5.4辨证论治和方剂的加减变化

     5.4.1中兽医认为,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邪毒内侵;或久卧湿地;或因乳头、乳房损伤,邪毒乘虚而入;或饲养管理不当,胃热壅盛,湿热浊气蕴结,气滞血瘀;或肝气郁结,乳房经络阻塞;或乳孔闭塞,积乳郁结,乳房胀满,气血瘀滞而成。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牛的精神状况、营养状况和临床症状,仔细辨证,根据不同病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5.4.2局部热毒蓄积,临床表现患病乳房红、肿、热、痛明显,呼吸迫促、脉洪数,甚或全身体表发热,触摸耳根、角根发热,表现一派热象。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使用公英散、仙方活命饮、瓜蒌散等;若表现红、肿、热、痛严重,乳汁中有出血,治疗过程中应增加清热凉血药,如生地、玄参、地骨皮、丹皮,增加止血药,如地榆、白芨、仙鹤草等;若发热严重,治疗时增加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药;肿胀严重加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如炎症日久,耗损津液,出现口干舌燥、粪干硬、眼窝下陷等津亏症状,方剂中增加生地、玄参、麦冬等。

     在新疆昌吉地区,奶牛发生乳房炎时,养殖户使用池塘底黑色的淤泥贴敷于患病乳房部,或使用马蜂窝水煎灌服、外洗,有一定效果,无证考究,仅供参考。用新鲜蒲公英、金银花,加食盐捣碎外敷,和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疗效可靠。

     5.4.3气滞血瘀,多因乳房炎症治疗不及时,拖延日久或治疗方法不当所致。临床表现乳房内有数量不等的硬结,视诊乳房形状不规则,失去对称性,触摸多数无热痛反应,肿胀物坚硬。患病奶牛口色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解郁,消肿散结。药用逍遥散:柴胡45g,当归30g,白芍30g,白术30g,茯苓30g,炙甘草20g,煨生姜20g,薄荷15g。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用量,加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药物。笔者等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白芥子末,加入酒精,或将白芥子末与鱼石脂、酒精混匀,或用乳炎消擦剂敷于患部,3次/天,有促进肿胀消散的作用。

     5.4.4气血虚衰,多因发病日久,未采取有效治疗所致,表现患病奶牛消瘦、乏力,乳汁色泽接近正常,但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乳蛋白、乳脂下降。治疗过程中应扶正祛邪,除补充营养物质外,中药以公英散、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为基础方,适当减少寒凉药和清热解毒药用量,增加黄芪、党参、当归、益智仁、补骨脂等以补中益气;加乳香、没药、赤芍等以活血化瘀。此外,还可使用牛膝、白芷、白芥子、吴茱萸、大黄各等份,研末,加蛋清调匀,病灶处外敷,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5.4.5乳房痈肿发生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热毒亢盛,迫血妄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乳汁的色泽和出血情况进行药物的加减,除中药制剂中增加止血、清热凉血药以外,结合使用维生素C,以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性;使用肾上腺素,乳房内注射,以收缩血管而止血。

     中兽医诊疗疾病重在辨证论治,根据病性、病位、病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而不是药物无原则的堆积,治疗病证应合理选择主方,根据证和症加减变化。如果不加分析综合,一味使用同样组合、同样剂量的中药散剂,不但不能产生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这是中兽医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杨仰实;新疆泰昆集团,刘俊慧)

上一篇: 猪场如何做好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