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专家互动共同促进畜牧业成功转型升级
《广东饲料》:今天大家谈了这么多,能否请廖校长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廖明:今天看起来讲的是疾病的问题,但核心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重新认识畜牧业,如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要想真正做到这点,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一是理念更新。要充分认识到养殖场既是动物性食品供应的源头,更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这就需要政府逐步提高养殖业的准入和准出门槛,同时加强养殖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有些人认为动物防疫的第一责任人是政府部门,疫苗要政府买单、出现疫情时要政府出面扑灭疫情时政府要赔偿损失,似乎所有的问题应该由政府来做。其实不然,畜禽防疫的第一责任人肯定应该是养殖者自己。另外,理念更新还包括相关企业转变发展思路。例如企业在凝练发展方向,构建自身的产业链时必须统筹考虑上游的种畜禽来源、养殖过程中饲料的组成、防疫体系的建立、养殖环境的控制、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该限定养殖场必须先注册再生产经营,同时要明确养殖场必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是规范、合格的生产企业(包括环保要求、载畜量要求、防疫标准等),对于合格企业,政府如何在补贴、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三是培养和用好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产业链涉及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四是加快推进养殖设施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其合理利用度。
总之,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其中涉及育种、养殖、营养、疫病防控、环境控制、产品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也需要产、学、研、政的多元配合及共同努力。希望我国畜牧业在重大疫情袭击、价格剧烈波动的各种危机中能够摆脱困境,转危为机,连年遇到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一帮专家说了算,而是整个产业与专家的一个互动,把这个想法激发出来,才能促进畜牧业成功转型升级。同时今后在遇到突发的疫情或者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才能顺畅地应对这些突然的事件,既帮助了政府,更多的是帮助了养殖业。
上一篇: 精益求精深入开展动物营养需求研究和实用技术应用推广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