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夏南牛引进繁育适应性与养殖技术
1、推广应用前景
夏南牛性情温顺,耐粗饲,易管理,抗逆性较强,既适合农村散养,也适宜集约化饲养;既适应粗放、低水平饲养,也适应高营养水平的饲养条件。由于夏南牛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已被广大农户和育肥场所接受,饲养数量迅速增加。
2、引进情况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9~2011年间从河南省泌阳县陆续引进夏南牛2000多头繁育生产,到2013年建设夏南牛引进繁育基地和高档肉牛养殖示范场各1个,以“公司+农户”带动100户农户养殖夏南牛850头,目前全市饲养夏南牛3450头。
3、试验地点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夏南牛繁育场和周边4个武宣县黄茆镇上额村、佛子村、蔗木村、夏南牛养殖示范区。
4饲养环境
4.1气候
来宾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日照时数1582小时,降雨量1360mm,无霜期331天。
4.2牛舍
规模养殖场牛舍系双列开放式牛舍,设立运动场,自由饮水;农户牛舍为半开放式或封闭式牛舍过冬有垫料,运动场较少或者没有,部分牛舍自由饮水,部分使用水槽饮水。
4.3饲料
(1)规模养牛场饲料配方
能繁母牛的饲料配方:各类青草、鲜牧草20%~30%,甘蔗尾叶50%~60%,玉米秸秆、稻草、花生藤等农作物氨化秸秆10%~20%,精料1%~2%。育肥牛饲料配方:玉米粉或稻粉55%~60%,麦麸或米糠18%~20%,豆粕类10%~12%,食盐1%,尿素3%~5%,木薯粉5%~8%,预混料3%。
(2)农户散养的饲草配方
大多数散养户广泛使用各类青草和鲜牧草,季节性投入甘蔗尾叶、玉米秆、稻草和花生藤等农作物秸秆,较少投入精料。怀孕母牛后期2个月投入1%~2%玉米粉(籽)或黄豆。
5饲养管理方式
5.1规模养牛场的饲养管理
规模养牛场实行舍饲圈养,牛舍设立运动场,自由饮水,定期、定时、定量饲养管理与防疫驱虫保健,上午8~9时搞环境卫生,10~11时和下午4~5时投料饲喂。
5.2农户饲养管理
农户放牧饲养,牛舍为半开放式或封闭式,白天户外放牧,放牧地大多数在甘蔗地或田间地头,以甘蔗尾叶为主食,部分农户辅饲鲜杂草料,部分农户晚间给母牛加喂一桶猪潲,约40L。
6试验结果
对178头夏南牛与30头本地黄牛开展了繁殖力试验,结果显示,来宾市引进的夏南牛初情期平均430天,发情周期平均20天,初配时间平均488天,怀孕期平均284天,产后发情时间平均60天,繁殖性能与原产地差异不大。与本地黄牛相比,犊牛初生重、初情期、初配时间和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差异极显著。
7生长性能
7.1夏南牛生长发育情况
经测定,来宾市引进繁育的夏南牛6月龄体重可达200kg左右,12月龄体重可达300kg左右,18月龄体重可达400kg左右,6~18月龄阶段育肥期日增重可达1.1kg以上。夏南牛成年公牛体高平均达146cm、体重860kg,200头成年母牛平均体高141c、体重612kg。
7.2夏南牛育肥期生长情况
经试验,30头牛平均体重202.65±22.42kg。夏增重1.01kg,20头牛平均体重406.05±44.02kg。夏南牛公牛经过90d集中强度育肥试验,体重达572.1±69.67kg,平均日增重1.85±0.29kg。生长性能达到原产地水平,毛色光亮,比原产地更加精神。
7.3夏南牛与本地黄牛比较
同等饲养条件下,本地黄牛架子牛日增重达0.6kg,育肥期达0.9kg;夏南牛架子牛日增重达1.1kg,育肥期日增重达1.8kg。从饲养结果来看,同年龄的夏南牛生长速度比本地黄牛高68%以上。
8产肉性能情况
经过屠宰试验,来宾市引进的夏南牛屠宰率60.11%、净肉率48.75%,与原产地差异不大;来宾市本地黄牛屠宰率53.03%、净肉率43.94%,与广西地方良种黄牛屠宰率、净肉率差别不大,与广西接壤的贵州本地公、母黄牛屠宰率和净肉率也基本一致。试验显示,夏南牛产肉性能明显高于本地黄牛。南牛架子牛经过180d补饲试验,体重达406.65±44.02kg,平均日增重1.13kg;对照组不补饲,平均日
上一篇: 校内畜禽生态养殖场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