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深入开展动物营养需求研究和实用技术应用推广
《广东饲料》:在通过改善饲料营养提升畜禽抗病能力方面,各位专家对业界有什么好的建议?
管武太:动物在养殖过程中能否保持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简单来说,品种、营养、环境、预防、管理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好至关重要。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动物的健康需要多种物质来维持,现在基本上能做到根据畜禽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来提供全面营养平衡的动物饲料。但是随着养殖方式的改变,人们又提出了新观点———“健康的营养”。
在我国,有不少养殖场的环境很差,其动物舍的布局、建筑材料的选用、饲养密度的控制、养殖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动物受的应激很大,这就构成了对动物健康的潜在威胁。当动物处于严重应激时,其对营养的需求会发生改变。那么如何来配制与之相适应的饲料,如何设计提供营养的方案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将是未来动物营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另一方面,种的遗传潜力不一样,如:新引进的种猪,产仔数量高达14~15头,和原来的11~12头的就有很大差别,所以不同品种畜禽对营养的需求也有差异,这或许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广东饲料》:猪营养供给上有什么突出问题?
管武太:一是我们研究的营养标准跟动物品种的对应性还差一点,研究少,了解也不够,例如我们进口的法系种猪,营养需求多少合适,我们还不太清楚;二是对畜禽遗传潜力的研究开展得不够。例如高铜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但用于中大猪后效果并不明显。另外,高锌则是对仔猪腹泻有作用的成分,但其对中大猪也没什么意义。
张永亮:在大宗饲料中,配方的科学性值得高度重视,特别是非常规饲料原料的使用、添加量,必须加强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现在用于指导生产的很多数据是来自国外研究环境中的养殖实践数据,但其在我国的养殖环境下不可能完全适用。所以建议每一个地区的较大规模养殖场或饲料厂都应该根据动物品种的不同,积累基础营养数据。比如我国南方高热潮湿地区,在这里饲养的畜禽对营养的需求与在北方完全不同;此外,同一原料如果产地不同则营养成分也不同,用其生产的饲料质量就会有差异。所以建立基础数据库,对指导更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兽医合理、科学、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